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秦王破阵 第十七章 妙计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陆信来到含元殿的时候就见长孙无忌,房玄龄和杜如晦已经坐在里面,进去见完礼之后就找个角落站着片刻之后,李世民从后面进来坐下,君臣行完礼后各自坐下。
李世民环顾四周见陆信独自站在一旁,一皱眉:“陆信啊,你站那么远干什么,自己搬个马扎过来坐下。”陆信一脸惶恐:“陛下,臣乃微末小吏,怎敢与各位大人同列。”李世民呵呵一笑:“你什么时候这么知书识礼了,那日在太极殿你可是把人家高丽王子挤兑得够呛,行了别废话了,过来坐下。”陆信也不敢推辞,搬了个矮凳到房玄龄后面坐下。
李世民也不再理陆信,转头问房玄龄:“玄龄啊,杨芨那边如何了?”房玄龄人长得显老,总是一副苦大仇深的样子,旁人看来一直在想事情一般,此时慢条斯理的回道:“杨芨很是识时务,不仅把自己的家人送到长安来,还奏请说要把军中高级将领的家眷都送到长安来居住,说是要努力练兵,来日陛下北伐,燕辽军定为先锋。”李世民喜上眉梢:“好,玄龄这事办得很好,当记一功。”房玄龄连忙拱手:“全赖陛下天恩!”
只是这一瞬间的好心情,李世民的脸色又沉了下来,抬眼看了看杜如晦:“克明啊,颉利虽然这次回草原去了,但是二十万大军几乎毫发无伤,来日颉利再次南下,我何以当之啊?”杜如晦此时重病缠身,脸色苍白,不过见皇帝心忧,努力让自己看起来精神一些:“陛下,现在已是深秋,在过两个月草原就会下雪了,草原牧民以羊为生,到时候羊的数量不会有多余的,胡人肯定不会南下,最早也要等到春后,养肥马壮的时候,我们正好趁这段时间巩固定襄大营,高筑墙,广积粮,调重兵防守,再扼住陇山小道,只要颉利敢南下,就让杨芨抄其后路,那时候颉利腹背受敌,必败无疑。”
李世民摸着额头,斜着脑袋看着长孙无忌,长孙无忌原本老僧入定一般,此时也回过神来,向着皇帝一拱手:“皇上,臣虽短于兵事,但杜大人的安排很合理,咱们就这样办吧。”
李世民又看着房玄龄,房玄龄也道:“陛下,臣附议。”
李世民见三个都是这个意思,也就一拍桌子:“好,那就这么办。”随后又想起点什么来,抬头望着陆信:“你小子还有什么看法,说说看!”陆信被吓了一跳:“嘿嘿,陛下,臣才疏学浅,我看不如多学多问,来日定有良策献于陛下。”李世民只觉得好笑,佯怒道:“别给朕打马虎眼,有话痛痛快快的说!”
陆信见也躲不过去了,不管额头有没有汗,扬手一抹:“其实杜大人已经拟好了大略,微臣就出点旁门左道的点子吧。”此话一出,另外四人立即瞪大眼睛望着他,听他会说什么。
“其实此番颉利退兵不是因为什么奇谋妙计,更加重要的原因是草原的十八个部族各怀鬼胎。丰美的水草是胡人生存的根本,强大的武力则是牧民生命的保障,在草原上生活,实力弱小的部落随时有可能被实力强的部族吞并,自己沦为他人的奴隶。如果他们谁在长安城下失去过多男人的生命,那回到草原之后就无法度过冬天,所以十八个部族无人不想着以最少的损耗取得最多的财富,说以一旦进攻受挫,部族首领就想着回草原从长计议,就连颉利也无法压制,所以只能无功而返。”
陆信说完看看各人的反应,在座的无一不是当世俊杰,这些道理谁都知道,此时都是微微的点点头,想听陆信接下来能说出什么来。
陆信接着又道:“是以,颉利回到草原之后的第一要务就是将那一盘散沙变成一块磐石,如何变?怀柔手段能够最大程度的保留草原的实力,但是耗时太久,夜长梦多,我大唐喘过气来,几年时间的休养生息之后,集整个草原的力量恐怕也难以说胜;颉利乃是乱世枭雄,杀伐果决,必然会以雷霆扫之势将不肯听他号令的部族首领尽数出去,到时候令出一人,数十万大军再次挥师南下,恐怕与我大唐又是一场浩劫。”
这些话虽然是众人第一次听到,但是以他们的才智仔细推敲一下也能想到,都知道最关键的是他后面的话了,四个人都伸长了脖子听他说下去。

