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友谊树常青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中朝两国人民几个世代用鲜血凝成的友谊不是几个独裁者能切断的。朝鲜上层领导的巨变为两国的友好关系再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一次不再是搞单方面的所谓“无偿援助”,而是以双方的利益和共同发展,以巨大的人员和干部的交流来加强连接的纽带。
鸭绿江畔1月17日
暂住在“中朝友好营”的朝鲜避难居民时刻关注着国内的形势。随同志愿军先期回国的一部分居民传来了国内形势好转的好消息,他们在电视上、报纸上也感受到了新政府的政策有了重大的变化,国内即将开始推行分田到户的联产承包制的消息更是刺激了他们。即使现在还是严冬,也丝毫不能阻挡他们回国的步伐。从今天开始他们就陆续回去了。
为了更好地发挥“中朝友好营”返乡朝鲜居民的作用,中国工商银行以政府贴息方式贷款在他们回国前,给每个人、至少每家人买了一辆自行车,再让他们可以买些粮食、种子、小农具带回去。老人和妇女孩子乘车先走。不少青壮年神情振奋地骑着驮满了物品的自行车,组成了浩荡的车流通过鸭绿江大桥打道回府了。逃出来时是一无所有,回去时却满载而归。这一大批回乡的难民成了最好的宣传队,也是朝鲜经济改革的生力军。朝鲜人民的诚实令人赞叹,三年后近百万份贷款奇迹般地无一份拖欠地归还了中国工商银行。
朝鲜新政府发布了一系列文件,不遗余力地推行联产承包责任制,把农业社和农场的土地分到了每户农民的手中。57万复员军人回乡后兴高采烈地在自己承包的土地上辛勤劳动,看到了充满希望的美好前景。国营经济也全面推行改革开放的政策,回国的朝鲜干部发挥了重要作用。当然暂时也只能与中国开展全面合作,朝鲜成了中国的一个新的大市场,中国的商业银行纷纷开设了分行和营业所,在朝鲜元稳定币值之前,人民币成了百姓手中的硬通货。不少国有企业改制为朝中合资企业,生产走上了正轨。朝鲜经济到春天时,终于恢复到可以稳定发展的水平。
三八线3月5日
这是一条神奇的“线”,存在至今已有50多年了,它的两侧是5公里宽的非军事区,由于长期无人在此活动,只有武装警察在安静地巡逻,这里成了野生动物的天堂。今天在韩国一侧巡逻的警察惊奇地看到大批穿着工装的人员在停战线对面不远处忙碌不停,一批人在用轻质建材造房屋,拖拉机在平整和翻耕田地,还有一批人在搭建温室的钢架。他们用望远镜一看果然都是中国人。他们已经得到通知,有一批中国人将进入非军事区进行农业开发。这并不违反任何协定,他们是来种地的,不过这是从来没有过的事情。
原来,木牛工程局的马兴中少将不但与专家组策划了各个志愿军基地的后勤生产设施的建设,而且动员整个局积极发挥作用。他又亲自挑选干部、工程队和生产经营人员,火速赶往志愿军的各基地。副局长钱力则在国内大力招兵买马,不但要恢复原来的力量,还要扩大规模。王刚和中央军委非常重视他们的工作,尤其是在新疆的和田基地和内蒙古的牧业基地。现在,在东北地区也建立了不少生产和培训基地,政府规定要进入朝鲜务工、务农和经商的个人必须经过这里的培训考察,取得证书后,才能入朝短期或长期工作。
马兴中又研究了各种资料后觉得三八线北侧的非军事区也可以大有作为,还亲自去那里进行考察,然后向军委打了报告,指出那里有大批可开垦的荒地,那是朝鲜的最南部,气温较高,人为荒芜了半个多世纪的沃土,经过辛勤劳动,一定会得到最丰厚的回报。可以与朝鲜政府协商,将那里大部分可开垦的荒地,交由中国农民承包开发。可以先种植一茬短生长期的作物,协助灾民尽快度荒。还可以定购一批暖房设备抢运过去,在短期内就可投入蔬菜的生产。
