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同仇敌忾 第二十三章 暗流汹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三章暗流汹涌
日本天皇裕仁和朝中的众大臣,远没有像岛国民众表面看到的那样声色俱厉大义凛然——大日本帝国旗帜上那个血红色的太阳什么时候灰暗过?但是,总得有人要为这接二连三的失败承担责任吧?于是,在内阁众多成员和军队的一片责难声中,首相田中义一只能黯然辞职。临走前,这位在国际政坛上素有沉稳坚忍审时度势赞誉的老资格政客,对即将成为过去的同僚好像是语重心长又像是自言自语地感叹道:日本已经到了需要重新审视自身的时候了!
在天皇的殷切期望下,新上任的首相滨口雄幸立即召集外相币原、陆相南次郎、海相大角芩生等十几位实力派要员,对日本的国家战略计划进行检讨修正。
在滨口雄幸的示意下,外相币原首先向与会者阐述目前日本、华夏和世界局势,币原暗暗告诫自己为了大日本帝国的未来,所说的话一定要尽量做到周密详实严谨客观:“我先向诸君通报外务省两个月来的工作情况,自从华夏不宣而战之后,我们随即与各国使领馆进行联略磋商,由于开始阶段战争形势尚未明朗,欧美各国一直处在观望之中,遗憾的是随着帝国陆军的失败,各国为了自己的利益都把目光转向了华夏政府。尽管如此,我们仍然不会放弃努力,截至昨日我们已经派出了五批访问团到欧美各国进行游说。同时,经过我们多方调查和分析。得到一个令我们震惊的结论:这个新地华夏政府与华夏历史上所有的政府截然不同,他们更实际更果敢更狡猾……”
“哦?币原君,请你详细说明得出这个结论的依据。”滨口雄幸不悦地打断币原的话,他认为币原有推卸责任的嫌疑。虽然币原与新官上任的自己处境一样,但是急于树立权威的滨口雄幸不能允许这种倾向地蔓延,否则陆军和海军各部将会情绪失控。因此必须把他认为是争执的挑起者币原控制好,而最好地控制方法就是要币原检讨自己的错误:“一个刚刚结束内乱的年轻政府。有何理由让我们大日本帝国几十年来保持的外交优势变成四处碰壁陷入如今这个孤立局面的?”
“是!”尽管币原恭敬地向滨口雄幸鞠躬致歉,但他还是不紧不慢地说道:“华夏做了长期的精心准备。他们的每一个措施都很有针对性。开战之后地当天晚上,他们就向美、英、德、法、比利时、捷克、意大利、荷兰、葡萄牙和瑞士挪威等国、包括南洋的一些殖民地商务代表处通报,稍后的几天里华夏总理和外长不厌其烦频频往返于各国使领馆之间,国家元首刘存也不断约见各国大使。随后,他们为了表示尊重和诚意又派出了强大的访问团到欧美各国斡旋。我们得到情报,原来属于我们的散布在华夏各地的租界,目前都已被华夏以共同开发的方式与欧美各国瓜分殆尽。听说辽东和胶东两个半岛的合作开发已经提到议事日程上来。基于此,我们相信华夏政府与欧美各国已经达成了许多不可告人地协议!因此,十年来一直被我们压制的列强转向华夏政府也就不足为奇了。”
海相大角芩生提出自己不同的看法:“币原君,大家都知道外务省的情报机关是我们大日本帝国最强大的,可为什么一直以来你们没有给予重视?华夏暗中做了那么多事情怎么不见你们的报告?事到如今就以一句‘不足为奇’来描述,好像也说不过去吧?”
