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八章 书生?同乡?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什么?你不考科举了?”我大声问道,“准备了这么久,眼见不久后就要开考了,你却不参加?你可别因为一时的心血来潮结果后悔终身啊!”
“东家,我不是心血来潮。”书生一脸的平静,“我想了很久,才下了这个决定。”
“为什么?”
书生淡笑道,“俗话说得好,学成文武艺,卖于帝王家。寒窗苦读,不就为了取得功名造福一方吗?我虽然出身贫寒,但也饱读诗书,自认为不会输与其他人。可是,如今才发现,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我是过于托大了。”
“怎么会呢?”我奇道,“我每天看你苦读到深夜,你的努力我们都看在眼里。轩辕他们都知道的,人家都说你的才华在这一带无人能及,你太谦虚了吧!”
“不是我谦虚,而是确实如此。”书生道。
“那你说个名字来,我看看,究竟有谁能让我们百味斋的吴盛失去信心?”我不信道。
“不是别人,正是轩辕兄和东家你啊!”书生苦笑道。
“什么?!”我指着鼻子,“我?还有轩辕间那个家伙?你不是在说笑吧?”
“东家,若不是你有着商贾身份,你必定前途无量。”书生正色道,“不说别的,单就你在三楼挂出的对联,我绝难对上。还有轩辕兄在开张当天为茶座所提的诗句,我也难及万一。”
“这个……”我无言以对,难道我能直接说,兄弟,这些都是我抄袭的。轩辕间那家伙经商是一把好手,可是那诗句也是我写他誊的。你的本事其实是不错的,但是和我们两个接受了五千年的文化底蕴熏陶且大胆抄袭的家伙相比,你肯定差远了。
“我诗词文采上无法胜过如是,而轩辕兄的经商才能我也是拍马不及,说明我尚有不足之处。我自当再次苦读,以补不足。”书生道。
“可是,你为什么要走呢?”我不解道,“在这里苦读不也一样吗?”
“东家,我觉得你有一句话说得对‘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近日我记录了如此多的故事,听到许多闻所未闻的风俗民情,我希望能亲自见识一番。多亏当日凤轩的话点醒了我,我才意识到自己的不足。”
“他?他当日说你什么了?”我问道,心里决定,回去就把卓凤轩好好修理一顿!我的状元培养计划啊~~。本来我这里很可能因为名人效应大发一笔,这下好了,煮熟的鸭子飞了。
“他当日说我四肢不勤五谷不分,只知道读书却不知思索。话虽然说得过了些,可也点醒了我。”书生道,“我想做的,不过就是一展所学造福一方。我不象东家你,不出门便知天下事,那么,何不亲自游历一番?我知道,科考不过取仕的一道门槛,过了,自然是一帆风顺仕途通畅。可是,我若是止步与此,枉费家父栽培我的一番苦心。想做出一番事业,就要熟知地情,因地制宜。我想四处走走,增长见识,不仅是为了弥补不足,也是为了确实了解各地的实情。三年,只要给我三年,三年后,我必当金榜提名!”
“那,起码这时候的考试你要参加吧?”我劝说道,“先把参加科举的资格确定下来,再去游学不迟。要不然,你三年后回来,再考一次不是很麻烦?”
“这倒也是。”书生道,“那我遍推迟几日,考完再走。”
“恩,走之前把你工钱结了,省得说我不近人情,剥削某秀才。”
书生:“……”
————*————*————*————*————*————*————*————*————*————*————*————*————
“对了,如是,多谢你这些日子的照顾。我知道你喜爱一些新奇事物。这是我家传之物,想来你会感兴趣。”书生把一个包裹递给我。因为不再在这里停留,书生的称呼也从“东家”变为了“如是”。
“这是?”我看着书生小心的解开一层包裹,里面又是一层,解开第二层,还有一层。看来真的很重要,我这么想着。书生手不停,打开了最后一层,露出一本书。“家父在世时,每年十二月份的某日都会彻夜不眠,说是一个重要的日子。我当时年少,至今只记得他曾说过这是一个重要的节日,在对他就如同我们每年的过年一般重要。这是他收藏的物品,我也不知是什么。”说着把手里的书递给我。

我的天啊,我看到了什么?