中央采纳了这一建议,经协商朝鲜政府给予承包农民三年免税优惠。此事韩国方面也无从反对,既可以缓和军事对峙的气氛,又不用担心这些中国农民对韩国进行“渗透”。经过木牛工程局组织挑选、严格培训,5万中国农民开进了非军事区,开始了大规模的垦殖。还建起了不少温室和暖棚,很快就开始向志愿军提供新鲜的蔬菜,大受官兵们的欢迎。实际上为了向这批农垦人员提供服务,还有大批的人员办理了进入非军事区的证件后,去开设商店、理发店、饭店和邮局,甚至供电、电讯等第三产业。一时间非军事区热闹非凡,搞得热气腾腾。真让南北朝鲜的巡逻警察们惊咤不已。
这批中国农民、工人和经商的男女极端地不成比例,这就引起了一件极为有趣的的事。他们见到周围的朝鲜人民的苦难,纷纷伸出援助之手送粮、送衣物。那些来朝鲜寻求机会的年青人都是些比较肯干好学的,学习新的语言是很快的,尤其是有迫切愿望时。不少朝鲜姑娘和这些有冲劲的中国青年萌生了恋情。朝鲜的男女比例正好与我国颠倒,姑娘远多于小伙子。对青年人的跨国恋爱和婚姻政府是不能干涉的啦,现在是开放的时代嘛。
入朝的志愿军更是以男青年居多。志愿军司令部决定不搞封闭式军营,为了搞好与当地居民的关系,部队领导也常常招待居民来营地搞联欢,在基地的农牧场、家属区的工厂、商店和服务行业也有大批的朝鲜员工。在这样的来往中,不少朝鲜姑娘与部队的小伙子一样会萌生情意,尤其是郝志刚突击师的那些英俊的、充满阳刚之气的特种兵,更是受到朝鲜姑娘的追求。陈玉山是中央突击师的“老”兵了,现在机械化步兵团任副班长,今年28岁。已多次延长服役期,下半年就要复员了。他身体壮实,心细好学,平时不声不响一心扑在工作上,是出了名的老实人,虽无突出表现,却经常受上级表扬。他家住天津郊区,家境并不富裕,村里的姑娘大都去城里找机会了,连男青年也走了不少。他母亲成天为他娶媳妇的事操心,可是现今要娶一个媳妇谈何容易,老姐妹告诉她没有十来万元是“下不来”的,把老俩口愁得不得了。

陈玉山可一点也不着急,准备复员后务农,按规定他现在每月有30小时的学习的时间,他就去暖房和塑料大棚劳动,认真地向农艺师学习。实际上在空余时间他也常去那里帮忙,农艺师很喜欢这位勤奋好学的小伙子。不过他还引起了另一个她的喜欢。暖房和大棚的果蔬收摘是很耗人工的,因此农场招收了很多的朝鲜员工。朝鲜经二次重灾的磨难,当然主要还是独裁者的祸国殃民政策的荼害,至少死了200万人。也许是女性的生理韧性较强的缘故,所以朝鲜的女性比例更高了。来基地务工的女性占了绝大多数,李红玉就是其中的一个,她特别注意好学务实的陈玉山。经过一段时间的共同劳动,他们的友情将要有一个新的突破了。
陈玉山牢记指导员所说的“外事无小事”的道理,把自己的情况向指导员作了汇报。指导员思想还是很开通的,同他说,如果能等到复员后,就没有什么问题了。陈玉山告诉他,李红玉的哥哥在部队上执行任务时牺牲了,父亲已经快不行了,她的母亲希望能让老伴看到唯一的女儿成家有了归宿,好安祥地离开这个世界。指导员立即上报了这个情况,这可是部队上的第一例,领导就逐级向上级请示。谁知直到中央军委,下来的答复只有四个字“顺其自然”。郝志刚虽然思想有点不通,还是很重视,对方到底是位烈士家属嘛。婚礼自然十分隆重,陈玉山把父母亲也接来了,现在来一趟朝鲜可是太容易了。老俩口十分喜欢这个大眼睛的朝鲜媳妇,送了大批首饰、衣料和化妆品,还有给亲家的大批礼物,整整3个大箱子。再加上师里送的礼物,把村子里的人看得眼睛都看直了,他们哪里见过这么些令人眼花缭乱的稀罕东西啊。他们的婚礼轰动了周边一大片地方。为了工作的方便,李红玉家装了电话,这又引起了轰动,村长和道(大概相当于我国的县级的单位)的委员长还一本正经地请示了上级,上面回答道:“现在个人已经可以自费装电话了。”这还令他们大惑不解呢。