跪坐着地币原一直低头看着自己面前矮几上的文件,听了大角芩生的话也不生气,仍然非常平静地解释:“我记得在去年胶东战败之前。外务省已经向内阁提交了一个详细的报告,指出华夏政府中没有任何资历的新首脑刘存,必然会为了树立自己的权威和声誉找一个打击目标,里面甚至包括我本人做出的华夏将对济南进行军事干涉的结论!很不幸我们的报告没有引起重视。今年初,刘存代表华夏政府与东北张学良在北京见面之后秘密会晤,我们也据此提交了一份报告。报告清楚地分析华夏政府有可能出兵东北。但是,陆军省将我们的报告压下了,理由是‘与蒋介石正在秘密接洽中,尚未稳定北方大部地区以及地方势力各自为政地华夏不可能出兵东北’。最后还将原来属于外务省管辖地这一情报工作强行拿去。所以我认为,外务省在我们大日本帝国接二连三的失败中有不可推卸地责任,但绝对不是主要责任。”
币原的话终于激起了军部强硬派的愤怒,此起彼伏的指责反对相互攻奸让会议陷入一片混乱之中,无奈之下滨口雄幸匆匆宣布休会。深感忧虑的币原知道,在目前群情激动、耻辱和仇恨已经让大多数人失去正常判断力的情况下,自己的一番话只能起到相反的效果。貌似强大的骄傲的帝国陆军已经失去了理智。所向无敌的海军也因无法将十几万的帝国陆军送上华夏土地而感到无地自容,重新证明自己的强烈愿望让他们迷失了方向。渴望开疆列土建立功勋的他们根本就不会去考虑日益严峻的经济形势和日本国民江河日下的生存环境,更加不会去理会全日本资源的储备只能承受六到八个月的战争,越是尖锐的矛盾约有可能成为他们穷兵黩武的理由。如果此时不首先解决能源与经济这个关键问题,不出三年所有已经取得的成果将会付之东流了。
连续的争吵终于惊动了裕仁,他立刻召集内阁成员到自己的皇宫商议,一再要求大臣们以大日本民族为重。并通过至高无上地地位暗示他倾向于军方的意见。天皇的表态结束了争论,随后的事情几乎没有了任何不同的声音,更不用奢望有商量的余地。用新任满蒙远征军司令陆军中将本庄繁的话说:“利剑已出鞘,当饮血而归!”
八月十九日,在日本军部地组织下,很快制定出一整套远征华夏的军事战略计划:鉴于目前严峻地局势,全日本进入战争动员状态。命令海军省组编海军第一远征舰队。任命海军中将野村吉三郎为舰队司令长官,率“能登吕”号航空母舰载各式飞机四十驾。轻巡洋舰四艘,驱逐舰十二艘,各类辅助舰十一艘,由海军陆战队司令鲛岛具重大佐率领一个旅团五千六百名陆战队随舰,进攻方向为上海。任命陆军中将本庄繁为满蒙远征军司令长官,率领已经在朝鲜的第九、第十、第十一、第十二、第十三、第十四、第十六、第十九总共八个师团十五万余人,兵分三路于九月十八日跨过鸭绿江攻取丹东、榆林和临江。随后向辽东全面推进。任命陆军中将菱刈隆为华北远征军司令长官,率领新组建的第四、第六、第七和驻守日本本土的第二、第三师团共十万五千人,在日本海军第二舰队的协助下进攻威海、青岛。计划中有一条特别命令:所有远征军队,除进攻上海方向的战略打击部队率先发起攻击以吸引华夏的军队外,其余两路远征军必须在开战后一个月内,占领辽东和胶东纵深二百公里地地区以实现既定的战略目的,为随后跟进的部队扫清一切障碍!

