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第三十九章 成王败寇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十九章成王败寇
上海所有的报纸都刊登了李济深、马君武、刘存、范石生、周西成和中央政府数位大员即将会聚上海的消息。第二天上午,数以万计的民众天没亮就来到码头迎接这些国家的功臣和自己心目中的英雄,雄壮的乐曲、招展彩旗和热烈的欢呼组成了盛况空前的欢迎仪式。
潮水般的声音令在宾馆里安慰戴季陶的张静江情绪低落,他随手关上面向码头的窗子,坐到戴季陶的对面轻轻说道:“古往今来,何人能跳出成王败寇的轮回啊!”
戴季陶哀声长叹:“我身上卖国贼的黑锅估计这辈子洗刷不清了!但愿我的付出能换来委员长的东山再起,否则我这一走恐怕再也难回故土了!”
“季陶兄千万不要泄气!想当初总理也是历经磨难数次远渡重洋,最后不也有了扬眉吐气的一天?”张静江打起精神劝慰道:“你如今只是暂时回避一段时间,等风声一过我们就会奋起反击,相信不久就会有个崭新局面。”
戴季陶一阵冷笑:“呵呵,反击?拿什么反击?军队在人家手里,中央政府如今大义凛然名正言顺站在顶端俯视我们,要是能反击也不用等到一败涂地之后才去策划了!”
“季陶兄何出此言?看来这次暂时的失败对你打击太大了。”张静江正色批驳:“对于突如其来的失败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如果循序渐进谨言慎行,稳稳地把握江浙之后再从容发动。岂会有今日之残局?既然事已至此岂能悲观失望意志消沉?如此一来我们多年地心血岂不付之东流?因此,我们更应同心协力坚定信念,徐徐谋划事事努力,何愁没有再起的一天?委员长以退为进暂避锋芒实为上策,军队中绝大多数将领均属见利忘义之辈,武汉政府中各派官员全是钩心斗角争权夺利之徒,如今表明上精诚团结步调一致。假以时日定会冲突四起走向分裂!试想,步履蹒跚捉襟见肘的中央政府拿什么来维持巨大的开支和庞大的军费?我认为。我们之所以失败实乃我们当初的融资计划实施太慢,各个环节无法衔接,在尚未有充分准备之情况下又急功近利称王称霸的原因。只要我们吸取教训锲而不舍终能达成目地!”
戴季陶听了张静江理智的分析心中地颓丧渐渐散去,仿佛身处黎明前黑暗之中的孤独旅人看到即将升起的旭日光晕。他黯淡的眼睛逐渐有了神采,连语言也轻松明快起来:“静江兄的话令我茅塞顿开,遗憾的是我不能与大家冲锋陷阵了!我这一走家里的事只能拜托各位。唉!要是再来一次鹿死谁手尚未可知呢!”
看着重新鼓起斗志地戴季陶,张静江笑着赞许道:“季陶兄能如此忍辱负重就是对集体的最大贡献。我们在家定不会辜负季陶兄的厚望!哈哈,虞洽卿和孔祥熙两位商场博弈高手正在准备‘振兴债券’的发行,向国外融资的事情也在紧锣密鼓进行之中,放心,你很快就会回来的!我俩连日奔波疲惫不堪,不如且休息片刻,晚饭后略作收拾我再送你上船如何?”
“也好!”戴季陶苍白的脸上终于有了笑容。
宾馆华丽的餐厅一角,张静江和戴季陶一边轻声交谈一边优雅地移动刀叉。正待结束地时候,邻桌两位美国商人的交谈把张静江吓了一跳,精通英文的张静江连忙站起来到邻桌礼貌地询问,对方一笑顺手给了他一张租界发行的英文报纸,张静江凝神一看冷汗滚滚而下,头版头条的大号黑体英文这样报道:奇迹!武汉政府一天内成功融资八千万!