后来在李红玉和她的中国婆婆的帮助下,一大批中国小伙子与朝鲜姑娘结了亲。当然也包括了不少陈玉山的战友。郝志刚的中央突击师一下子被朝鲜姑娘“俘虏”了二个营!后来郝志刚被紧急召回北京时,还气呼呼地对王刚说:“好不容易培训出来的一个特种兵连,还有其他兵种的,足有1个营的人只好留在朝鲜了。因为他们的妻子是家中的独生女,不忍让他们的老父母孤独地生活。只好与63集团军换了一个连。真是便宜了吴致经(63集团军军长)这家伙。”
王刚笑了笑对他说:“那回来的另一营人数不是多了一倍吗?不过是一营娘子军。小郝你想一想,那一营与朝鲜姑娘结了亲的官兵,就算一直留在朝鲜,他们能容许再出一个与中国为敌的独裁者吗?我们要以战略眼光看问题嘛。”
当然,事情也不是单方向的。不少来中国打工的朝鲜小伙子,以他们的勤勉和诚实也有不少赢得了中国姑娘的爱。朝鲜的媒体对这些跨国联姻大加赞扬。其实由于两国边界的开放,人员往来也只是凭身份证登记一下,发一张居留证就完事了,几乎是通行无阻。
2年后居然有250万中国的居民有组织地进入了朝鲜参与了各项事业的开发,兴办了大批的中小企业,承包了不少的家庭农牧场。也有大约50万朝鲜人进入中国找到了工作。所谓树挪死、人挪活。大家都找到了出路。这一举措对朝鲜经济的复苏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我国的农民经过了改革开放的全过程,在朝鲜这块改革开放刚起步的土地上正是如鱼得水。他们进入朝鲜一般还带进去大批的资金和产品的营销渠道。我国政府严格控制了入朝人员的素质,并把他们以各种方式组合起来,加强自律,遵守当地政府的法令。灾情严重的朝鲜得到这批生力军的支持,经济恢复之快出乎了两国高层领导的意料。
另一方面,中国的经济,尤其是东北地区正处于高速成长期,朝鲜的不少青年在中国也很容易找到合适的工作,他们的勤勉和严格遵守劳动纪律的敬业态度深受聘用单位的好评。他们挣到的大笔外汇也有助于解决朝鲜外贸平衡。
由于措施得力、政策导向正确,对朝鲜的援助不仅没有拖累国内经济的发展,反而成了我国经济发展的又一个强大的推动力。真正的赠与性的援助仅限于救灾的粮食和衣被,政府的采购实际上还刺激了农业生产和纺织业的生产。而且联合国的不少援助物资也是从中国采购的。更大的推动作用在于我国的不少产品在朝鲜市场上找到了出路,朝鲜工业的改造也推动了我国机械工业的发展。由于朝鲜是一个正在恢复和扩展的市场,合资企业投入的大笔资金将获得很好的收益。
北京南苑招待所3月4日
这是**中央的一个招待所,现在已经全部腾出来接待朝鲜进修干部。由于多年来金政直的独裁统治,培植了相当一批亲信干部。为了新政权的稳定,朝鲜劳动党中央断然处置了一批妄图作乱的份子。不久前王刚请年立青副总理出面与朴全哲委员长协商,可以把一部分思想上还不适应新政策的朝鲜干部送到中国来进修,让他们有一个适应转化的过程,也可以避免他们对新政权的干扰。这一建议得到了朴委员长的同意,实际上挽救了一大批朝鲜干部。
今天中联部布置了盛大的欢迎会,欢迎第一批到达的134位朝鲜干部和他们的家属。他们中的大多数从心底里感谢中国领导人救了他们,其中的不少人后来为中朝友谊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两国政府在各个层面全力推进各方面的合作,为两国人民的友谊树常青培植了肥沃的土壤。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