第19章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十九章、北京之行(上)
北京,沉淀着一个有五千年历史和文化的古国故都,无论时代如何变迁,这座古城的繁华依旧如昔,各朝各代,因它的魅力而千里迢迢慕名而来的旅人向来都是不缺少的。
从净土寺出发,一路更换了几环地铁,经过一番折腾,苏希母女总算成功到达了**。
当然,坐地铁时苏希也没闲着,挑了些中文的礼貌用语教授给她的东洋母亲,比如“你好”“谢谢”之类。
**,苏希以前只在电视和网络上见识过,面对这个熟悉得不能再熟的名词,等到她真正见识的时候又是另外一番心情。
广场上的游人可以用人山人海来形容,金发碧眼的外国人在这里比比皆是,不用仔细听就能分辨与她们擦肩而过的人们其中有些人说的是英语、德语、韩语……等等,不下于十种的各国语言。
苏希很兴奋,进藤和子也很兴奋。
这对母女终于找到了观光旅游时的感觉,两个人东看看西瞧瞧,显露出十二分地兴趣。结果二人不过瘾,从随身的包包里拿出了照相机,开始学习别的游客拍照留念。
苏希迈开腿小跑着站在一个人群相对较少的花坛前,招呼着当妈的举起相机,当快门按下时,她已经摆好姿势露出孩子该有的可爱笑容。
这个时候,进藤和子觉得自己的女儿从未有过的可爱,那张灿烂的笑容已经有五六年都不曾看到,她不自觉地多按了几回快门,想把女儿的笑容一直留住。
出于亿年深造后的习惯,苏希面对镜头开始本能转换姿势和表情,那流畅的动作和明快的笑容使得快门按下前每个镜头的内容变得都有所不同,很快的,周围的游客就被这个长相无比可爱的小女孩过于专业的行为给吸引住了。
“很好看的姿势,好专业!”游客中有人赞叹。
苏希闻言,不由停下了动作。
“小妹妹,你好可爱啊,是模特吗?”看对方有了反应,便有人凑近苏希,用中文询问。
苏希没说话,只是又小跑着回到了进藤和子的身边,她的现任母亲在经过牡丹事件和冠军事件后神经已经被训练得很强悍,至少面对被人围观这种事已经可以表现得十分镇定了。
“对不起,请问有什么事吗?”进藤和子十分礼貌地用日语问道
询问的人在得知这是对日本母女时,脸色微微一僵,摆摆手又用中文敷衍了几句便走开了。随即一部分黑发黑眼的黄肤人也走开了一部分,没走的,也差不多只剩下那些非亚洲的老外以及一些日本同乡。
淡淡地看着眼前的一切,苏希却还是忍不住握紧了母亲的手。如果,换作她是他们,在知道这是日本人时也会做出相同的反应吧。只是,心里还是很不舒服。
“阿曦?”感受到女儿的小动作,当妈的有些疑惑。
苏希抬起头,看向不远处高高悬挂的五星红旗,说道:“妈妈,明天,我们来看升旗仪式好不好?”
进藤和子听完不由做出和女儿相同的动作,蓝色的天幕上那有着五颗金星的中国国旗正迎风飘扬,灿烂醒目的红。
“走吧,我们去别的地方看看。”转头,苏希向她笑着,“天坛公园在崇文区很有名哦,就去那儿吧。”
※※※※※※的
虽然,苏希不想承认。
但面对四周陌生的路段和行人,她不得不双手捂脸一声哀嚎:和老妈走散了啦!
似乎每次出远门,只要和家人在一起,她们家都得上演这一幕。不说五岁生日那天,就是参加比赛把整个日本快观光完的那四个月,这档子事就出现过不下于二十回。
作为万年短暂性失踪人口,苏希已经习惯了,相信作为母亲的进藤和子也早已麻木了。
因为每次失踪不到三个小时,在这三个小时内,不是当妈的找到女儿,就是女儿摸回了妈的身边,从没例外过。
这次走散的理由和以前也差不多,母女俩在逛街买东西的时候因意见不和,母亲要这个跑这个店,女儿喜欢那个进了那个店,二人逐渐忘我才导致的人口失散。
搞什么呀,在日本也就算了。来了中国又这样。
心里腹诽着,苏希踢着路边的石子,无比郁闷。
耳边突然传来了一阵鼎沸的喝彩声,苏希讶然的抬头,发现自己不知不觉已经到了网球中心,隔着离发声地很远的操场,她看到那里有人正进行着激烈的比赛。
“没意思。”撇撇嘴,苏希表达了她的兴趣缺缺,比起得拿着球拍互攻的体育运动,她更加喜欢篮球和排球,肢体和球体的直接接触,更能令她兴奋。
低下头来,她沿着路继续往前,也不知走了多远,再次拐弯时,悲哀地发现自己的肚子已经空了。
“明明午饭我吃了不少啊,为什么这么快就饿了?”
