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 童年变奏曲 第七章 创业之初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陈新回来后,立刻给老祖宗去了一封信,信中详细说明了小华的特殊情况,并向老祖宗询问小华的这种情况有没有什么不妥。
在这期间,陈新让小华暂停了练功,为此,还惹得小华很不高兴,他现在已经练功练上瘾来了,一天不练就浑身不得劲儿。幸好,很快老祖宗的回信就来了。
老祖宗在信中说,他查阅了许多前辈们的练功笔记,从中发现了一些类似的情况,据前辈们的解释,所有的树木都是有气的,只是一般人察觉不到罢了,而且树木的气也并不一样——比如桃、杏、李、苹果、梨等果树的气是驳杂不纯的,杨、柳、槐、桐等树木的气则是轻浮尖利的,在所有树木中,唯有松、柏、杉、榕等树木的气是博大雄浑的,对人的练功有莫大的助益。
而为什么会出现有的人能感受得到树的气,有的人却感受不到的现象呢?老祖宗解释说,有些人天生体弱,从小多病,这样的人在中医上来说就是先天之气不足,这种体质就造成了对外界的气缺乏免疫力,极容易受到外气的侵扰,天气、地气的变化对普通人来说可能不算什么,可对他们来说却会造成严重的伤害,所以才体弱多病。当这种人经常和树木接触时,树木的气就会透过体表渗入体内,但是,这些气在体内是以一种零散无序的状态存在的,对人的身体并无太大影响。
也就是说,只有先天之气不足的人被树木之气大量侵入以后,然后又得以修炼合适的气功,才会感受得到树木之气。而一般身体健康的人如果不是修炼到了元婴期,能与天地感应,否则是不能感受树木之气的。
非常巧合,小华正是这样一种先天之气不足的体质,更巧的是,他的家中有一棵大松树,而小华又特别喜欢在这棵松树上爬,这样一来,松树的气便渐渐渗入到了小华的体内,如果他不练气功,他的身体就会随着年龄的增大慢慢强壮起来,这是因为后天之气会渐渐代替先天之气,那样小华的身体就重新有了对气的免疫力,成了一个普通人。然而,小华现在这个年龄,正处在后天之气未生的时机,他无意中接受到了大量的松树之气,所以,小华练功时才会有那种飞跃式的进展。他身体里聚集的气经过修炼以后,就成了有序的真气,而这种真气由于是从松树之气炼化而来,因而也就造成了小华对松树之气特别敏感,甚至可能会与松树之气进行交流,吸收松树之气。
老祖宗说,这种情况是难能可贵的,一定要把握住机会。总结前辈们的经验,有这种体质的人练功通常都会有所突破,小华是因祸得福。老祖宗建议陈新,要顺其自然,不要去有意放缓小华的练功进程,更不要故意隔断小华与松树之间的接触,只要达到了通小周天的条件,就教给他修炼的方法,形意拳的套路该教就教,不要有顾虑。
看完老祖宗的信,陈新这才弄明白小华练功进境为什么会那么神速,不禁暗暗得意自己收了个好外甥,对小华更是好的没话说,凡是小华能懂的练功心得,他都是倾囊而授。但他也明白,等小华的病痊愈以后,还是要尽快让小华回到九里洼,小华家院子里的那棵松树可是小华练功的关键。
小华恢复了练功,高兴自不必说,而陈新和小韩联系废旧书报纸箱的工作也进展的非常顺利,两人只盼小华妈妈能快些过来。
小华妈妈被脱贫致富的梦想鼓舞着,四处奔波一番,很快就置办好了所需的装备,第三天就在村里给陈新去了电话,约好时间、地点,准备大干一场。
去城里的时候是小韩先接的她,小韩带着她去一个早就联系好的机关单位,找上负责的人说明了一下,然后就离开了。
小华妈妈初次来到这种政府办公的地方,又是初次干这一行,自然是处处小心,对接待她的人更是低声下气地奉迎,她觉得能让她进来收废书报是一个天大的人情。殊不知,这样的事情在这种单位来说最是平常不过的,甭说是有关系,就是没有这份关系那也得到街上去找收破烂的来。那些报刊每个办公室里都订有一两份,有的甚至三五份,再加上过时的学习材料,如果清理不及时,就会影响办公室的环境,一旦让领导发现可是会挨批的。
负责接待小华妈妈的是一个办公室的女同志,她见小华妈妈虽然是一个收破烂的,却和平常所见的大不一样,不光是眉清目秀笑容可掬,而且还有一种很特别的气质,感觉完全不像是一个农村出身的。于是,在领着小华妈妈清理废物时,她忍不住问起了小华妈妈的身世。
小华妈妈也不隐瞒,一边干活一边像拉家常似的把自己的情况和那个女同志说了,当她说起前段时间遇到陈新和小韩,以及得到了他们怎样的帮助时,那个女同志也被感动了,在处理完了自己负责的那些废品之后,又主动去给她联系其他的科室。
小华妈妈去的这个单位是个大机关,光科室就有十几个,这一忙就忙了一上午,打好捆过好称,小华妈妈从车子上拿下一个装满东西的大塑料袋,对那个女同志说:“我也不知道您稀不稀罕,这是我自己上山剜的一点山菜,荠菜啦、曲曲芽什么的,我都择洗干净了,我家里穷,没什么好东西,您不要见笑。”
女同志更感动了,觉得这个女人不光可怜,更可亲!这些菜不值钱,可人心值钱!