《圣经》。新华字典大小的《圣经》。
我抑制住颤抖的手慢慢翻开书页,简体字,真真正正的简体字。
“这……,这是你父亲的?”我的声音都在抖,心里被欢喜填满了。
“是。这本书的字很古怪,和我平日所学大有不同,内容又太过生涩。虽然这书字迹清晰,纸质优良,家父去世后我一直把它放在故居没有动过,久而久之就忘了。今天才到故居拿出来的。”
“谢谢你,谢谢你。”我语无伦次的道谢。
书生忧心起来:“如是你没事吧?”
“没事,我只是太高兴了。”我抹去眼角的眼泪,问了句,“可以告诉我令尊的名字?”
“在这里。”书生指指书角。
在偏僻得不能再偏僻的角落,我找到了他的名字“吴建国”。我怎么没想到呢?爱华,爱华,不就是热爱中华吗?你是把对故国的思念寄托在儿子的名字上啊!抚摸着早已泛黄的书页,我泪眼婆娑。
“如是,柳兄?你怎么了?”书生焦虑的看着我。
“我没事,真的。”我抬头看书生,“我只是太高兴了,我现在才知道,你是我的同胞。”
“同胞?”书生完全迷惑了。
“是。我和令尊都是来自同一个国家,我和他,你,同是炎黄子孙。”
“你不是庆国人?”
“是,我的国家在海的另一边,要走很远很远的路,翻很多很多的山才能到达。轩辕间和我就是那里的人。因为太过艰难,我们很少出来,我也是因为意外才来到这里。原以为遇见轩辕已经是上天的恩赐了,没想到还能找到你。”
“你怎么知道先父和你是来自同一个地方?”书生没有怀疑我的话,只是有些意外。看来我这个人还是挺有信誉的嘛!
“你看这些字。”我指着翻开的书页,“这是我国的专用书写文字,在你眼里也许不知所云,在我看来却是一目了然。还有,你不是说他要在十二月份的一天过节吗?一般来说,只有我们那里出来的人会过圣诞。”当然,我才不会!
“那玉儿他们……”书生迟疑的问道。
我摇摇头,“他们不是,这只是他们国家的习俗。书生,你父亲身上有没有带十字架什么的?就是洋人身上那样的?”“以前是有一个,说是洋人送的。”“那就对了。”我对书生说,“这本书是天主教教徒才会有的,每天祈祷用的书籍。你对于神父身上十字架也不陌生吧?那也算是天主教徒的一个标志,至少在这里是如此。”我们那是有钱就可以买到,我心里暗暗加句。
“原来如此。”书生半信半疑,“想不到先父竟然有如此来历。可惜我从未听他提起过故国的一切。”
“没事,我以后说给你听听。”我拍拍书生肩膀,没办法,个头不够啊,“等你游学回来,你想知道什么我就说什么。”
书生:“那,我先在这里多谢如是了。”
————*————*————*————*————*————*————*————*————*————*————*————*————
我现在很激动,也很失落。吴建国,我的又一名“同伴”用他的人生告诉我,我在这里不孤单,我还有同伴。他还为我留下了最宝贵的事物——他的儿子。一个信任我的朋友。可是,他到死也没有回去。究竟他不愿尝试呢?还是因为无计可施?心情忽喜忽悲,七上八下的,也不知怎么和书生告别的,等人清醒过来时,我已经回到房间了。
看到手上书生硬塞给我的书,我笑笑。这还是92年出版的呢。书生当时是怎么说的?好像让我留作纪念吧。我是怎么回答的?我会把它好好收藏。
思索了好久,我决定,找个时间和轩辕长谈一番,有些事情,也许轩辕间会帮我找出答案。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