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考核评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上午10:00, 第2小队的9名队员全付武装的走在被烈日烤得热烘烘的沙漠上。我们以序列号排成一纵队迈着整齐的步伐,按照电脑记录器里的路线前进。风渐渐大起来了,扬起的沙开始遮掩队员们的视线。为了赶路程,我下令全体放下头盔护脸面罩继续前进。
我们小队进程很快,中午12:00时就基本穿越了基地南部的那个叫海坦拉的小荒漠,来到了塔干丘陵的边缘,3个小时走了近五分之一的路程。队员们也又饥又渴,于是找了一个背风阴凉的低洼小坑里修整。
我坐在一小石块上拿出干粮和水壶打开面罩,一阵热浪扑面而来。“好烫!起码有60度。”队员们打开面罩准备午餐时感受到外界温度其中2号大声叫起。“是啊!是啊!”队员们纷纷点头肯定。5号看了下护甲上仪表,说:“没60,才58度,阳光下的地方我看有80度,可以煮鸡蛋了。”“还是护甲好有体温调节系统,不然我们可就被煮熟了。哈哈!我说得对吗?兄弟们。”1号大个子摸着护甲调仪表看各种数据,在他看到能量槽指示时失声叫起:“没能量了。”大家都回头看他,1号指了指护甲。我马上调出能量槽指示,看到能量只有1格了(满是10格)。我知道如此行军,带的5个能量盒就只够护甲调温用,于是就说:“午餐后,全队开次会议研究战术。”
队员们一手拿干粮一手拿水壶吃着午餐。当我才咬了两口,突然一束激光打在身后的岩石上发出轰的一声响。“敌袭!全体隐蔽!”我一边发命令一边赶紧趴在岩石后面提起步枪打开侦察设备,看到百米开外10个战斗机器人边开火边前进的进攻我们。我利用侦察设备快速给敌人编上号发给队员并发出我第一个战斗命令:“全体步枪射击,目标1-5号敌人。”
一声令下,9条激光冲出阵地击中敌人。才3轮射击1-5号敌人全部消灭,我又命令:“自由射击。”有了刚才的经验,这次只用了2轮就完成了任务。
消灭完眼前的 敌人,我增大设备功率扩大侦察范围,在300米外的小山坡上又发现了可疑目标。“发现可疑目标,对面山坡上。”我用望远镜仔细观察了一会儿接着说:“敌人阵地有临时防御工事,1号、2号、4号、5号跟我正面隐蔽前进,3号带领6号、7号、8号绕到敌人阵地左方小高地上埋伏待命。”
接到任务的队员立即离去,打了个大圈往目的地前进。为了掩护3号他们,我带领剩余队员向敌人阵地利用些小岩石的掩护攻击前进。我们每前进几步就会躲在岩石后面用步枪向敌人打上几枪,敌人全部火力向我们扫射,打得我们身旁地面啪啪得响。
当我们冲到离敌人50米处的时候,敌人疯狂了,枪炮雨点一样撒落。我们被压制在一块大岩石下面动弹不得。我看我们这边是冲不过去了,于是联系3号:“3号报告位置。”“离目标位置还有50米”3号喘着气回答。“到达后,立即调整武器,用你的镭光炮攻击敌人阵地,并占据有利地形压制敌人火力。”是!”
