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改装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常山郡真定是冀州一座很有名气的重镇。虽是农忙季节,街上却也是熙熙攘攘,一派热闹景象。
“喂,知道吗?听说大贤良师今天要在真定招收弟子呢!”旁边一个路人大声嚷嚷道。
“是吗?在哪里?”另一名路人搭腔道。
“听说是在真定城北的道观前,那棵老槐树底下。据说大贤良师会在午时准时出现。”
“哎哟,那我可要赶去看看了。说不定大贤良师看我资质出众,天赋异秉,会收我为徒也说不定。”
“你?别做梦了,就凭你吗?大贤良师的眼光总不至于如此差劲吧。”
“你什么意思?敢嘲笑我吗?”
“哼哼,倒不是你资质差。听说大贤良师收徒宁缺毋滥,每年最多不过招收一名弟子。你虽然也不错,但是比起我来,哼哼,就差远了。”
“谁比你差了?哼,到时候走着瞧!”街上闹哄哄的,两个好友为此吵作一团。
“可惜啊,有我唐周在,你们最多只能做点缀红花的绿叶罢了。”唐周从那两个争吵的路人旁边经过时,低声说道,一转头又看到萧如若有所思的神情,心中不耐烦,叫道:“喂,你到底要不要见大贤良师啊,走快点!”
萧如忙跟了上去,随口问道:“唐小哥,刚才我听路人说,大贤良师收徒很是谨慎,每年最多不过招收一名弟子。为何不在洛阳长安等大城市收徒,或者在他家乡巨鹿,为什么要偏偏选择常山郡呢?”
唐周一时语结,转头向卜已求助。卜已苦笑,开口说道:“老师收徒讲究缘分二字,这十几年来,他也不过收了八名徒弟。蒙老师厚爱,卜已有幸忝列其中。但是修道一途,也要看人悟性天赋。老师所修之道博大精深,其微妙处我等俗人难以领悟。为此,老师常常叹息不已,为此忧心忡忡,常常说怕百年之后无人可接他的衣钵。”
“那是因为张角先生还没遇见我!”唐周插嘴说道,“若收我为弟子,必能令他满意!”
“你?也许吧。”卜已不愿意在这个问题上和小孩子过多争竞,谦和的笑笑,继续说道,“几年前,老师的师兄左慈仙长在常山真定收了一名弟子,据说十分有仙缘,悟性相当的高。老师闻讯后,不由自主露出羡慕之色。他虽然不责备我们师兄弟,然而我们却知道是自己学艺不精,令老师面上无光,心中愧疚。今年老师说要收徒,我们师兄弟便一致建议他来常山看看。我们想着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说不定常山这地方人杰地灵,能遇到一个有仙缘的师弟也未可知。”
“你们也算用心良苦了。若是这次仍找不到悟性奇高的弟子,却如何是好?”萧如好奇的问道。
卜已黯然作答:“老师年轻之时,心高气傲,曾经和师伯左慈有过一番赌约。若是这次仍没有找到有天赋的弟子,我等师兄弟愚钝,恐怕不能在一年之内领悟老师绝技‘天变’的精髓。那么,一年之后赌约到期,老师必输无疑。”
萧如正在感叹,那边唐周早不耐烦起来,指着前面一个旧衣铺说:“到了到了,快随我进去!”
萧如换上了那件唐周在旧衣铺中随手找来的男式对襟短衣,站在硕大的穿衣铜镜前上下打量,铜制的镜面上反射出一个俊俏秀美的少年面容,不由得感叹道:“我还以为这辈子都只能临水照影了呢,想不到还能看见这么大的镜子。”

旧衣铺的老伙计赔笑道:“姑娘说哪里话来,青铜制成的镜子在大城市里早就被淘汰了呢。咱这是小地方,旧衣铺里利润微薄,买不起玻璃镜,才勉强拿这个充数。姑娘在这里见到铜镜就如此惊讶,若是到洛阳长安去,见到玻璃镜,不知道该有多兴奋呢!”
唐周面上涨红,只觉得萧如没见识,给他丢脸了,连忙解释道:“这是我乡下的表妹,妇道人家没什么见识,她出门行走穿女装不便,才拉她来这里改装。”一边又扭头对萧如吼道:“别丢人了,快梳好头发是正经!”
萧如忙答应一声,将头发理成时下少年们常用的发式。然而刚才听到的消息过于震撼人心,她忍不住追问道:“老伯伯,你刚才讲说大城市里已经有玻璃镜了,这玻璃镜是怎么回事啊?”
那旧衣铺的老伙计从前也是走南闯北的人物,有些见识。如今一把老骨头了,整天窝在一家小小的旧衣铺里,不免有些寂寞。如今难得见到有人问话,刚好玻璃镜是他所熟悉的,便来了精神,高高兴兴的跟萧如解释其中的来龙去脉:“要说这玻璃镜啊,可是了不起的大发明啊。通过玻璃来照人,这色彩、清晰度都跟真的一样,比青铜镜不知道好上多少倍了。这可是当年莫家小姐的发明啊。当初她先是发明了玻璃杯、玻璃碗等器皿,赚了一大笔钱。后来有人指责她垄断,很多商家想从中分一杯羹,她却出人意料的将玻璃的制法公布于众,玻璃的价格一下子回落了好多啊。大家都以为她肯定是脑子进水了,放弃了玻璃这个赚钱项目了,她又推出了玻璃镜。这种玻璃镜拿银片做背面,照起人来可清楚了呢。哎呀,你说说这莫家小姐多有本事啊!”
“闭嘴!”萧如正听得津津有味,悠然神往,突然间被一个粗暴的声音打断了。回头一看,只见一个獐头鼠目的家伙从铺子的后面钻了出来,看架势他应该是这家店的老板。
“闭嘴!老东西!少说一句话会死啊!”那其貌不扬的老板大声训斥道,然后他又压低了声音对着萧如诸人说,“自桓帝下令抄查莫家以来,所有和莫家有关的事情,一律是禁忌!禁忌!你懂吗?老头子你不想活就算了,这几位客官可没得罪你啊,你可别拉我们一起下水!”一边说着,他一边机警的向四处张望,还好街上的众人都挂念着大贤良师收徒的事情,吵吵嚷嚷都往城北道观方向去了,他这家旧衣铺没什么人光顾,所以没有人听到这些话。
萧如听了这些事情后,暗自心惊,但是面上却只能装得无动于衷,紧紧揣好了那个装有莫依木钗的包袱,向老板道了谢,和卜已唐周两人一同出去了。那名旧衣铺的老伙计也觉得是自己不慎,一时说漏了嘴,受了老板的斥责也不敢争辩,只是搬个椅子守在门口,低头望望路上行人的腿,抬头望望灰色的天。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