陆信本来抱着韬光养晦的念头,意图在李世民面前留下一个才华横溢但是闲云野鹤的形象,但是由于官场经验几乎没有,今晚的表现都流于表面,一到了自己最为得意的时候就忘乎所以了,此时就见他猛的站起身来,直直的盯住李世民,手舞足蹈的道:
“陛下,这正是我大唐上下其手,从中取利的时候。我们只需要派遣舌辩之士去见各个部族首领,晓以大义,说以厉害,让他们造作准备,当颉利得第一刀挥出的时候,首领们就知道厉害了,我们可以说服他们结成联盟对抗颉利,还可以向他们提供兵器和铠甲,到时候就可以在颉利统一草原各部的过程中更大的消耗草原的实力,拖延颉利统一各部的时间,同时我大唐秣马厉兵,枕戈待旦,来日陛下北伐必定一战功成。”
一席话说得让在场四人陷入沉思,如果说前面陆信所说都可以理解,但是这翻话是谁也没有想到过的,这些事到底可不可行,如何做都要很费一番功夫。
片刻之后,李世民回过神来,朝陆信摆摆手:“你先坐下,朕有两个疑问,第一,草原各部前不久才与我相攻如仇雠,此时又要共同对抗颉利,对方如何信任于我;二来兵器铠甲给了胡人岂不是后患无穷?”
陆信刚刚坐下,此时闻言又站了起来:“陛下,两邦相交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恒不变的利益罢了。我大唐为了日后北伐,现在消耗草原实力而正好与他们合作,而草原各部为了部族生存不得不和我大唐合作;至于兵器铠甲嘛,刀砍多了会卷,甲挡多了会破,胡人没有工匠,没有作坊,不会炼铁,就算给了他们也不怕。陛下,此计大利与我大唐,望陛下明鉴啊。”
李世民的眉毛皱在一起,看来是在认真考虑陆信的话,转头看了看杜如晦,杜如晦连咳了几声,很是吃力的一点头;又转向房玄龄,房玄龄长舒一口气,叹道:“哎,英雄出少年啊!”;李世民又把目光落到了他最信任的长孙无忌身上,长孙无忌此时已经得知陆信和蜀王在万春楼的争风吃醋,展云和李恪在陆府门口大打出手,梁子已经结深了,看来陆信至少不会是老三的人,只要他顺利的娶了高阳,那就大事定了,此时见皇帝询问,拱手用他那又尖又细的声音道:“皇上,陆信此计大妙啊。”
李世民见三大重臣都赞成,随即一拍桌子:“好,那就这样安排,克明你身体不好,就留在长安将养;辅机不谙兵事,就玄龄去张罗吧。”
“微臣遵旨!”
李世民多年修炼的火眼金睛,此时绕有兴致的盯着陆信,陆信这时候也从刚才的兴奋中冷静下来,忽然觉得自己过于激动脸有点红了,被李世民这一看更是吓了一跳,不由的摸了摸脖子,想来自己好像没犯什么事情吧。李世民向另外三人挥挥手:“你们三个忙自己的事去吧,我和陆爱卿说说话。”长孙无忌回头看了一眼陆信和房玄龄,杜如晦领命退出含元殿。陆信则不明所以的站在李世民面前,有点手足无措的意思。
李世民眼神收敛,呵呵一笑:“你坐下吧。”陆信也不客套,找了个马扎坐了下去。
“据说你刚来长安不久就惹下了风流债啊。”
陆信大吃一惊,心想皇上这耳目也太厉害了吧,连青楼都有,当下就结结巴巴的道:“陛下,您连这个都知道。微臣是有点荒唐,还请陛下恕罪。”
“朕又没有怪你的意思,和我说说对人家姑娘是什么感觉?”
谈到这个话题,陆信又有了兴趣:“虽然初次相遇有点误会,但是我觉得和她很有默契,微臣很欣赏她。”
李世民一听甚是欢喜:“那,要不要朕帮你点忙啊?”
“陛下日理万机,就不用为微臣费心了,微臣自己能够办妥的。”
“好,那朕就祝你心想事成了!”
“多谢陛下。”
“好了,你退下吧,对了,皇后说扁玉为她瞧病很用心,效果也很好,明晚来宫中赐宴,叫你们师兄弟五人都来,到时候朕和淑妃也会来,你回去准备一下吧。”
“是,陛下,臣告退。”
陆信出宫之后见天色还早,又带着开封府的四个衙差直奔万春楼。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