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问策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建安十七年初夏,益州牧刘璋率文武三十余人从成都出发,随后顺流而下,于四月十五日正午抵达临江城码头。自江州起,新任伏波将军罗臻率水军两千余人驾战船五十余艘一路护送。
梁铸提前半个时辰至临江城码头恭迎刘璋及其随从,见面时梁铸以儒生之礼叩见,刘璋连忙扶起梁铸连声问候,老将严颜在一旁向梁铸简要介绍各文武官员,当梁铸与黄权、李恢、刘巴、张任等人见面时,彼此都有种惺惺相惜的莫名好感。
众人上岸走进城门,临江城护卫的森严军纪和城里的繁荣富裕让刘璋众人惊讶不已,商铺栉比鳞次商品琳琅满目,熙熙攘攘的人群和来来往往满载货物马车显示出临江城的活力,其中大部分人操着异地口音,甚至看到不少北方异族客商的身影,熟悉的几个成都老字号也在此城中开设分号。
兴趣盎然的刘璋向梁铸提出暂缓入宴,先各处巡视一番以体会这喜人景象,梁铸自然十分愿意,要知道以后在刘璋座下任职,自己的一整套发展模式必须全盘带去,与其到时多费口舌,不如让刘璋以及众人有个直观生动的了解为好。
刘璋以及众文武兴致勃勃参观作坊询问各类商品,梁铸不失时机地将某些商品的制造背景、作坊规模和取得的利润简要说出,并将临江城连续两年上缴税赋稳步增长的成绩一一道来。
众人感觉原先听说的临江城和此刻见到的临江城,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印象中不过是靠制造些新奇商品获利富裕起来的临江城,在梁铸详细的介绍中让众人从民生想到税赋,再从税赋看到军备,又从军备联想到治国之策,一圈走下来众人均感收获巨大,以至于登上最高的“迎客堂”酒楼后,大家还在三三两两的不断热议。
举杯前,刘璋按例对梁铸表示自己的倾慕和求才若渴的心情,并对梁铸为消除益州倾覆之危机所做的一切再次感谢,说完刘璋站起来诚挚地给梁铸敬酒,梁铸照足礼仪三次致谢后才诚惶诚恐接过酒杯一饮而尽,随即执下礼回敬刘璋一杯。
接下来梁铸的举动让人非常意外,只见梁铸向刘璋告了个罪,自己给自己倒满一大碗酒,站起身来向严颜走去,恭敬地给严颜敬上一碗,并诚恳地说道:“如果没有严老将军的忠贞与果敢,说不定大家此时难以安坐此地欢聚一堂,很可能正深陷在纷乱繁杂旷日持久的战乱之中,铸谨代表临江城两万多父老乡亲敬老将军一碗!”
众人听后感慨万千,纷纷端起酒杯礼敬严颜,让严颜这个叱诧沙场三十年的老将感动得热泪盈眶。严颜什么话也没说,唤来一大碗酒向众人致意,随即和梁铸重重一碰便一干而尽。
梁铸将大碗换成小杯,诚恳地与刘璋座下的每一个人都碰了一杯,每敬一人梁铸就细数他的功绩赞美他的坚贞气节,让每一个人惊讶于博闻强记的梁铸对自己的了解,敬佩梁铸谦逊的胸襟同时也对梁铸充满感激和尊重。
一圈下来,梁铸再大的酒量也感到十分吃力,于是端坐在席中含笑倾听大家的交谈。酒至半酣,刘璋终于向梁铸询问起对目前的局势有何看法,自己的益州又该如何自处?
梁铸向众人谦虚地致礼后,便在一片期盼的目光注视下谨慎回答:“主公仁慈宽厚,使得治下三百五十万百姓能安居乐业繁衍生息。今曹操、孙权已瓜分荆州,地域之争势同水火,若非如此,曹操绝不会从汉中东面撤军而专注孙权,孙权也不会放弃武陵与巴东而将兵力遍布在长江沿岸对抗曹操,因此,铸以为三年之内我益州当能远离战火休养生息。”
众人听完梁铸的分析纷纷高声附和,黄权点点头随即问梁铸两个问题:“听罢先生高论,权有醍醐灌顶之感,只是仍有诸事不明还请先生赐教:一是如何看待北面之张鲁?再就是我益州三年后将何去何从?还请先生解权之惑。”
梁铸向坐在自己对面的黄权遥施一礼:“公衡兄年长德高,还请直呼铸之字号为盼。公衡兄所说的三年之后……实不相瞒,铸连眼前三年尚无把握,更不敢妄谈三年之后啊!”

