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回 赶集『村女多情同车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八回、赶集『村女多情同车行』
整天苦练箭法的充实生活总是过得很快,转眼间就到了八月十五中秋节了。刘璇本来还注意看三国时期有没有人会做月饼,想到美味的月饼他不禁又想起了这些天吃的东西。在这个猎户人家里,吃的东西的种类只有那么几种。当他第一天就着考熟的野味喝粟米粥时,还高兴了一晚上,想在现代社会,要吃到这样纯天然的野味和粟米粥那是多难啊!第二天见还有野味,他的口水都要流出来了,生活真幸福啊;第三天还是野外加粟米粥,他在想这样舒服的日子,生活在古代也不错嘛;第四天......第n天后,他一看到还是野味加粟米粥,眼泪都要流出来了,感觉现在自己一张嘴就能吐出几两野兽毛了!其实,野味也是在换的,但换来换去也就花豹猫肉、野兔肉、野鹿肉那么几种,实在吃得人腻味。
在村子里转了一圈,刘璇发现村子里的人一点都没有过节的气氛,难道三国时期还没有中秋节?他不知道中秋节是什么时候开始的,但是觉得少了美味的月饼真是人生一大憾事。他忽然想到,听说村子南边沿着官道走七八里路就是白溪镇,我何不到镇上去逛逛,说不定那儿可以找到后世的中秋节呢。
于是回屋向胡韩氏打一个招呼,说自己想到镇子上走一走,顺便打听一下回涪陵去的船只什么时候有,要花多少钱。胡韩氏闻言沉默了一下,她只说了声你等一下,转身走进屋,不一会儿抱着一捆兽皮出来,交到刘璇手里道:“镇上每逢初一、十五都有大集子,你帮大妈把这些皮货卖掉,换一些钱,你自己看着喜欢什么东西就买回来吧。”
刘璇敏锐的感觉到她有点情绪低落,他当然知道自己说了不该说的话,但这件事上实在也不知道该怎样劝慰,只好呐呐的接过皮货,挎上他那把长剑(出门带兵器在三国时期是很正常滴),道一声晚饭不用等我了,就出门朝镇子走去。
这一路上他也没有了刚才的兴致,只是一个人闷闷的往前走。忽然听到身后有人喊他,回头一看,只见一辆驴车正沿着官道缓缓行过来。车上坐着一个十五六岁的姑娘,见他回头,高兴的道:“阿璇哥,你这是要上镇子上去赶集吗?正好我和我大哥也要去。快!快上车来啊!”
刘璇知道她叫翠妞儿,也是平时自己讲故事时的忠实听众之一,这是一个典型的爽朗大方的四川辣妹子。只见她穿着一身红布碎花上衣,下身穿一件黑色土布裤子,头发用红头绳扎成两根乌黑的辫子垂在胸前。她见刘璇转过身等着她们,便一边伸出小手来拉刘璇,一边不断的催促她哥哥快点停下驴车来。
刘璇笑着道:“二妞子,我可是很重的,上车去你不怕累坏你家的这头小毛驴吗?”