这一感动不要紧,明明二百多斤的废品只算了一百五十斤,小华妈妈还想再推让一番,那个女同志便悄悄地对她说:“我看你是个好人,自己拉扯个孩子也不容易,就想帮帮你。再说,这单位上家大业大的,也不差这三五块钱,你就别再推让了,万一叫领导看见不好。”
小华妈妈见说,只好无奈地按一百五十斤付了钱。那个女同志又和她约好,让她每个月的二三号里来一趟,那正好是封存旧报纸的时间,她会给她留着。小华妈妈千恩万谢,两人到最后竟然成了依依不舍的知己好友。
就在这时,小韩过来了,见此情景,在佩服小华妈妈的同时,也对女人间交往的速度感到不可思议。中午小华妈妈本想要回去吃,可小韩非要拉着她去陈新那里吃不可,小韩冠冕堂皇的理由有好几个,什么给陈新送粮票啊,小华想妈妈呀,陈新的宿舍宽敞啊,什么的,其实,贪图医院食堂的菜好吃才是他真正的目的,以前,他每隔几天就要到陈新这里吃上一顿好的,以呈口舌之欲。对此,陈新已经提出过多次抗议了,可他对陈新的抗议置之不理,照样一有机会就来蹭上一顿,没有机会创造机会也要来蹭,今天这么好个机会他又怎么会放过呢。
陈新见小华妈妈旗开得胜,第一次出马就取得了如此辉煌的成绩,非常高兴,也就不去计较小韩来蹭饭的“卑劣”行为。
……何况小韩这次还送来一百斤粮票。
小华妈妈心里也是很高兴,这第一次的成果让她信心大增,原先存在的些微顾虑也已经烟消云散,现在她对陈新两人给她找的这个财路十分认同,感觉“钱途”光明。面对陈新、小韩对她的帮助,她如今也不再感到过意不去,而是从心里将他们当成了自己的亲人,亲兄弟,只想尽自己最大的力量干好,不辜负兄弟对自己的扶助。
快快乐乐地吃过午饭,小华妈妈立刻返回了九里洼,她要争取下午再收一趟。
就这样跑了十几天,小华妈妈才把小韩给联系的单位跑过来。小华妈妈对这些单位里负责这方面的人都进行了“情感攻势”,有的是送些山野菜,有的是送些香椿芽,还有的什么也不送,而是帮他们打扫一下卫生,她的这些行为让接触到她的人都对她十分满意,体现在实际利益上,就是稳定了一大批长期客户,而且过秤时都在一定程度上做了放水。小华妈妈尝到了甜头,决心要将“情感攻势”进行到底。

一转眼,星期天又到了。
在九里洼,潘家祠堂的大院里,小华妈妈、陈新、小韩和小华又聚到了一起。
这两个星期是成果累累的两个星期。
先说孩子。经过了两个星期的治疗,小华的黄疸型肝炎症状已全部消失,陈新不放心,又带小华去做了一遍检查,结果是所有指标完全正常。对这个结果陈新是即喜且忧,喜的是小华身体得以恢复,忧的是就要与小华分开了,两人现在已经处出感情来了,要分开自是万般不舍,但考虑再三还是把小华送回了九里洼,学业是一方面,练功需要的大松树是又一方面。
关于松树对小华的作用,陈新已经详细地给小华解释过了,到了家以后,陈新就在松树北边用土堆了个台子,铺上一块草席,让小华练功的时候在上面打坐。
在回九里洼之前,陈新就开始教小华辨认小周天上任督二脉的**位,小华认得很辛苦,但在陈新实物形象教学法的教导下,最后小华还是勉强认了下来。作为奖励,陈新又教小华学习形意拳中五行拳的套路,可是小华总也记不住,好容易才学会了一招崩拳,这让小华懊恼之极,恨不得要去撞墙。陈新就把当年形意拳宗师郭云深“半步崩拳打天下”的武林佳话讲给小华听,小华这才好受了些,没事便翻来覆去地苦练这一式。
然后就是收的旧书报,经过小华妈妈的不完全统计,这十几天的功夫收了有三千七八百斤,这样下去,再有两个星期就能把钱全花完,大约能收起将近八千斤废旧书报和纸箱。小韩打了一下算盘,立刻宣布改变原来要卖给回收点的决定,他要直接找厂家,要卖个最高价。
陈新鄙夷地嘲笑道:“小韩,你算个什么东西?那可是你的亲戚,你向人家打听消息的时候怎么不说要直接找厂家?你知道你这是什么行为吗?这叫见利忘义!”
小韩反驳道:“什么见利忘义?我这叫利益最大化!你倒不见利忘义,可你看见咱姐为去收那点旧书报低三下四了吗?你看见咱姐一天两三趟的来回跑了吗?咱们干这不容易,就应该能多挣就多挣。再说,我那八竿子打不着的亲戚,人家干的是大买卖,才不差咱们这点鼻子嘎渣呢。我看,你是不见利忘义,你是站着说话不腰疼!”
