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心猿意马(上)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喔喔喔……”“噼噼啪啪,砰,啪……”
1972年2月21日,正月初七的清晨,随着隔壁媒婆王婶家的芦花大公鸡的一阵高亢叫声,村落里响起了零星的鞭炮声,我随之在睡梦中被惊醒了。这零星的鞭炮声所营造的欢乐氛围虽然比起前几天节日期间家家户户燃放鞭炮的情景要萧条冷落的多,但是自文革以来我还是第一次感受到社会生活正悄悄地发生着变化;或许这是自**自我爆炸事件后的第一个早春,人们长期以来所绷紧的政治神经有所松弛,普遍渴望生活就像春天一样美好,难怪绝迹了几年的春节里的鞭炮声重又响起,即使在节后也时有耳闻。
此时,我躺在床上,从久违的鞭炮声里似乎听到了人们的笑声,可我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因为这一天是我第二次由初一升学到初二的新学年第一学期开学的日子,而偏偏我就读的板桥中学新办起了高中,我过去的不少初中毕业的老同学将重新返回学校读书;可我已经十八岁了,还在和比我普遍小三、四岁的同学一道上初中,真是无颜见老同学,故心情郁闷不愿起床,呆呆地望着卧室的天花板想心思……
“娃儿,今天是开学的日子啊,你还不早点起来吃早饭、早一点到学校去,给老师和同学们留个好印象啊。”不知什么时候母亲已经做好了早饭,出现在我的卧室门口。
“妈,我不想读书了。你又不是不知道,昨天在县城大舅家,大表妹比我小一岁,就因为她今年开学后上高二竟然不愿喊我表哥,还要我喊她学姐,你说我心里好受吗?还有我现在的班主任恐怕还是谢雪霏,我三次读初一,她做了我两次班主任,我可没有少吃她的苦头,特别是我第一次读初二即将毕业了,就是她让我降了级,还差点被学校开除。现在我第二次上初二了,我怕在她手下还是毕不了业,我与其成天在学校受她的气还不如回生产队劳动。”此时,我突然想起昨天在大舅家受大表妹奚落的情景,再联想到班主任谢雪霏对我的一贯态度,猛然间不愿读书的念头从脑海里油然冒出,因此依旧睡在床上竟对母亲没好气地说了一大通话。
“娃儿,谢老师的事你就不要多说了,你只要不再犯那毛病,她能把你怎么样?告诉你,昨天带你上县城是你爸的主意,他说想让你见识一下城里的世界以激发你求上进。我没想到你这么没出息,大表妹的一句笑话你却当真,你不想读书、不想拿初中毕业文凭不要说对不起父母在你身上所花费的心血,又怎能对得起自己在学校所忍受的痛苦呀?!你也不好好想想,昨天我给你的三元学杂费可是我累死累活十天才能挣到的队里的工分钱啊!你读初中三、四年了,这笔账你算过了吗?!还有,你父亲鸡还没有叫就到十里路开外的河堤工地挑河去了,他说还有半个月工地就完工了,他每天可以额外多挣两斤大米,算下来将近有二百斤大米了,咱娃正是长身体、求知识的时候,太需要大米加强营养了。你不想读书,是不是想成心气死父母呀!你,你……”母亲说到这里突然掩面抽泣起来。

“妈,你别哭了,我知道错了,我去上学好了。”看见母亲伤心的样子,我赶紧边表态边迅速穿衣起床了。
…………
“萧萧在家吗?”就在我漫不经心地吃早饭时,院门外忽然传来一个姑娘的清脆声音
“是薛晓红吧?萧萧在家呢,才吃早饭。噢,你找他有啥事啊?”母亲听出了是我同庄的、曾经初中的同班同学薛晓红的声音,因此边回话边走向院门。
“阿姨,是我,我又上学了,因为板桥中学只有我和萧萧是同庄的,所以喊他一道上学。”薛晓红在院外回话的声音虽然不大,但听得出来是充满着自豪感的。
“小红,你不是早就初中毕业了吗?怎么又上学的呢?”母亲打开院门后,疑惑地问道。
“阿姨,萧萧没对你说啊?是这么一回事,今年板桥中学增设了高中部,我上高中啦!”薛晓红走进了院子,喜悦心情溢于言表。
“啊,上高中啦!小红,你真有出息,我家萧萧如果有你一半懂事,我做梦都会笑醒喽。”母亲边和薛晓红向屋内走来边发出一阵感慨。
“薛晓红,那么早去学校干吗?是不是想给老师留下好印象啊!”待薛晓红走进堂屋,我放下了碗筷,由于对她一年半前和我同班时,不念同座、同庄同学的友谊,而在班主任谢老师主持召开我的批斗会上带头对我落井下石的事一直耿耿于怀,因而故意嘲弄她。
“娃儿,你怎么不明事理啊?人家小红好心喊你一同上学,你怎么对她这种态度啊?”母亲生气地朝我瞪了一眼后嚷道。
“阿姨,你别生气。”薛晓红劝慰了我母亲一句后,又朝我道:“萧萧,我知道你还在恨我,可我当时真的不知道事情会那样发展,害得你被学校降级。可你自己也有责任,降级后为什么不吸取教训,又犯同样的错误,要不然你也有可能和我一起上高中啊!”
显然薛晓红是照顾我的面子,没有说出我后来被学校以我犯同样的偷窃女鞋的原因而第二次给我纪律处分留级的事,所以我一时语塞红着脸低下了头。
“萧萧,你不要难过。我前天到学校取录取通知书时碰到陈虹,听她说你和她四妹陈丽同学后再也没有犯过那毛病,只是抱着混个初中毕业文凭的想法读书。其实,陈虹和我都为你感到惋惜,知道你一点不笨,甚至比我俩都聪明,如果你浪子回头好好读书,明年也有机会上高中的。”薛晓红看见我羞愧的神态,急忙对我一番安慰。
“薛晓红,我是上不了高中了。听说这次上高中的,除了极个别开后门的外,全是以往两年三届优秀初中毕业生,可我历史上有污点,成绩再好也没用啊!咱们还是走吧。”不知为什么,薛晓红的话勾起了我心中的隐痛,我惨然地说过后就背起了书包与她上路了……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