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骑驴莫找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对于丁大力的态度,丁三坡大为不满。
“你能不能正经一点?爸和你说正事呢……你说,我提出咱们公社是沈南县最早一家包产到户率百分之百的公社,老爷子会不会被你老爸说动心?”
“难哦,关键是你的长处正是费爷爷向zhōng yāng作检讨的短板,老爷子的胸襟再宽广无私,还能无私到自己打脸的地步么?而且吧,在柳老头的嘴里,费爷爷的胸怀也未必就是那么的伟岸……”
“你爸我只做了一年公社书记,所有的政绩就这么点,最主要的还是带领集体与社员致富……可这一条老爷子未必就对你感冒……还有的就净剩下和包家明勾心斗角了……”
丁三坡说到了包家明,忽然之间,父子二人双目同时一亮,几乎同时脱口道:“政社分设!”
包家明的存在似乎只是为了恶心丁三坡。然而,就是这么一个让丁三坡倒足了胃口的人物,在与他的斗争过程中,创造xìng地提出了把把公社的行政职能与经营职能分割开来,对包家明实施了毁灭xìng的打击。当时的斗争,放在现在的大环境之下,恰恰是对政社分设最好的处理方式。
对于天昌公社来说,政社分设已经初具雏形,但在全江南省范围之内,政社分设还是新生事物。还在去年丁三坡向柳非打报告申请成立农工商管理委员会当口,柳非就曾经感慨说,人民公社是写入了宪*法的。时隔一年不到,就连宪法都提出要政社分设,那么,无疑,先不提丁三坡目光独到、或者叫做前瞻xìng,至少来说,他对于如何政社分设还是有实际cāo作经验的。
“爸,你就按这个思路来说。照我看,沈南县、甚至全江南省,再没有比你更适合主持政社分设的……你就突出这一点,强调天昌公社政社分设随时可以进行、且随时可以完成,相信有你这样前瞻xìng的眼光,能够让费爷爷动心。”
丁三坡也是这么想的,不过,被儿子这么一说,倒是有些不好意思起来,细声说道:“也不能说我就是最合适的人选……徐县长就挺合适,他是县经管委主任,对于全县公社经营状况了如指掌,更能掌握全面,大局观也比你老爸更强一些……”
丁大力一头黑线,说道:“那行,你就向费爷爷推荐徐景徐副县长……”
“咳,随口说说而已……记住,费爷爷面前可千万不能提到徐景这个名字……”

费老爷子相当守时,整八点,他的小夫人准时来到常委大院门卫室来迎接他们爷儿俩。搞笑的是,按辈分,丁三坡是费要强的弟子辈,应该叫一声“nǎinǎi”,丁大力更应该叫“太nǎinǎi”,可爷儿俩似乎约定好了的,齐齐开口叫了一声“阿姨”。阿姨这个名称,在常委大院里可不是什么高尚的说法,丁三坡也是临了才察觉到这里的不对之处,赶紧对丁大力说:“力力,叫nǎinǎi……”丁大力很无邪地问:“阿姨的年纪不比爸爸大呀,为什么要叫nǎinǎi呢?”
丁三坡干笑着说:“小孩子不懂事,阿姨您可千万别见怪……”
费夫人却是一改以往冷冰冰的无趣,笑容可掬说:“小孩子嘛……这有什么关系的……好了,别在外面了,跟我来吧。”
丁大力对着父亲丢了个眼sè,很是自得。丁三坡却很是纳闷,不过,也只闷在心里。
费老爷子此时正坐在客厅沙发上看电视,电视上的节目很jīng彩,居然是风靡一时的《霍元甲》。不过,老爷子显然对于此类电视剧并无特殊癖好,看到丁三坡与丁大力父子二人进来,很干脆的起身,示意丁三坡进书房聊。
费夫人的注意力却要集中得多,一进入客厅,她的目光就再也没有离开过电视机。这样子的状况是丁大力乐于见到的,说实话,双方都不太熟,说多了,恐怕容易引起对方反感。
《霍元甲》是一部好电视剧,就是一周才播放一集有些恼人。一集放完,费夫人着恼着说要让老爷子打电话给电视台,想来是要让电视台直接把录像带送上门。
果然是常委大院啊……丁大力内心里感慨一番,与费夫人有一搭没一搭说着话。过不多久,丁三坡就从老爷子的书房出来,神态恭敬地与提出了道别。
老爷子没有多留他们,只说带些东西回家,却是让丁三坡把沙发上用报纸卷起来的东西带上。丁三坡自然推却,他们来的匆忙,本身是空手而来已经略有不敬,反而要从老爷子这里沾小便宜,那也太说不过去了。
然而,双方在身份地位上面的差异,使得丁三坡最终很无奈地收下了老爷子所谓的“不值钱的东西”。看到这一幕,丁大力隐隐有了不好的联想。

