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五 两只口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京中有善评论者。自小秉性聪慧,加之熟读诗书,自认天文地理无所不知,琴棋书画样样拿手。
时有不服之人,与之论辩,奈何此人牙尖嘴利,加之以此为专长,可谓术有专攻,挑战之人屡屡败阵。
由是,此人自信空前膨胀,狂言天下再无人才。
发展至后来,居然不知天高地厚,一口断言天上神仙也无他这般睿智雄辩。
玉帝得知此事,颇觉有趣,欲借机一试深浅。
遂于此人梦境之中,借以魂魄上天。告之曰:“朕有法宝两个,汝喜欢否?”
一听有宝贝,此人欣喜异常,忙不迭叩头拜恩。宝贝到手,方才傻眼,竟只是两口袋尔!眼见此人失望之态,玉帝嘱咐:“此宝粗看平常,然汝借此可装下自己最喜欢之物,只需一前一后挂于脖颈。”
此人拜过下凡,忽梦醒,已晌午矣。见床边果有口袋两个,依嘱托挂于脖颈。
思忖曰:“吾家境富足,不缺钱财,实难找出急需之物。吾可游荡街市寻之。”

出门不远,即见人争论。此人正好一展所长,待分别阐清缘由,两方罪过,一一列举,竟至皆哑口无言。
此人豪气顿生,“吾得矣!”遂将人缺失,塞入口袋,为了看得清楚,并可时时掏出列举,作为反面题材,将此口袋挂于项前。
一天下来,前面口袋装满,后面口袋竟是空空如也。此人为袋所坠,弯腰驼背,苦不堪言。
夜晚,玉帝问以感受。此人长吁短叹,摘下口袋,弃之一旁。
玉帝笑问:“何后袋空无一物?”
对曰:“前袋尽装人之短,尚不知后袋可装何物。”
玉帝告之曰:“既前袋装人所短,后袋应装人所长才是。”
眼只见别人之短,未可见世人之长,此劳累之因也。然则,真正睿智之人倒并非如此计较别人之优劣,反时常自我反思,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比较取舍自在心间,后来口袋之烦扰?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