捂住已经在咕咕叫的肚子,苏希随便找个花坛牙子坐了下来,她双手托腮看着路上的车来人往发呆,开始思考是不是该打个电话给松野先生,让他找个人把自己接回去。
“小妹妹,你怎么一个人坐在这里?你的妈妈呢?”又一个温和的说中文的,明明自己看到前世的老乡应该很高兴才对,可是怎么真正接触起来,心里会这么别扭?
转过头,苏希看到站在她右边的是一个相貌普通的中国少年,十一、二岁的样子,此时,他正一脸好奇地看着她。
又是小屁孩!
心中再次下了定义,不过介于对方一脸不设防的关心和他中国人的身份,苏希没怎么摆谱。
“和妈妈走散了,又累又饿……”叹了口气,苏希用纯正的普通话回答,表情忧愁。
肚子在这时很配合地发出一声“咕噜”,她顿时脸红。
“这样啊,我刚好要去找我的老师,你跟我一起进来吧。”对于这样一个和大人走失的小女孩,是人都会关心给予些帮助,尤其是苏希的长相更成了调动同情心的增幅器,这个单纯的好心的少年并没有多想便向她伸出了关爱之手,“那里有吃的,可以填饱你的肚子。”
“真的?我去!”某同样单纯的小孩立马起身,“大哥哥,你真是个好人!”
对于这种会无偿帮助她的人,苏希向来不吝惜赞美之辞,虽然她的善变让人颇为鄙视。
她突然露出的欣喜笑容让少年都不好意思地挠起头来。
“也没什么啦……”少年难为情地转移话题,“对了,我叫杨海,小妹妹你呢。”
“我叫苏希,杨海大哥哥。”苏希很萝莉地回道。从她满面的笑容上完全看不出她方才有说过某人是小屁孩。
“那,小希,你跟我来,我们从这里进去就行了。”拉着苏希的手,杨海指着离他们只有十来步远的大门说道。
苏希抬头一看,那高高的建筑物上面清清楚楚地写着“中国棋院”四个烫金大字。

※※※※※
中国棋院,苏希的脑海里瞬间显示这幢建筑物的资料:于1988年10月破土动工至1991年12月竣工,历时三年多,总建筑面积为9456平方米。它是根据陈毅元帅的遗愿,为促进我国棋牌运动的发展而筹建的。为国家体委直属事业单位,是我国棋类运动的综合性训练基地和竞赛场所,并直接管理国家围棋队、象棋和国际象棋的国家队集训任务,承担三项棋的各种国内、国际重大比赛,同时开展各种群众性棋牌活动;中国棋院还要积极推动、指导各地的棋类活动。
花了三年多才建好的东西,这么大的动静怎么会被一直关注着中国发展的苏希给错过,尤其是在它附近还开着一家于1986年7月已正式开馆的中日友好围棋会馆,对于中国棋院的出现,向来不遗余力把围棋世界化的日本当然不会放过,自然会在媒体里报道宣传一下。
“杨海哥哥是棋院的人?”惊讶地望向眼前其貌不扬的少年,苏希自然知道能够进入这个棋院的意义。
“嗯,在这里已经有几年了。”似乎对这种目光很熟悉了,杨海的脸色并没有什么变化,还温和地笑她笑笑,“你不是肚子饿了么,里面有食堂。”
苏希再顾不得接下来小孩该有的表情,为了她的胃一头跑了进去,反正她有“介绍人”,不怕被人逮。
怀念啊!中国的食堂!就像她以前高中时在学校的感觉一样!
棋院的食堂内,某个8岁小女孩满脸发光地端着盘子在一排排自助汤菜大盆前挑选着喜欢的菜色。
青椒土豆丝!要了!
番茄炒鸡蛋!要了!
红烧肉!要了!
清笋汤!要了!