计划通过后,日本军部立刻在全日本开始了声势浩大的战争动员。他们倾尽所有孤注一掷。在短短的七十五天时间里,日本组建了一支庞大的远征军后备部队,序列为陆军第二十一师团至第五十六师团,人数达六十一万人。
※※※
日本国内全体动员的消息传来,华夏中央军事委员会立刻召开紧急会议。在严峻地形式下,刘存向华夏军队军以上将帅发表了重要指示:军队必须以保家卫国为崇高的职责。国家与民族的利益至高无上!值此危机关头,应该根据实际需要合理配备兵力,一切均以抵御外敌于国门之外取得最佳的战斗效果为首要目的。
八月二十五日,中央军委总参谋部制定的《全国战区划分实施纲要》、《日本战争能力评估》、《海军战略方向》等五个决议和报告获得全体通过,从发布之日起立即实施。
华夏军事委员会将全国划分为四大战区:
第一战区:包括东北三省和热河地区。战区最高司令长官李宗仁上将,副总司令张学良上将,总参谋长何应钦上将。下辖第四集团军、第十一集团军(原东北集团军)、第一集团军(保留原蒋介石第一集团军四个兵团),总兵力五十七万人。
第二战区:包括河北、山东、河南和山西四省。战区最高司令长官白崇禧上将,副总司令刘峙上将,总参谋长顾祝同上将。下辖第五集团军、第三集团军、第十六集团军(由原蒋介石第一集团军分出四个兵团组建)。总兵力四十二万人。
第三战区:包括江苏、浙江、安徽和湖北四省。战区最高司令长官黄绍纮上将。副总司令梁铸上将,总参谋长廖磊上将。下辖第七集团军、中央集团军、第八集团军。总兵力四十五万人。
第四战区:包括福建、江西、广东和广西四省。战区最高司令长官蔡廷锴上将,副总司令张发奎上将,总参谋长张成上将。下辖第十四集团军、第六集团军、第十七集团军(由原山西军团四个军和西北军三个军新组建),总兵力三十九万人。
会议令刘存最为满意和放心地是,原来庞大的第一军团与第三集团军的分化整合非常顺利。由于蒋介石的积极配合,一个月前他原来的众多手下都成功地进行了精简重组,蒋介石的爱将何应钦担任第一集团军总司令,周凤歧、杨杰、熊式辉、陈调元分别担任副总司令、总参谋长和各军主官职务,经过精简之后部队保留了八个军十七万人。
其次,同样是蒋介石爱将的刘峙担任了第三集团军总司令,韩复榘、孙良诚、石友三、孙连仲等原蒋介石收复的将领分别担任副总司令、总参谋长和各军主官等职务,经过精简之后部队保留了七个军十五万人。以上两个集团军的顺利改组,基本上完成了中央政府对华夏军队的统一领导,为全军政治思想上地转变起着重要地作用。加上张学良部毫不犹豫接受了华夏国民**军第十一集团军的番号,除西北冯玉祥及新军地二十多万军队还在观望外,整个华夏近两百万军队已经团结到华夏中央政府的旗帜之下。
八月二十六日,华夏中央政府、中央军委和各战区将帅七百多人在南京中央政府总部举行隆重的送别仪式,五百多名中外记者被邀请参加这一盛典:华夏中央政府主席特别顾问、党中央第一副主席、中央军事委员会第一副主席、原华夏国民**军第一、第三集团军总司令,以统一华夏北方大部的巨大贡献第一个被中央军委授予代表将领对国家做出杰出贡献的“胜利勋章”、以超人的胆略和运筹帷幄的指挥能力被授予代表军人最高荣誉的“麒麟勋章”、以卓越的政治能力和行政管理能力被华夏政务院授予“北斗勋章”的蒋介石将军,在一九二九年六月一日因殚精竭虑操劳过度,心脏突患疾病倍受折磨,然而当他看到祖国正处于为难之中时便义无反顾隐疾勤政数月之久,为华夏的军队和政治体制改革做出巨大贡献,终因病患日甚数次昏厥于朝堂,到如今濒临生命危急之时,才不得不在众多同僚的规劝之下赴美就医!
隆重的仪式、崇高的荣誉、欢呼的人民……蒋介石眼含热泪离开了这块生他养他的土地,在刘存的陪伴下一步步登上了码头的炮艇,二十四响礼炮之后,长江上的所有过往船只都向他鸣笛致敬,六十四名威武的仪仗队员向他长时间的行举枪礼,三万多呼喊着他名字的人们挥动着彩旗鲜花……他站在战舰的甲板上向岸上的万民挥手,向跟随他出生入死的部下挥手,向刘存这个对手兼朋友挥手,一直到看不起彼此的颜容之后,他举在空中的手仍然舍不得放下!此刻他心里已经没有了怨恨,没有了对权力的渴望,充满心房的全是对祖国深深的眷恋、对人民深深的感激!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