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实习结束返家乡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十六章实习结束返家乡
在泉州的实习生活是短暂而快乐的,不但认识了好多性情豪爽的民警大哥,而且学习了不少社会经验。更重要的是在泉州的一番奇遇,让凌波和张牧云对这个世界的看法完全变了样。对他们来说,一切都是新的开始。
在觥筹交错的依依不舍中,凌波和同学们告别了可爱而好客的泉州,下一站,学校——北京。
在直达北京的z60班车上,一同来实习的全班同学都在热情高涨的讨论这次在泉州实习的收获。凌波和张牧云相视一笑,泉州,这个人杰地灵,有独特文化的古港口城市,必将成为一段传奇的开始。
窗外,列车沿着一条不知名的长河向北驶去,穿过一条条隧道,或长或短,青山绿水,或明或暗。福建山区的风景别有一番特色。凌波和张牧云家乡相距不过百多公里,也算是半个老乡,来实习的时候兄弟两个坐的长途大巴是夜间行驶进入山区的。记忆中仅有一条条标记着几十米到几千米不等的隧道。如今是大白天,方才见识到满山遍野的花红草绿和碧波荡漾的河水是多么令人心旷神怡。
安静的欣赏着这一方美景,凌波的思绪回到了在泉州的点点滴滴,想到钱判官答应帮忙查探凌姓世家的消息,自己的身世之谜也似乎渐渐有了头绪,心情也不是一般的好。
就在这时,凌波的手机响了,看了看号码是家乡的邻居马大婶打来的:“凌波啊,咱们这里的老房子要拆迁啦,正在商量补偿问题呢。你爷爷也不在了,你爷俩的房子怎么处理,你还是抽空回来一趟吧。”
老家的房子要拆迁了吗?虽然只是简简单单的三间红砖绿瓦房,远远比不上泉州这海滨城市的民居有着雕花飞檐琉璃瓦这样美轮美奂装饰。但是这毕竟是凌波十多年和爷爷的温馨故居,真有点舍不得。既然要拆迁了,还是回去看看,把需要的东西和一些有纪念意义的物品收拾好吧。
剩下的旅途中,凌波一直在回忆童年的点点滴滴,爷爷已经去世了,老房子也要拆迁了,唯有找出一些有纪念意义的物品来珍藏起来,让自己时时刻刻能想到那个和蔼可亲的养育自己多年的,虽然没有血缘关系,但胜似至亲的爷爷。
到了北京,匆匆忙忙的和学校请了几天假,凌波又踏上回家的火车。
皖北平原,历史上曾经出现过像庄子、张良、华佗、曹操、朱元璋等等许多伟大的历史人物。这里历来是战乱频发的地方,民风彪悍,老百姓喜欢以酒会友,睚眦就出手。凌波和张牧云都是在皖北大地上长大的年轻人,三年多前刚到学校时候两个人都因为性情相投成为了知心好友。几年间互相包庇,联手捣蛋的事情也没有少干,对凌波来说,除了去世的爷爷,张牧云可以说是最亲近的人了。

下了火车,坐上了返家的大巴,超载的大巴晃晃悠悠的在新建的公路上缓慢爬行。公路的两侧是郁郁葱葱的林场和庄稼,沿着“村村通”的公路一直延伸到视线的尽头。这时候,映入眼帘的是一个巨大的牌坊,上面写着“卜子东”三个大字,这个地方就是远近闻名的村子“卜子东”了。村子里有个复姓东方的家族,自称是西汉武帝时期名臣东方朔的后代,世代自号“卜子东”。相传这村子的名字也是由他们的名号而来。
文革时期,卜子东被斗得很狼狈,甚至一度想要把姓改成“方”。而现在到了二十一世纪,卜子东似乎又收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欢迎。每日登门拜访,求签问祸福的络绎不绝,卜子东一家也成为远近闻名的暴发户。
经过泉州一行,凌波也接触了很多神鬼之事,对阴阳五行、风水法阵之类的说法不再视之为迷信。凌波现在也开始学习《炼松三鼎功》和《星罗混元功》,慢慢的有些感觉。如果有空,倒是不妨来拜会一下这卜子东,看他们一家是否真的有些道行。
大巴穿过了卜子东,就到了凌波家所在的村子。下了车再走过几户人家,就是凌波和爷爷居住的小院子了。
轻轻的推开院门,来到院子里,看着三间老旧我瓦房,凌波的思绪回到了生活在这里十多年的点点滴滴。
乡村的孩子都没有上过幼儿园,也没有那个经济能力去把孩子送幼儿园养着。从小都是爷爷背着一个小筐,把凌波放到筐内,走家串户的给乡亲们看病。爷爷行医靠的是祖传的方子,也有一些偏方、秘方。虽然爷爷一辈子都是没有执照的赤脚郎中,但是他的医术确实是远近闻名。在爷爷的熏陶和教育下,凌波从小就开始读书识字,练得一手不错的书法,也了解不少中药的效能。重视教育的爷爷把一辈子积蓄的钱都拿出来供凌波上县重点小学、初中,甚至不惜昂贵的消费送凌波去市重点高中读书。直到把凌波培养成为一名优秀的大学生……来不及等到凌波毕业,好好孝敬他老人家,爷爷就在凌波大学期间去世了。
有这样好的爷爷,才有这样优秀的凌波……没有您老人家,就没有我凌波……
就在凌波处在回忆当中时,村子的西头忽然出现乱七八糟的声音,只听见有人喊道:“快、快找车送到医院!”
放眼望去,那是一片正在挖地基的工地,旁边已经有一座快要封顶的小楼。这就是政府建设新农村,给农民建造的新楼房吧?发生了什么事情?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