深夜。潮湿的冷风将码头上地遍地纸屑吹得翻卷起伏,随着长长的汽笛声响起,远洋的航船徐徐离开坚实的大地。风中的张静江最后向开往法国的邮轮望一眼,船舷上戴季陶的身影已经变得模糊不清。伤感的张静江长长地叹了口气,随之摇摇头以驱散脑海里那张悲伤绝望的脸,那两行无助的泪痕。
奉化溪口,下野后地蒋介石一到故乡立即前往蒋母地墓前焚香拜祭,深铭孝道的蒋介石对母亲有着深厚地感情,这座精致肃穆的“慈庵”就是他在母亲“六旬冥诞”时建成的。望着缥缈的香烟徐徐升起,他沮丧失落的心情渐渐归于平静。
回来的路上他感叹万千。对自己超凡的自信和智谋产生了怀疑。他没有将失败再推到任何人身上。相反能躬身自省,对一年来的得失进行详尽的分析与总结。他知道是自己的盲目乐观和对武汉政府的轻视才是导致失败的根本原因。当时张静江的极力劝阻没有让急于求成的自己所接受,下属在自己的感染下也变得眼高于顶不可一世,许多具体的工作松散怠滞漏洞百出,从而整个集团陷入一片浮躁和轻率之中。
蒋介石隐隐约约看到,事情的前前后后似乎有个模糊的身影总是站在一重厚重的大幕后面,以目前中央政府各势力的能力和见识,绝不能将整个运动的过程策划得这样有条有理天衣无缝,全国各地仿佛约定好一般动如怒潮静如小溪,能将数十万人的队伍指挥得如此进退自如的人在全国没有几个!发难的时机与临场的应对是如此准确完备,这股力量岂非相当可怕?
难道是他?不会,以他在广西的所作所为不会允许大规模的游行示威,他所推行的政策全都建立在对资本的拉拢同化之上,虽然兼顾了下层人民的利益并尝试建立工人福利保障和救济扶持农民的制度,但他除了税收调整之外没有按照平均地原则对治下成千上万的中产阶层采取过激手段。相反还突出他们的社会模范作用和提高他们的地位,使得自己的政策倍受支持,走出了一条崭新的经济振兴之路。这也是自己一直在寻找的道路啊!从本质上来讲他和自己地立场没有多大分歧。在长沙的见面不也是轻松愉快亲切融洽地吗?难道是因为自己执意在南京建立新政府的原因?对了!对了!

是他!一定是他!也只有他有如此的能力和耐心,也只有他才有如此的见识和号召力!没有人见过他露出过统领全国高高在上的野心,但他曾经告诫过自己他反对分裂和暴力夺权,只要自己搁置争端发起北伐他就全力以赴予以支持,甚至对自己未来可能的领袖地位都含笑默许。他的目标让人感到虚无地同时又是那么合理真切!一定是自己的一时冲动遭至他的打击!他骤然发难如果没有长期的准备怎么说得过去?如果是这样此人的城府岂非太可怕了!他掸心集虑难道就是为了表面平和暗中内斗不止的团结政府?这对他又有什么好处?
