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小村夜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日近西山,炊烟袅袅,一群刚放学的孩子在晚霞的掩映下嬉闹着走来。在落日余辉下田间的老牛也停止了耕作,农夫正收拾农具准备回家。
蜿蜒的小路上一个幼小的身影背着一大捆猪草慢慢的走着。一阵微风拂过,小孩将草放到地上用衣袖擦了擦头上的汗水,抖了抖被汗水侵湿的衣裳,又将草背到背上继续向前走。看到放学的孩子们叽叽喳喳说着闹着眼里流露出羡慕的目光。
这孩子气喘嘘嘘背着猪草走到家门口,伸手推开门将猪草放到院子里,回手关上门向屋里走去。““是小川吗?”屋里一位三十多岁的妇人问道。“妈妈我把草打回来了。”“今天你大舅来了。”孩子的母亲说。在小川眼里大舅可是个能人,县衙里的捕快,吃皇粮的人!对于普通农家来说能吃上皇粮不用靠天吃饭就是了不起的人了。
小川进屋到水缸边舀了一瓢凉水,咕咚咕咚喝了几口,拿着瓢问:“大舅来办案吗?”这时院门一响小川的父亲牵着牛从院外走进来将牛赶进牛棚拴在槽头上,掸了掸身上的土,进了屋。小川妈看到自家男人回来了摆上了小饭桌,端上做好的饭菜。这时一个七岁的小姑娘和四岁的小男孩走进了屋。“小山你瞧瞧你脏的,掉泥里了!天天水坑里滚,泥地里爬怎么就不知道干净哪!赶紧洗洗吃饭了。”孩子妈手里一边盛饭一边对刚进屋的小男孩说道。
这是个普普通通的农家,周德龙和巧姑养了三个孩子,一家人靠祖上传下二十几亩地为生。大儿子周耀川已经九岁到了该念书的年龄,私塾先生一年要几十斤的粮食虽然也给的起,可是不宽裕的家里零零碎碎的活周耀川已经能干了,周德龙对自己的孩子靠读书考功名不报任何希望,打周德龙记事起到现在全村就出了俩秀才。与其让周耀川念书耽误时间还不如让他在家干点活实在。
天渐渐黑了,屋里点起了油灯,一家人围坐在饭桌前吃起了饭。“今天我大哥来了,说是给小川找了个活干。”巧姑边吃边说。周德龙抬起头嘴里嚼着饭疑惑的问:“他这么大点的孩子能干啥?”周耀川听这话也抬起头,一双明亮的大眼睛看着妈妈。巧姑答道:“说是高家岭高老爷家要给他家少爷招个伴读,昨天大哥和高府的管家喝酒时听说的。那管家还托大哥帮忙找找有没有合适的,大哥就想让小川去。这又不是累活,还能读书识字,高家一年还给五两银子哪!”周耀川听说能读书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和自己一样大孩子有好几个都念书了,看着以前一起的玩伴进私塾念书自己还要帮家里干活心里总有一股酸溜溜的感觉,现在自己也能念书了心里能不高兴嘛!
周德龙脸上并没有露出高兴的表情,反而皱了皱眉头,沉吟片刻说道:“他大舅给找的这活是不累,又能识字,可毕竟是去给人家做下人,受气是免不了的。这么小的孩子也不知道他能不能行?”双目意味深长的看了看小川,又把目光转向了巧姑。常言道:在家千日好出门一朝难。真让自家的孩子去干那伺候人的活他还真舍不得!
巧姑听了这番话也犹豫了。本来认为这是好事,儿子又能读书认字又能挣点钱。这才想到孩子到人家府里是要看人家脸色办事,做下人哪有不受点委屈的!巧姑一合计,心里也没了主意问周德龙:“当家的,那你说咱小川还去不去?明天大哥还等着回话呢。”
周耀川端着碗低头吃着饭,眼珠向上翻着看着他父亲。他自己可是非常愿意去,心里认为那肯定是件很好玩的事,和一群同龄的孩子一边摇着头,一边跟着先生向唱歌一样念书是周耀川一直憧憬的事。对于去了会不会受委屈他可不怕,要是真受了委屈有个做捕快的大舅给做主哪!这话他可不敢直接对他父亲说,在这个认为棍棒低下出孝子的家里,他可不想哪句话说错了给父亲一个教育孝子的机会!