安排好3号的攻击任务后,我又对身旁的队员说:“1号,你调整镭射机枪,3号发起炮击后,立刻架起扫射敌人阵地。其他队员提起步枪朝敌人阵地射一枪后跟我突击冲锋。当冲锋队员挡住1号射角时,1号跟上。明白?”“明白” 队员们齐声回答。
3号跑到了小高地,立即拿上镭光炮调整起来,同时要求6-8号队员找有利地形隐蔽步枪瞄准敌人阵地,在他镭光炮射击后一齐开火。3号弄好镭光炮后瞄准了目标火力最猛的一点,心里那可是爽啊,因为小高地比敌人阵地高,并且距离才100米左右,敌人就像敞开衣服的美女一样,一炮就能干掉。用力扳下扳机,一个能量球飞出炮筒轰在瞄准好的目标上,目标上冒起了个蘑菇云,敌人的机枪一下就哑了。6-8号队员同时开枪。
听到炮声,1号巴迅速窜出掩护的岩石,趴在地上架起机枪就射击。我跃出岩石向敌人阵地开了一枪后就带领队员开始冲锋。敌人阵地就只有零星反击,并且一开枪就被小高地上的队员灭掉。等敌人没有声响,小高地上的队员也开始了冲锋。我小队第一次战斗在敌人阵地上胜利结束。整次战斗只用了15分钟消灭了20个敌人,但队员们觉得过了老长一段时间。
战斗结束后,我命令继续被打断的午餐。
30分钟后,第2小队队员围成一圈坐在刚打下来的阵地指挥所里,正在开第一次会议。
“我们打了个全胜的胜战,是值得高兴的事。但我们也暴露出自己的缺点。警觉性太低,要是袭击我们的敌人火力猛点就已全军覆灭了。我们要从新布置个攻防结合的队形,大家都思考一下。”我看了下微型电脑记录器里记录的装备情况,接着说:“我们总共有65个能量盒,行军打战护甲用了9个,3号镭光炮用了1个,1号机枪用了1个,大家总开了150来枪用了1.5个,剩余52.5个。能量很紧缺,我提议,每天早上6:00-9:00和下午5:00-9:00行军赶路,其余时间宿营修整。尽量减少护甲因大功率调温而消耗能量而且能保持队员的体力” 我的提议得到队员的一至赞同,“大家说说以后对小队的想法和建议。”我要队员也各抒己见。
我们说说笑笑地开了2个小时的会议,基本决定了以后的方针。
小队行军队形由原来的整齐列队改为前有前锋2人担负侦察警戒任务,后有后卫3人,中间是4人的中军。前锋最重要也最辛苦不能过于劳累,所以和中军的队员轮换当任,后卫有3号带领4号、5号当任。
晚上7:00,第2小队进入了塔干丘陵的处,当任前锋的2号和5号走在离中军50米的地方,全神贯注地侦察设备的反应。突然发现前面山岙里有异常反应,立即就躲在大石头后面,通过无线电联系0号报告情况。
接到报告后,我立刻下令隐蔽前进,迅速地来到2号旁边弄清情况。在2号反复侦察下确定那里是敌人的另一个据点,比中午端掉的要大些,里面情况不明。
看着山岙我有了个大胆的想法。我要2号带领8号在敌人左边找一个至高点有掩体的位置埋伏待命,3号带领7号到敌人右边,其余队员暂时原地待命。
大概10分钟后,2号、3号相继报告找好位置。于是我命令他们,等我们与敌人交火1分钟后朝敌人最猛的火力点开炮,要是攻击受阻就马上后撤,在出发的地点埋伏掩护正面队员撤退。
做好安排后,我带领其余队员悄悄地摸到离敌人据点50米处,各自找到掩体。等了一会,我拿好步枪利用夜视仪瞄准据点的探照灯同时通过微型无线电向身旁的队员说:“步枪预备瞄准,机枪待命。”一声开火就几秒钟内向据点开了几十枪。

敌人据点内的战斗机器人一阵骚动后就大小激光枪向我们扫来。打得队员们抬不起头来,也完全暴露了他们的火力点。1分钟后,两声巨大的爆炸声后,敌人枪声稀落了,又两声爆炸后,敌人机枪彻底完蛋了。
这时,没有重型武器的敌人,为了不原地当炮的目标向我所带领队员的火力弱小的阵地发起冲锋。看到敌人跳出掩体,我赶紧命令机枪开火。20来个不知躲避的敌人只冲出20米就全部倒地。又胜利了,经过电脑对护甲数据的分析,判定我们也出现了1死5伤的伤亡。
这晚因为又打胜战,队员也累了就在这个据点修整一晚。
第二天早上第二小队穿过塔干丘陵,爬上了泸中高地。经过了一天的跋涉,晚上休息时来到了泸中高地中部古拉山山脚下。一路上没再遇上敌人,队员们紧张的心情也有点放松了。
休息了一晚的队员精神抖擞,爬起山来特别带劲,2个小时就到了半山腰。“报告,0号!前面发现敌人。”前锋侦察员发来了信息。“收到!1号,注意隐蔽。”向前锋回完话,我大手一挥,“跟我来!”低声吼了一下,就提起步枪弯下腰带领中军、后卫迅速地朝前锋跑去。
在一个小沙丘后面找到了1号,我来到了他身旁趴下,同时拿出望远镜。1号指着前面500米处说:“看那里,是个碉堡。”用望远镜仔细观察后,我就知道这任务最高难度关卡到了。前面碉堡建在半山腰,下面是没什么掩体的空旷斜坡。
