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起名礼(三)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独自坐在轿上的宁祥用力攥住拳头,看着那马上的背影。自打那个身影从宁王府的大门出现,他的视线就不由自主的粘在上面。那人穿着华丽无比的二十三层紫色礼服,本就高贵华丽的紫色更衬托出他的气质。更难得的是,华丽的衣袍和昂贵的饰品在他身上并没有多显眼,反倒是为了衬托他一样,乖乖的收敛自己的光华,自甘做一件陪衬品。
从小,宁祥就被告知要比宁瑞强,要比宁瑞更得爹爹欢心,可是不管他多努力也从来没有成功过。自从他记事开始,每天早上一大早就要起床,扎马步、练剑,吃完早饭还要练字,琴、棋、书、画一个都不能漏下。下午要学习很多东西,为人处世、为官之道,就连晚上睡前还要背诵诗词歌赋。学得好是应该的,学不好就要罚晚上不能吃饭,还要跪一晚地板。
宁祥一点也不喜欢这样的生活,可他无法反抗!这一切他能怪谁?娘吗?那是他的娘啊!那就像娘说的那样把一切错都怪到宁瑞身上?可这也不能怪宁瑞,毕竟宁瑞是他的双胞弟弟,甚至宁瑞也是受害者!可是……即使这么说,他也曾经怨恨过。为什么父王只看你?我到底哪里不如你?我……
可是今天他看到宁瑞之后他就知道了,自己与他的距离有多么的远!他可以轻松对应怒极的母亲,可以让父王的心腹对他毕恭毕敬。面对那么多百姓却毫不紧张,随随便便就可以让百姓为他欢呼雀跃!还有他刚刚用出来的轻功,自己更是难望其遗尘!!可笑自己还觉得自己并不比他差!真是可笑……可笑啊!!!
☆☆☆☆☆☆☆☆☆☆☆☆☆☆☆☆☆☆☆☆☆☆☆☆☆☆
对宁祥所想毫不知情的我依旧微笑招手,不一会儿,就到了举行典礼的祭天台。远远地我就看到了爹爹的身影,虽然知道这么远的距离爹爹根本看不见我,我还是忍不住一个劲儿的冲他笑。
祭天台就是宁国用来祭天和举行大型仪式的地方,算是宁国比较有象征意义的建筑了。它全都是由至少五十吨的雕刻精美的巨型汉白玉搭建(或者说是堆砌?)而成,与其说这祭天台是一座建筑,倒不如说它是一件巨型的工艺品。(在这里我要说一个很多人的误区,很多人都以为汉白玉是一种玉,其实这是错的!汉白玉其实只是一种大理石而已,所以有些小说上写“XXXX全是以汉白玉筑成”其实并不是不可能的。不过我刚刚说的“五十吨”也不是不可能,只要达到3.3×3.2×2.57,也就是说只要是边长三米的近正方体就差不多了。)

直径至少百米的祭天台布置极为隆重,红色的毯子从祭天台中间一直拖到地上。毯子两旁的宫廷乐队演奏着宫廷庆典乐曲,还有不少舞姬甩着长长的水袖起舞。高高的观礼台上坐满了人,满朝百官几乎全部到场,我甚至看到宁皇也坐在观礼台上。祭天台下面也拥着很多百姓,用人山人海来形容也不为过。
我不由纳闷儿,这场面与其说是在举行“起名礼”,倒不如说是在举行什么大型国家庆典。我不着痕迹的扭头看看身后跟着的轿子,果然里面的不少孩子已经吓懵了,大概是因为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大的场面吧?我还算好一点,以前看电视时什么东西没见过?至少不会有目瞪口呆的表情。
接近祭天台以后,先由八个礼官向我行礼,再由一名礼官牵着我的马往红毯方向走。到了红毯前,礼官在我的马镫前趴下。这是在做什么,要我踩着他的背下马吗?我所接受的现代教育让我根本踩不下去,再说那么多百姓在旁边看着,这么做也不太好。
我从另一边跳下马,又绕过来扶起那名礼官。本来还想帮他拍拍衣服上的灰尘,又想到如果这么做可就太过了。一个仁慈的皇族可以扶起一个“人凳”,但却绝对不可能再做别的,如果落在有心人眼里难免落个“虚伪”的评价。冲着激动的礼官轻轻地点头微笑,便跟着等在旁边的另一名礼官向祭天台上走去。
走过长长的红毯,到了不过三十平米左右的主祭台上,宁祥还有其他的孩子们也已经下轿跟在了后面。
主祭台上只摆着一张长方形的白玉桌,桌上供奉着宁氏的列带祖先,祭桌前站着几个拿着礼器的祭官。看人数到齐,祭官举起手中长条形的玉旨,所有人看到礼官的这个动作都安静下来,现场顿时鸦雀无声。
祭官拿起一块用金丝编织成的祭文,长喝道:“跪~~~”
旁边的几个祭官迅速的在地上摆上十几个蒲团,这些蒲团几乎几乎都是白色的,只有一个金色的,就摆在我的面前。这时我才注意到,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上了主祭台,一大半人现在都站在主祭台的台阶下面。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