“啊,还有麻辣豆腐!”再次兴冲冲地小跑过去
杨海目瞪口呆地看着小苏希阵阵跑动,回来时,已经五菜一汤全数到齐。
也不理会四周的目光,苏希埋头开吃
也许该感谢苏希那有些偏粗的神经,上亿年的学习虽然让她拥有了敏锐的辨识能力,却没有发挥在吃饭的方面。要不然以她的味觉,估计全世界的菜色都要被她挑剔光了。
“杨海,你原来在这儿,害我好找。”一个体型发福的男人在这时走向了杨海那桌。
“李老师,您找我有什么事?”原本还在观察苏希吃相的杨海立马从椅子上站起来。
“杨海,这孩子是……”指着苏希,被叫做李老师的男人看着杨海询问。
苏希抬起头,故意无辜地向他眨了眨,然后又看了看杨海,接着继续埋头特吃。嗯,食堂师傅的手艺不错,不能浪费。
杨海汗颜,有些被苏希打败,转头他开始解释:“李老师,是这样的……”将自己方才的情形说了一遍,李老师的脸上才露出恍然大悟的神色。
“原来是这样,走散的小孩啊。”看向苏希的神情已经由好奇改为怜爱,“小朋友,你慢慢吃,别噎着。”
“唔……谢谢李叔叔……”胡乱地应几声,苏希只顾点头。看她这副样子,杨海二人都无奈地摇摇头,这孩子怕是饿坏了。
他们哪里知道,苏希感觉杨海会离开,是打算在他把她丢在一边之前好跟上他。
“对了,李老师,您还没告诉我为什么找我呢。”果然,杨海开始切入正题。
“也不是什么大事,是王星找你。让我通知你来训练室一趟。”
“这样啊,我知道了。”杨海已经做好打算去训练室了,刚要转头对苏希说你吃完后跟李老师走时,那人已经把空空的碗举高。
“我已经吃完了!”苏希很天真地笑,“杨海哥哥,我可以和你一起去看看吗?”
“你会下围棋?”这次是李老师带着惊奇的口吻。
“我爷爷是业余棋手,他有好几个奖杯和奖状呢!”小女孩很自豪地说,“他常常夸我很聪明哩!”
这下子一老一少全没了脾气,自然是牵起小孩的手,领着她去了训练室。前往的路上不停地告诫她,不准这样,不准那样……否则叔叔阿姨们会生气,把你交给警察叔叔打**等等。
苏希一边点头称是,一边在心里虚弱地呐喊:当小孩好累……
总算是来到了传说中的训练室,门是开着的,还没进去就能听到里面的嘈杂。
“当初这一手你该冲断,不该飞的……”
“又输了半目……”
“哦!这就是日本的塔矢名人最新的棋谱么?”
“对手是谁?”
“我看看……是仓田厚啊……”
棋手们混乱的交谈声让苏希勉强捕捉到几句,随即便被牵进了房间内。
“小希,你要乖乖的,记住我和李老师刚才的话了吗?”杨海不放心地问了句,看到苏希很大力地点头保证后,向一位戴着眼镜的高瘦男人走了过去。
“李老师,那个王星叔叔是谁呀?”偷偷扯扯身边的福相老李,苏希小声问。
“怎么,你爷爷没有告诉你,中国围棋界的NO。1王星么?”
王星?那是谁?
苏希脑袋里冒出个问号,要是换成前世,围棋界她就只认得一个聂卫平和李冒镐。现在她就是拿出一堆名号来对,也找不到一个叫王星的中国NO。1。
心中虽然如此想,但面上还是表现出茫然:“爷爷说反正我又不会当棋手,也不像他那样关心围棋,说不说都一个样儿。”
李老师无语,不知是为苏希,还是为苏希的爷爷。
训练室里一片热火朝天,王星和杨海已经开始对局撕杀,在旁围观的已经把他俩圈得严实。
李老师身为围棋教练,自然没办法长时间陪着苏希,见小女孩老实地坐着不动,便不再细细看顾,放在一旁自己忙碌起来,只是偶尔会走过去看她一眼。
苏希自然不会一动不动,上辈子若不是天性好动,她也不会是个爆发力优秀的运动员,更不会丧生歹徒刀下。凳子没坐热,人已经跳下来,好奇地望向这些中国的围棋精英们对局的盘面了。
结果自然是失望透顶,她看一眼就能知道后面几十步怎么下赢的棋局,在别人那里还需要思索几分钟甚至长考才能确定下一步。苏希没那个耐性,但也本能地遵守观棋不语的准则。
整个训练室看完,除了杨海和王星被旁观者堵死的那局不知道以外,苏希只能给自己刚才的感觉打上两个字:无聊。
杨海现下是叫不应的,想找到李老师,跟他打一声招呼说自己要走,却发现那人已经没了影。
苏希无奈,只好找了个角落的空位,把黑子和白子都放在棋盘的一边,准备自己跟自己下棋玩。
打开盒盖,伸手拈起一枚黑子,熟悉的冰凉触感。
记忆,似乎一下子又回到了墨华盒里的日子
“啪!”黑子一声脆响,被打在了棋盘中央。
她记得,自己和范西屏第一次玩的游戏棋局……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