“谈得怎么样?”回到车上,丁大力张嘴就问。而到了这个时候,丁三坡的脸sè才开始变得yīn沉,让人一看就知道,事情八成已经黄了。
“费爷爷有没有直接回绝你?”丁大力不死心地问道。
“这倒没有……”
丁大力当即jīng神一振,恢复了几分信心,问道:“你是怎么和费爷爷说的?”
丁三坡苦笑说:“还能怎么说,不就是咱们爷儿俩商量的那套说辞么……只不过,老爷子有问我,是不是你老爸心血来cháo要当这个县长……嘿嘿,坏就坏在这里了,我踏马说了柳县长认为由我担任县长是最合适的……”
丁大力心说要糟,这二位之间可是有过节的,再说派xìng也不同,不提柳非还好,你一提,难免让费老爷子心里有疙瘩。
存着几分侥幸心,丁大力又问:“那,费爷爷最后是怎么回复你的?”
“老爷子让我找柳非去……”
完了!
事到如今,丁大力也只剩下苦笑一途。
“算了,柳老头与薛国祥两个,把你送到副县级的位子上还是有把握的……”话虽如此,丁大力却仍是流露出了深深的遗憾,说:“无非就是耽误三年半时间……”
丁三坡也无奈叹气,所谓人算不如天算,这种事,终究是强求不得。
“回去了……”

受此挫折影响,丁三坡的工作热情一落千丈,回到天昌公社,整个人都感觉蔫蔫的,与之前的jīng神状态相比,简直是判若两人。
然而,世事的奇妙就在于,当你身处绝望之中的时候,希望往往就在你的身边。
一月中旬的时候,江南省委向zhōng yāng提交的机构改革报告(撤销省委书记处,第一书记改省委书记,这是响应去年九月执政代表会议所修改章程中,进一步强调的mín zhǔ集中制,禁止任何形式的个人崇拜)有了批复。据可靠消息,党内一致公认的核心领导人看了江南省的报告,就说了一句话:常委中可以增加一到二个五十岁以下的新鲜血液……实际上,这已经是在变相批评江南省委干部年轻化的步子不大力度过小。
于是乎,一个惊人的消息瞬间传遍了沈南县,柳非要进省委常委了,担任组织部长一职。
当丁三坡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简直就好像是被榔头砸在了脑门,晕晕乎乎的,脑子里一片空白。当这个小道消息才开始流传的时候,省委一纸命令,任命柳非担任省委组织部副部长,常务,正厅级。
正如薛国祥当面与柳非所分析的那样,柳非身上的优势实在是太明显了。首先,他本身即可以归入老干部范畴,即建国前参加工作并入的党;第二个,他的年龄非常之年轻,五十岁不到。前文曾经说过,外省即将有一名五十不到的老干部,直接就一步到位,从地委副书记位子上,就地提拔为省委书记。
相似的例子还可以找出许多,邻省一名农科院研究员,也是老干部,四七年参加工作、四八年入党,他的年龄优势没有柳非那么明显,五十刚好出头,在1981年提拔为农科院副院长,去年(1982年)担任院长,同样是在今年的晚些时候将会出任省委副书记;还有一名五十出头、四八年入党参加工作的省委副秘书长也是直接提为省委副书记。
如果要再举例加以说明这一时期提拔干部的力度,那么,外省有的县升格为地专级市,zhèng fǔ部门正科级局长立正不稍息,直接升格为正处级局长的例子亦不鲜见。
所以说,柳非的超常规提拔,在当下的时代背景之下,一点都不意外。当然,表示意外的人也有。当柳非得知消息,与京城的金书记通电话的时候,金书记就向他表示了恭喜,并连连说了好几句“没想到”。本来,江南省委对柳非的安排是在今年的金秋时节,省里的执政代表会议召开之际,安排他进入省委委员序列,担任现在的组织部常务副一职。而现在,既然zhōng yāng领导对干部年轻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么,柳非的职务还要适当提一提,他这个年纪的老干部、即五十岁不到的群体,在全国范围内都属于稀有国宝,提拔力度也是最大的,所以,金秋时节江南省的执政代表会议,柳非还要进一步,进常委,转正担任省委组织部部长——也即是说,丁三坡所听说的传闻完全属实。
直到这个时候,丁三坡才算明白了费老爷子所说的“找柳非去”究竟是何含义。这还真是骑驴找驴啊……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