这是个小型碉堡有两层, 下层并列着2个射击口,上层有1个,面对下坡,完全没有死角。我咬了咬牙,心中想:“拼了。”用通讯器联系了全队队员要他们全来沙丘后面开紧急会议。
当全体到齐后,我介绍眼前情景。“还有多少能量盒?”我问。队员一一报出自己的存量,总共还有40个。接着我就说出我的攻击计划。
队员武器能量加满用了29个能量盒,再给护甲也加满又用了9个,还有2个交给4号爆破炮手用来增强护甲。行动是全小队隐蔽前进至离碉堡150米时打开护甲能量盾,再继续前进直到被发现。一被发现,1号就用机枪向上层的射击口不停扫射,2、3号分别以1镭光炮5步枪的顺序压制下层的2个射击口还要各留一发待用,我、5-8号队员用能量盾顶着敌人漏出来的火力强行攻击前进吸引敌人。由于爆破炮有效攻击距离才10米,我要求4号什么也别管,把能量盾开到最大一往无前的冲到碉堡下,贴着它朝射击口正下方开一炮,然后迅速后撤。等4号撤到安全距离时,2、3号立即通过打开的缺口把炮打进碉堡内部。
布置好任务我们马上开始行动。幸运得很到了离碉堡100米时才被发现,顿时身边的地面象爆玉米花一样啪啪地响个不停,才几秒钟就成了蜂窝,队员身上的能量盾晃个不停。
见被发现,队员马上按预定计划反击。碉堡射击口遭到突然猛烈打击,火力停息了一下。利用这一间隙,我站起身用步枪朝一个射击口开了一枪,嘴里吼:“冲啊。”带头就向前跑。听到我的命令,4号扛起爆破炮嘴里“啊!啊!啊!……”的喊,使出了吃奶的劲,快速向碉堡跑上前去。5-8号也跟在后面边射击边冲锋。
才跑了30米,碉堡射击口内调整布署又吐出条条火舌。勉强又前进了20米,护甲能量盾就频频发出警告,能量补充跟不上消耗了见底了,只好卧倒以减少暴露面积来减少击中率。抬起枪头对准射击口不要命地扳扳机,期望给小队的希望之星4号减点压力。4号的能量盾在敌人枪弹中闪烁,闪得我脑门直冒冷汗,几秒钟好像是一个世纪。终于,4号在能量盾消耗了2个能量盒后到了碉堡底下的射击死角。他呼出一口大气,端起爆破炮口里嚷着:“他奶奶的破机器,爷爷这就送你们去见你们祖宗去。”扳下了扳机。
一声巨响,地也摇了几下,碉堡被开了个口子。完成任务的4号连滚带爬地飞快撤回。又2下爆炸,整个碉堡在巨大的声浪中缓缓倒塌。又打了一次漂亮的攻坚战,战后查看了一下,没人伤亡,但能量盒只剩下十几个半满的了。
稍微整合一下队伍,我们向山顶出发了。走了20分钟,转过一山岙,前面又出现了一碉堡型建筑。这下队员们脸都灰了直叫:这任务变态,发的能量不足。我打开电脑记录器,放大任务地图,发现已经到达目的地了,又看了下任务说明。
“废弃的观察站!那个就是废弃的观察站,我们的目的地。”我指这建筑物和队员们说:“既然是废弃的,那么里面就没敌人。”“也是”1号点了点头。想了一下,队员们觉得有可能就兴奋的说:“那我们冲进去。”“也好。”我拖着下巴考虑了一会说:“为增加安全,我和双号队员走正门,1号带领单号队员走侧门,到里面再会合。”
队员们调整了一下装备,分成两队冲向那建筑。初步搜查了一遍,真地有如所料,里面没敌人正是废弃的观察站。于是大家打开标有“机房” 的房间,目标定位仪正放在一个工作台上。我上去查看了一下,目标定位仪工作能量还很充足,按了一下开关但没反应。在队员的帮助下打开了仪器外壳,顿时焦气冲天。队员们切断能源,拿出各个配件分组查找故障,最终一至认为是能源保险炸了,几个能量调节元件也烧了。
第2小队没有配备任何修理相关器具,我只好把队员分成2人一组搜查一切能用的东西。我和6号在负责的器具室里找到了需要的配件工具,通知了全队队员后就拿回机房开始修理。得到通知的队员陆续返回,当我们换好配件要组装时,搜查地下室的2号和8号抬着一个眼熟的箱子最后一组进来。2号眉开眼笑自豪地叫:“看看!来看看!我们找到了什么。能量盒!整整一箱的能量盒。”大家对他都翘起拇指。
组装好目标定位仪后,我不忙打开,又和队员研究了下一步行动。翻出任务地图给队员们看了,时间不多了但路程还很长,又补充了能量,通过讨论决定来一次长途行军。
休整了2个小时吃过早午餐,队员们打理好行头在机房里集合。我按下修好的目标定位仪的信息传送开关确定发送成功后就下令出发。
在急速行军24小时第2小队绕过了菲勒斯大裂谷头一个到达了集合点。进入早已等候在那里的中型运输舰找到自已坐位后,疲惫不堪的队员坐下倒头就睡了。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