几天后坏消息不断传来,蒋介石的经济计划遭到宋子文毁灭性的打击!中央政府竟然成功地发行了一亿二千万的公债。并有传言宋子文要进行大张旗鼓的经济和财税改革;各国政府一致拒绝了蒋氏集团的借款请求,明确表明了他们不再看好蒋氏的前途!在此次剧变中作茧自缚的日本人,也因受到抵制货物出口量节节下降而恼羞成怒,态度强硬地拒绝了虞洽卿地会晤要求。在极端不利的情况下孔祥熙果断停止了“振兴债券”的发行从而保住了可怜的面子,本就是商人组成的“上海商业联合会”在利益面前也面临着分裂和消亡。
日薄西山的蒋介石此时才真正地感到心灰意冷前途渺茫!“慈庵”于是成为他每天的眷恋之地,不知在此幽静肃穆的环境下他能否对半生的得失有个通透的感悟。
※※※
举世瞩目地华夏中央政府全会如期召开,经过长达七天地会期终于有了个结果:从法国归来的汪精卫如愿当上了党中央主席。政府主席在一片面红耳赤地争吵中艰难诞生——各大势力都有一席之地的九人主席团共同执政,形成一个过渡性的决策群体,而刘存在各方势力的共同推举之下竟然放弃了党中央副主席和军事委员会主席的职务,出人意料地选择担任中央政府监察委员会主席,最后在众人的极力说服下兼任军事委员会副主席,与李宗仁、黄绍纮、唐生智、程潜、范石生、周西成、朱德培等十五人一起组成中央军事委员会,在主席李济深的领导下重新开始北伐的准备工作。
在最后一天的会议上,一直含笑沉默的刘存在中央政府的最后表决前。向汪精卫举手请求发言,在大家惊奇和善意的目光中刘存说出了一番令所有人震惊的话。
一身笔挺上将军服的刘存向所有人敬了个标准郑重的军礼:“感谢汪主席和各位代表给了我这个机会,我向大会提出的唯一要求是:本人郑重推荐蒋介石同志担任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
会场一片惊呼长叹,有人为刘存博大的胸怀喝彩,有人认为刘存是妇人之仁,也有人坚决反对。但更多的人在观望,其中最感震惊的有四个人:主席汪精卫、委员张静江、监察委员会副主席兼军事委员会委员李宗仁,最后是中央政府主席团成员之一的周先生。
会场在汪精卫三下重锤的响亮敲击声中肃静,刘存含着真挚的笑容缓缓扫视一圈会场随后说道:“本人之所以提出这个请求基于如下原因:首先,我正视蒋介石同志的错误,对他给中央政府造成的伤害提出严正批判和深表悲痛!虽然他的行为超出了一个**党人的立场给别有用心的一小撮反动分子带来机会,但经过几天的会议讨论中央并没有开除他的党籍而是记过处分,显示了我们中央政府博大的胸怀和超凡的魄力,本着‘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原则,我认为应该给蒋介石同志一个痛改前非的机会。出于对蒋介石同志军事能力的欣赏和信任。本人经过反复考虑,觉得推荐他担任军事委员会副主席是合适的正确的。其次。蒋介石同志在北伐战争的第一、第二期战斗中表现出一个**军将领的杰出才能和风范,特别是在大批起义部队中享有极高的声望,从稳定军队团结一致的大局出发,我认为蒋介石同志应该担任军事委员会的一个领导职务。最后一点,蒋介石同志在世界各国的目光中更显重要,对他的处理直接影响到中央政府的对外关系和外交传承问题。一个相对稳定的、友好的和严谨求实的政府,必将对各国将要调整的对华政策产生积极影响。所以,本人郑重请求主席和各位委员认真考虑。我的发言完毕,感谢大家给我这个发言的机会!”
会场一片寂静之后又一次喧闹起来,在所有意见得不到统一的前提下,会议只好决定投票表决,结果在一百三十九名委员的投票中刘存的提案险险以七十二票超过半数七十票两票的微弱优势获得通过!刘存仍然脸带微笑神色自如,但他的内衣已经被汗水湿透,暗自轻轻出了口长气。
走出会场刘存推掉了出席新闻发布会的邀请,对宣传部长表示随后可以有选择性地接受中央安排的专访。走下阶梯,张静江把刘存请到一旁感激地说道:“刘将军的品德令我万分佩服,我为有你这样的同僚而骄傲!日后但有驱使静江无不惟命是从。”
刘存轻轻笑着回答:“张兄客气了!如此赞誉刘存不敢当,但只要是利国利民的事刘存亦可随时供君驱使。”
张静江低头片刻,猛然抬起头一字一句从牙缝中挤出一句话:“我知道在刘将军面前任何投机取巧只能是自取其辱!今天我就问将军一句话:将军提携中正的真正原因和你今日会上所说的是否一致?”
刘存笑容依旧,只是眼中精光闪闪凛然逼人:“他有你这位如此坚贞不移足智多谋的兄弟是他的福气,刘存为有你这样一位满腹经纶审时度势的朋友而感到欣慰!刘存认为许多话究其所以只能徒添烦恼。静江兄,希望有朝一日大家能同心同德肝胆相照,人生在世还有什么比留名青史万民追思更令我辈孜孜以求的呢?”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