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进城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对不起各位,迟到了.原来中国电信承诺24小时修好我的宽带,结果只能到网吧来,为防止他明天还不履行承诺,我只能将明天的章节一并发上,一共5章,请各位多多支持)
一辆由矮小蜀马拉着的破旧马车在朝阳中缓慢前行。
这是梁铸来到这个世界的第一次远行,摇晃的车上坐着梁铸和他的两个义子,这两个孩子在别人眼里无非就是打杂的书童,而梁铸的想法则是利用每一次机会开拓孩子的眼界,锻炼孩子观察事物和培养待人接物的能力。
赶车的是钟明,这个身背长弓箭壶的精壮汉子比梁铸高出半个头,梁铸按自己身高一米七六比较,估算出钟明身高在一米八五上下。听程老道自豪地夸奖:钟明善使长枪,射术尤其出色,能射中百步外飞过的鸽子,而且一息之内能连发三箭。
不满十八岁的钟明言语不多,性格显得沉稳坚毅,一路上和梁铸一问一答恭恭敬敬谦而不卑,表现出远远超越年龄的成熟。从钟明的介绍中梁铸惊讶地获知:程老道一共有二十多个徒弟,基本上都是孤儿,从三五岁起就跟随程老道和几个老人练武,期间也学过一些经史、兵法和骑术,目前老虎沟还饲养着五十多匹良种战马。
十五里的路程一个时辰就轻松赶到,望着这两丈多高的城墙和城门口身披牛皮衣甲手按腰刀的卫兵,梁铸突然感到一阵恍惚,脑子里千头万绪使得眼前的一切变得极不真实。他用力摇了摇头,在钟明的虚扶下一步跳下马车,领着两孩子走过吊桥来到城门右侧的一位什长面前行礼:“大人好!在下是东面十五里灵水村人氏,姓梁名铸,应范大人之邀前来拜访,还请大人告知县府衙门如何走?”
什长立刻收起鄙夷的表情,站直身子客气地询问:“先生可是灵水私塾的教授?”
“正是在下。”梁铸对什长的话感到十分惊讶,没想到随手拿来的几首作为初级教育的诗歌,竟然让一个小小什长也听说过,能给原本穷途末路戚戚无名的自己带来这么大的名声和好处。
什长变得更加恭敬,立刻转向几个小兵一阵命令,随即硬生生让梁铸坐上马车自己亲自引路,一路上什长在街边民众的注视下挺胸昂首,不时向梁铸介绍街边的学堂、酒楼和老号商铺。在距离衙门一百步的地方,梁铸根据自己从程老道那学到的礼仪,坚决要求下车步行前往以是尊重,而不理会什长劝说的学者可以在五十步地方停车下马的优待。
梁铸让孩子从车上拿出一盒烟香,客气地赠送给什长,彬彬有礼地感谢他的指引,让受宠若惊的什长一时感动不已。
走到衙门口送上拜帖,不一会三位头戴进贤冠身穿长袍的官员笑容可掬迎了出来,中间那位身材稍矮红润脸膛的官员向前一步,看到一身月白长袍头扎同色裹巾的梁铸时略感惊讶,很快便客气地招呼起来:“想必先生就是享誉我益州的大贤梁先生吧?如今见面方知先生不但年轻博学还是一表人才的俊杰,先生的大名和才华本县及各位同僚可是仰慕已久啦!”
梁铸连忙鞠躬执礼:“大人缪赞了,学生一届山野村夫,今日能得道范大人和各位大人的屈身相迎,惶恐之余亦感激万分!学生在此谢过各位大人。”
范铭哈哈一笑,随即一一介绍身边的两位从事,一番见礼作揖之后领着梁铸向客堂走去,方一坐下,侍从即奉上香茗,大家略作客气便交谈起来。
范铭看到梁铸依依盯着盏中的茶叶,哈哈一笑说道:“先生果然有眼光,这盏中香茗可是我益州茶中上品,寻常有钱人也未必能够买到,哈哈,要是先生喜欢,回头给先生带些回去。”

梁铸有些尴尬地回答:“谢大人!学生失态了,回想起来学生已有半年多没喝过香茶了,今日品尝之后回想连翩不胜感慨。”
“哦?传闻先生祖籍荆南零陵,莫非零陵也产茶叶?”身材高瘦的主簿俞恒感兴趣地问道。
梁铸微微一笑,知道人家要查自己的底细了:“回大人,学生家乡在零陵之南数百里外的始安,那里山清水秀四季如春,阳朔山一带也是出产茶叶的地方,只是自从黄巾作乱朝廷无暇顾及之后,当地山夷纷纷作乱,学生三年前离开时已经是十室九空遍地凋零了。”
听完梁铸的解释在座的人全都唏嘘不已,大家又向梁铸问了表字、师承以及家庭情况。梁铸将自己昨晚刚起的表字“镇宇”和全家就自己孤身一人等一一作了回答。不一会大家适应之后就天南地北越扯越远,彼此笑语连连渐渐熟络起来,梁铸的不凡谈吐和彬彬有礼的表现让几位大人极为受用,特别是梁铸身上无形中散发出的那种清新自然迥异于当代读书人的气度更令众人欣赏。
一个侍从小心走到范铭身后耳语几句,范铭哈哈一笑站起宣布酒宴已备好,上前拉住梁铸的手邀请一同入宴,梁铸则恭敬道谢。
走出客堂向右再行数十步,众人来到一颗硕大的榕树底下,十几张矮桌已经摆在精制的竹席上,有一半的座位已经坐了人,众多美貌侍女往来穿梭却没有发出半点声音,让梁铸欣赏之余也叹为观止,心想这些文人们果然如史书记载般风流,不但将筵席设在高大茂盛的大树底下,就连上菜的侍女也如此训练有素年轻貌美。
大家纷纷见礼谦让着坐下后,范铭按常例再次将自己右下首的梁铸向大家隆重介绍,最后以梁铸的“大作”作为致辞的结尾:“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在众人的一片热切的赞扬中,滴酒未沾的梁铸早已在喝彩声响起之前满脸通红地低下了脑袋。
同饮三盏之后气氛热烈,随之杯盏交错吟诗作赋声附和声欢笑声不绝于耳,其中关于什么“镇宇先生的《二十四节气歌》与我大汉先贤穷尽才智创造的历法一样必将流传千古”、“‘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一诗浅显的道理中蕴含着无比深远的意义,教化了……”等等声音不绝于耳,好不容易等得宴席散去,梁铸发烫的脸这慢慢恢复正常。
回到客堂大家客气一番,梁铸便让孩子送上灵水村特产十八箱精制的檀烟香,作为感谢各位大人关爱的见面礼。范铭等人十分高兴连声致谢,说什么巴郡因为镇宇先生这位大才垂青隐居,必将成为整个益州的骄傲。
在范铭的关照下,梁铸提出的关于安置流民的法律许可请求立刻得到高效率地解决——只用了不到一盏茶的时间,由主簿俞恒亲自操刀的批准设立“灵山村”的法律文书已经盖上了大印送到县令范铭手里,范铭出腰间锦袋里拿出自己的印鉴有力地一盖,一个关系到几千人前途命运的法律文书就这样出笼了。
梁铸尽管心中感叹但脸上还是充满感激,代表数千流民感谢诸位大人博大的爱心,高度赞扬了父母官们关心子民疾苦的崇高情操。这些诚恳的话语换来了一个实实在在的恩惠——范铭代表刘璋表示:考虑到灵山村一穷二白始创艰辛,县衙体恤流民颠沛流离安定不易,待向上呈文批准后免一年赋税杂役。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