又吃了几口饭,周德龙放下碗筷,瞧了瞧小川。看到小川投来殷切的眼神转头对巧姑说:“明天向大哥打听打听高家人品好坏,要是这家人好就让小川去干一断时间,看看他干这活行不行。高家岭离咱这就十几里路也不算太远,他要是不想干自己就回来。虽说咱家不富裕,可咱的孩子也不是非要受人家的气!”周德龙要让小川去试试,干的好既能挣钱还能念书,比在家干活强多了。自己不识字写封信都要请别人代笔,过年请人写春联都找不到人,因为写字好的都去集市上卖春联了,所以只能去集市上买。

“让孩子去试试也好,去大户人家长长见识学学规矩。高家应该错不了,不好大哥也不会让小川去。”巧姑对自己娘家大哥是非常信任的。
父母都同意让小川去,小川面露喜色眉飞色舞的说:“我到了高家会听话的,等我识字了就教小山认字,赚了钱都给您二老,还给小梅买花戴。要是他家给我气受我就回来!”
夫妻二人看着已经懂事的孩子,内心满怀宽慰。周德龙摸着儿子的头意味深长的道:“大了。”
窗外一弯新月升上天空,点点星光在云中时隐时现,清风带着柳枝翩然飘舞,偶尔几声犬吠出现在寂静的村庄。一家人吃过晚饭,巧姑收拾了碗筷,门吱的一响一位四十左右的汉子走了进来。巧姑抬头一看原来是小川的大伯来了赶紧招呼:“大哥来啦,进屋坐吧。”“哎”答应一声进屋坐到板凳上“听你大嫂说今天小川大舅来了?”周德龙将小川去高家做伴读的事情对他大哥说了一遍。“哥,高家这家人如何你知道吗?”因为周德龙大哥在农闲时贩卖杂货,对这方圆几十里的人情世故都比较了解,通过大哥也许能对高家有些了解。
要说这十里八村的大事小情还真没有什么他不知道的,那些买货的妇人都喜欢买完货后凑在一起张家长李家短的评论是非,乱七八糟的事灌的满耳朵都是。
“高老爷可是了不得!家里有六七百亩地,高老爷长年在外做官,听说是六品的将军。他有六个姐姐,家里数他最小。高老太爷五十几岁才得了这么个儿子,爱若珍宝。高老爷从小就爱舞枪弄棒,高老太爷花重金请来武功高强的高手教授他七年武艺。后来参加武科举考试中了武进士,现在镇守边关。”
说道高老爷镇守边关,一家人肃然起敬。自宋太祖赵匡胤开国以来,大宋国朝边关战乱不断。每年都有父母把儿子送入军营,每年都有噩耗传回阵亡将士的家中。
巧姑接话道:“高老太爷舍得让儿子去边关打仗?”
“就这么一个儿子他哪能舍得!高老爷一心为国立功,老太爷拦着不让,只有他为家里添了男丁才能如他所愿。头一胎夫人生了个小姐,高老爷没能如愿。二胎生了少爷,高老爷当年就参加武举科考,如愿以偿了。”
周德龙怕儿子去了受苦问道:“他家对待下人如何?”
“小川去了应该受不了什么苦。高老爷为人仁义,他家现在的管家是从战场上退下来的伤兵。断了一条左臂,腿还瘸,怕他回家后没人照顾,就让他在自家做管家。那人我见过,他干不了重活,不过为人精明当管家还真不错!”
大伯慈祥的看着小川对他说:“去大户家规矩多不比咱家,要懂规矩,手脚要勤快。不但要尊敬夫人少爷,对府里一起做事的人也要尊重。咱周家都是老实忠厚的人,不能偷奸耍滑坏了咱家的名声!”
小川点点头“大伯的话我记下了,我一定不会坏了咱家的名声!”黑瘦的小脸上双眼露出坚定的目光。
“好孩子!你给人家伴读,一切都要为人家少爷着想。别光顾着自己念书把少爷晾在一边,怠慢了他。要知道你是去伺候人的!”大伯语重心长的嘱咐道。小川听完这话又点了点头。
大伯站起身来“你们里两口子给小川准备点带的东西,我回家了。”说着向外走去。周德龙连忙站起将大哥送到院门外。
周德龙送走了大哥转身回到屋里,见巧姑正在收拾衣物。实际小川除了身上穿的这件衣服就还有一身可换洗的衣服,就有一双鞋还漏了脚趾头。巧姑看着这双鞋皱起眉头,将自家的布找了出来,又去邻居家借了点布,给小川做起鞋来。
小川抱着打回的草走到猪圈前,将草放到槽里。年初抓的猪仔被他喂的滚圆,猪见到草哼着跑了过来低头吃起了草。想到要离开家心里有些不舍,可是对能念书识字心里更多的是想望。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