其实梁铸早就对益州的现状和发展前途早有考虑,深知益州的未来只能取决于如何渡过眼前这三年,如果重农耕、兴水利、通商贾、举工业,文臣廉洁自守尽职尽责,武将居安思危砺戈秣马,则仓禀富足兵强马壮,试问天下谁人敢轻视巴蜀?若是循章守旧不思进取,放任自流不修武备,三年后待到曹操孙权分出雌雄之日,就是益州沦陷之始!
但这些话梁铸又怎能放开胸怀张口道来呢?这不同于小小的临江城,而是关系到巴蜀四十一州数百万人的利益,每一个看似合理简单的变革都会触及无数人的现状,在自己的地位尚未稳固之前,梁铸绝不会轻易树敌走得太远。
在座的众人全都是为官多年的老油条,听到梁铸谦卑平和锋芒内敛的一席话,文官们若有所思武将们皱眉点头,总体上大家对梁铸的认识又更进一步。
刘璋双眼忧郁之色顿生,但刹那间就恢复笑颜和气地说道:“长久以来,巴蜀万民共扶我刘氏宗庙,文武百官倾心尽力兢兢业业,方能保住一方之安宁,然数年来内忧外患灾祸频生,此次若非先生高风亮节深谋远虑,忠贞文武披肝沥胆奋不顾身,估计刘璋早已不知所归矣!如今虽然内乱渐平但外患犹在,举目四望危机重重,因此还望先生念在数百万益州子民的福祉上,慷慨赐教指点迷津啊!”
听到刘璋如此一说,梁铸再韬光养晦就会太过做作,他想了片刻便抬头应对:“铸本一介村野匹夫,劳顿主公枉驾下顾,感铭肺腑岂有不倾力报效之理?”
梁铸停顿一下轻声说道:“铸就直言了:首先是北边,面临汉中张鲁的日夜窥视,其一旦寻得机会即大兵压境战祸迫在眉睫,虽无法破关南来但让我益州劳民伤财却在意料之中;东边,如今各部势力犬牙交错危机四伏,我益州若有闪失即会身陷其中;南边,越彝土族不服王道时有叛乱;西边数郡,羌夷一直自成一系与我接壤之州县冲突不断。如果不能尽快将祸端消之于初起,一味遵古守旧抱残守缺,数年后何去何从实在难以预料啊!”
刘璋与众文武肃容正座静心倾听,谁知梁铸不但没有随之说出对策反而向众人询问:“主公,诸位高贤,谁能赐教铸一个问题:当今我益州最难处理的是什么?”
众人陷入一片沉思脸上全是慎重之色,刘璋看了一会沉默的众人只能自己回答:“北面张鲁鹰视狼顾用心险恶,当为优先处理之急务!”
梁铸摇头说道:“我益州只需一员大将数万官兵即可轻松拒之门外,主公不妨询问在座各位将军,谁人将张鲁放在眼里?”梁铸的话让满座武将意气风发大声叫好。
李恢不愧是刚正不阿的资深能臣,他待众人稍稍安静提出个令人头痛而又尴尬的问题:“请问镇宇兄,一直以来我益州上下官员大多平庸无能,其中不乏不修德政贪墨枉法之徒,主公屡次整治却无法根除,偏远之地更是大有阳奉阴违甚至愈演愈烈之势,不少地方豪强拥兵自立形同割据,独霸一方离心离德,请问镇宇兄有何良策扭转乾坤?”
梁铸神色一暗,低头沉思片刻颓然叹息:“其实内中得失利弊诸位均了如指掌,铸认为其中甘苦各人深知……无奈此事关重大,牵一发而动全身啊!弊政沉疴已久非一人之力所能解,还需……还需齐心协力从长计议为是。”
众人一听全都发出悠悠感叹,酒宴中的气氛顿时变得十分沉闷。
——————————————————————
很对不起大家,让大家久等了。此次起点的调整耗费了许多时间和精力还请大家谅解。偃心恳请朋友们继续对本书给予慷慨的支持和鼓励!谢谢朋友们!另外,看不到第一卷最后一章的朋友请留意,偃心已经重新上传)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