小华妈妈见两人吵起来了,赶忙过来劝解:“陈新,小韩,你们都少说几句,这样伤感情多不好,你们亲兄弟一样的关系,相互让着点不行吗?”
陈新见因为自己的出言不逊而惹得一家人气氛紧张,连忙陪笑道:“姐,你别把我和小韩吵架当回事,我们以前还曾经一言不合就抡拳摔跤来呢,我们是打过就忘,忘了再打,比亲兄弟都亲。你不信就问小韩,是不是啊死硕鼠?”
这回轮到小韩鄙夷陈新了:“切,陈新,你少来!在姐这里我不跟你计较,回去我再收拾你。”
“好啦,好啦,我认输,认输还不行吗?我知道你是为了咱姐好,你想怎样干咱就怎样干,你不怕你的亲戚找你算帐,我怕什么呀?多挣钱我还能有意见?”
小华妈妈有点担心地问小韩:“咱们这样做是有点不太好呀,当初人家可是帮过我们哪,我寻思着,差一末二的咱就不要去惹那个麻烦了,让人家知道多不好。”
小韩宽慰小华妈妈道:“姐,你就放心吧,不会有问题的,一切有我呢。主要是差价太大,要不我也不会在乎。”
果然,小韩施展开浑身解数,到处托关系找路子,没几天就联系了一个造纸厂,厂家收购的价格是旧书报每斤四毛八,废纸箱每斤四毛三。这下小韩更有理了,对着陈新直喊:“看看!看看!你睁开眼睛看看!一斤就能多挣一毛八,一万斤就是一千八百块呀!能买十多辆大金鹿呢,你再说不在乎?”
看着小韩直冒金光的两眼,陈新无语……
又是两个星期过去,钱花光了,东屋里收来的废旧书报纸箱也快堆满了,小韩从厂里联系了车,就在这个星期天来拉。
陈新和小韩都过来装车,小华妈妈把“情感攻势”施展到了随车的司机身上,两只老母鸡,十斤鸡蛋,还有一点绿豆,她是觉得,别人都是自己往厂里送,而她却是用厂里的车来家里拉,多挣的先不说,光省下来的运费就不止两只老母鸡十斤鸡蛋的数,所以,一定要谢谢人家。
那个司机看到小华妈妈提到车上的东西,也没什么表示,就去了放废品的屋里,随便抽出一捆书报,打开看了看,然后对小华妈妈说道:“看来你是第一次干这个吧?”
“怎么了?”小华妈妈有些紧张地问。
“唉,没怎么,你们是实心眼儿啊,现在谁还这么做买卖呢?”司机叹口气道。
小韩忙问:“那他们都是怎么干呢?”
司机说:“你们去提桶水来。”
小韩飞快地提了一桶水过来。
只见司机拿出一本书,掀开上下的部分,将中间的一沓往水里一泡,然后又合在一起:“喏,就是这样。”
陈新三个人都看呆了——这不是教人作假嘛,天底下还有这种事?
“我是看你们都是些实在人,不忍你们吃亏,才和你们说这些,你们要是觉得不好那就这样装车吧。”司机见陈新他们傻愣愣地站着不动,就换了口气。
“别价呀,我们也和他们一样!谢谢啊,师傅真是个好人。”小韩赶紧说,然后就手忙脚乱地开始做假。
陈新和小华妈妈心里不知道是个什么滋味,只好无奈地跟着小韩一起做假。
做完假装好车,小韩又去村里的小卖部买了一条大前门烟丢给司机,又留下司机吃了饭,这才上路。
由于需要到厂里去过磅,所以陈新和小韩就都跟着了,路上陈新就问司机:“师傅,你们收这样的东西不会亏吗?”
“你呀,瞎操心!”司机斜了陈新一眼,道:“现在都是这样,只要做得不是太明显,厂里也不管。不过,这些事情厂里也不是不知道,所以就在磅秤上做手段,一千斤就给你出个八百、九百斤的,爱卖不卖。”
“啊……”陈新今天受到的冲击简直太大了,几乎是颠倒了他以前的世界观。
造纸厂的地磅就在厂门口,司机把车往地磅上一停,然后提了那篮子鸡蛋下车进到过磅室,对里面负责过磅的人道:“我的一个亲戚,以前没干过。”
过磅的人领会地一笑:“哦,知道了。”然后很快就开出了过磅单,撕下来交给司机:“给,看看清楚。”
司机呵呵一笑:“看什么看,我还信不过你!”说着,走了出去。
司机来到车旁,对陈新和小韩说:“你们下来吧,我自己去卸车就行。这是过磅单,你们拿好,直接到财务科去领钱。不过,回去可要坐交通车了。”
陈新把过磅单接过来一看,却猛地吸了一口气:“嘶——”
小韩从陈新手里扯过过磅单,看后也是惊呆了。
九千零八十斤!
竟然多了一千多斤!
还全是按旧书报的价格!四千三百五十八块四,还是拿现钱!
哇!
要晕了!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