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五章 象棋起源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不待我把话说完,蒙面女子一句话打断了我原来的思路,而且还抛给我一个新的问题,“先生既如此喜好此物,又可知此物的由来?”
在她焗焗目光之下,我却有些无地自容,又后鼓起勇气摇了摇头。这回那蒙面女子眼中却未透露出失望之色,反而显出几许嘉奖之意,但见她站起身来,不急不快地说道:“此物应是出自春秋战国之时,早在《楚辞•招魂》曾有记载:‘蓖蔽象棋,有六簿些;分曹并进,遒相迫些;成枭而牟,呼五白些。’《说苑》之中也曾有云:‘雍门子周以琴见孟尝君,说:足下千乘之君也,……燕则斗象棋而舞郑女。’
“由此可见,此物早在战国时代流行开来。此物由棋、箸、局等三种器具组成,两方行棋,每方六子,分别为:枭、卢、雉、犊、塞(二枚)。棋子用象牙雕刻而成。箸,类似骰子,在棋之前先要投箸。局,是一种方形的棋盘。有道是:投六箸,行六棋。斗巧斗智,相互进攻逼迫,而制对方于死地。
“因为春秋战国之时,以五人为伍,设伍长一人,共六人,所以每方六子,这是一种象征打仗的一种游戏……”听着蒙面女子如数家珍般一一道来,我却是越听越糊涂了,听她这言,这类棋游戏,分明就是叫做“象棋”,但后世的象棋,楚河汉界之说,明明是刘邦和项羽之争,这又作何说明,好在她后面的话让我稍稍解去了心中困惑。
“而在秦及我朝之时,此棋又唤作塞戏,颇为流行,‘塞戏’又被称为格五,纵横之间,尽显天雄风范,故有世事如棋一说。”那蒙面女子说到此处,自有一种帼国不让须眉的气势,瞧得几乎都有些为之汗颜。可越是听她说下去,我就隐隐越是觉得奇怪了,此时的象棋和后世的未免有些太不一样了。
我鼓起十二分勇气问了出来,“姑娘……师父是说此物也是唤作‘象棋’?”蒙面女子微觉意外地多看了我几眼,似乎奇怪我为何独独对此物的名称耿耿于怀,不过她还是肯定地点了点头。我走近她二人所下棋的石桌,随手拿起一个子,却发现此子唤着“炮”,我当时更是傻眼了,炮不是后世才有的么?
“先生过誉了,不必这般称呼,只怕折杀奴婢,且当作我二人一起切磋罢了。”她说到此处语速一顿,“先生有话不妨问言。”

“此子何用?”我大着胆子将心中疑问道出。
“此物又唤作‘马交石’,是一种远攻兵器,犀得非常,此子仅次于‘车’之大子,进可攻似千钧霹雳如天崩地裂退可守,似金汤之固坚如磐石。此子由于机动、遥控性都非常显著,能在己方阵营中就可大发神威,加之其行动迅速,进退灵活自如,若能辅之它子,定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令对手防不胜防。”
听蒙面女子一番娓娓道来,我倒也隐约听出了个大概,此“炮”并非是后世当中的炮,而是一种近似于“投石车”的武器。可蒙面女子这番言论,却是让我大涨见识,我倒记起了后世我跟自己爹爹学下象棋的情形,想着想着间,一时竟然有些痴了。蒙面女子见着我久久不语,居然也是停下口来,只是饶有兴致地打量着我。
“师……,小……,姑娘可否等我一日?”我盯着棋盘之下左右双方各十二子,突然心中一动,“待明日这个时候,我再来向向姑娘讨教!”急切间,都不知该如何称呼对方了,好在蒙面女子并不在意,反而轻轻一笑,道:“先生如不必介意,不妨叫我节儿好了。”说着往棋盘上看了一眼,“能和先生切磋不幸荣焉,明日当在此恭候先生大驾光临。”得她允许,我心中更是高兴,匆匆间说了地声“告辞,便迫不及待地转身而去。
“小姐!”旁边的冰儿一脸的不高兴,“这人这么好玩,你怎么就放他走了?”蒙面女子不没好气地道:“莫不成我们家冰儿还想留下人家不成?”
冰儿取笑道:“留也是为小姐留,真不明白,夫人和主公不止一次向小姐介绍当时名极一时的青年才俊,小姐却是一向都不理不睬的,不加以颜色。后来为了应付夫人和主公,小姐都不惜带上了这个面纱,现在外界都传闻,说曹家小姐是一个‘丑八怪’,都没有人敢上我们家提亲了。”
“美丑当真这么重要么?”蒙面女子幽幽一叹,道:“君不见战时西子,汉宫飞燕,最后能又有什么好下场?”
(似乎“炮”是在宋朝才加进去的,只是此处只是为了让赵云明白日后“投石车”的重要,才写了“炮”,小说家之言,大家不必当真,另外再说一点,原来的“炮”不是“火”旁,而是“石”旁才对)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