“不怕不怕!这头犟驴子劲头可不小,八百斤的东西它都拉得动,何况就我们三个人呢。来,我拉你上来。”翠妞儿得意的道。
这时那赶车的翠妞儿的哥哥张大郎也道:“是啊,阿璇兄弟,你一个人这么走要走到什么时候才能到镇上啊,快上来吧。”
于是,刘璇就拉着翠妞儿的手爬上驴车,别看她长得挺娇小的,毕竟从小也干过农活,力气可不小,一拉就把刘璇拉上了车子。一路上,翠妞儿一双乌溜溜的大眼睛一直盯着刘璇,像个小喜鹊一样唧唧喳喳的说个不停,给他介绍到集子上将可以看到的各种各样的“好东西”,其中不少倒是刘璇从来都没有听说过的。这样一来,刚才的郁闷心情才一扫而空。
七八里的路很快就到了。这白溪镇靠着长江,本来只是一块荒地,只因水陆交通方便,才聚集了很多商户,逐渐发展成一个镇子。因此,规模也不大,连城墙都没有筑。因为没有市镇管理规划,道路两旁凌乱的立着两排青砖砌成的一二层的房子,地面也没有铺上路砖,还是泥土地。除此之外,倒也和他印象中小时候看到的家乡的老街差不了很多。道路两旁从七里八乡赶来的农民们已经摆满了一个个摊子,卖粮食、卖猎物、卖布匹、卖活禽活畜的什么都有。

刘璇同张家兄妹告别后,按照他们的指点找到一家皮货店,用那捆兽皮卖了两贯铜钱。这三国时期的铜钱可比他见过的明清时期的铜钱要大多了,两贯钱也就是两千文钱提在手上还是挺重的。他在镇子上转了一上午,一会儿看看路边的杂耍表演,一会儿瞧瞧小摊子上的各种稀奇古怪的古代装饰品。他知道手里的钱是胡大伯辛苦的打猎得来的兽皮换的,来得殊不容易,所以也不愿意乱花,只是买了些生活必用的盐巴、针线等物。再就是买了一方帻巾将头发束起来。他到三国时代已经有一个多月了,加上原来头发的长度,已经勉强能够将头发束起来。再买了一顶进贤冠罩在外面,就没有人能看出来异常了。一共就花了不到二百文钱。
这是自己第一次到古代的城镇中来,刘璇总想着能不能像那些YY小说中的主角一样遇到一些桃花运或者碰上什么赚大钱的商机之类的事情。可是自己走了一上午,看到的都是一些粗手大脚、面色枯黄的村姑农妇,偶尔看到几个打扮得好一点的,基本上也都长得不太对得起观众,这样的状况就算遇上了桃花运,恐怕他也要避之唯恐不及了。
至于商机,这儿看上去倒是遍地商机,刘璇随便想出一件现代的服务项目都是这儿没有的;但是且不说有没有那个本钱去做,就算做出来了,这些看上去温饱都还没有解决的村民会买他的帐吗?要去搞发明吗?刘璇虽然是一个学理科的大学生,但他所了解的那些知识在这生产力极度落后的古代又能发明出什么新技术呢?——做玻璃?不会!炼钢铁?不会!蒸白酒?似乎知道一点原理,但具体怎么做还是不会。至于那什么卖字画、写小说,倒是也可以啊,不过先去出资办几个学堂把这些村民都教会读书识字再说吧。看来自己到了三国时代真是百无一用是现代人啊!
走得累了,刘璇找了一个临街的饭店坐下来。店小二跑过来招呼道:“客官,您请坐,不知您需要用点什么?”
刘璇心想,本来是要来寻月饼的,却怎么也寻不见。这些日子天天吃野味,吃得腻味死了,也罢,今天就改善改善伙食吧。于是就点了几样家常菜,要了一小壶酒,坐在一张靠窗的桌子旁自酌自饮起来。
这时代的酒真的是淡如清水,刘璇喝了一壶下肚也没有觉得如何,却见这时门口走进一伙精壮的汉子。这帮人个个穿着劲装紧身衣裤,腰间都挎着明晃晃的钢刀。他们一个个眼中精光闪闪,走起路来也矫健有力。那店小二在这店里每天迎来送往的也不知凡几,早就练得招子特别亮了,见状马上迎了上去。那伙人也不太搭理他,只是为首的一人唤道:“馒头、牛肉、清水,快点上,吃完了我们还要赶路。”除了那说话的一人,其他人都一直保持着沉默。
刘璇正在心里暗道:“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的身带武艺的人?”突然间发现看上去是头目的那人,用眼睛在饭店屋子里扫了一圈,却单单落在自己脸上。刘璇心里咯噔一下,心道:“难道是在这里他乡遇故知了?这伙人看起来不好惹,可别是仇人才好!”
##############################################################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