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第一个朋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来到宾夕法尼亚大学已经一个多月了,于笑到现在为止生活都过得很滋润,每天除了去上课,余下的时间就是在校园里转悠或者到学校外面的商业区溜达。唯一比较遗憾的就是自己英语的口语水平委实让人不敢恭维,别看在中国考试的时候于笑的英语成绩几乎接近满分,但真是设身处地地站在了美国的土地上以后,于笑才发现什么叫做“中国式英语”,什么叫做“笔试英语”。经过这一个多月不停地练习和交流,于笑才终于可以含含糊糊地和别人进行一些日常对话了。今天刚上完专业课,于笑便跑出了校园准备到外面走走,顺便想去唐人街看看,更确切地说准备去唐人街吃顿家乡饭。整天都是在学校的公共食堂里啃面包喝土豆汤,于笑都觉得再这样下去的话自己的舌头会没有真正的味觉细胞了。
唐人街基本上在美国的每一个城市里都存在,而宾夕法尼亚大学位于费城,费城又铁定算得上是一个美国的大城市,在这个城市里就有着十个左右的中国人聚居点。正好在离宾夕法尼亚大学不远的地方就有一个主要以经营中国餐馆为生的唐人街。当然了,在美国,中国菜的价格绝对比着于笑在学校食堂里吃的面包与土豆汤高上许多。所以出于经济上的考虑,于笑今天却是第一次准备吃家乡饭。步行约半个小时的路程后,于笑终于看到了那唐人街独特的标志:两个在街口被高高挂起的灯笼,然后挑了一个看起来最不起眼的餐馆,迈步走了进去。
“mayIhelpyou?”吐着绝对正宗地道美国口音的侍应生问道,于笑一看这个侍应生就知道他是中国人的后裔。约莫十三四岁的年纪,他的个子比着于笑大概高了半头左右,一副方方正正的脸庞,虽然称不上眉清目秀,但也算是透着一股子灵气。而且他脸上的表情也很率真,不是那种招待顾客所用的公式化笑脸,总之给于笑留下的第一印象挺不错。
“呵呵,你不会说中国话么?我刚从大陆那里过来,英语不大好,尽管能听懂现在你说的什么,但是我确实叫不出这菜单上面中国菜的英文名字。”于笑指了指菜单上那一长串的英文菜名,笑着说道。
“原来是家里过来的同胞啊!没事儿没事儿,粤语或者一些其他地方的方言我可能不会说,但是要论起普通话来我可不一定会比你差到哪里的。原本还以为你也是个华裔呢,就是怕你可能不会说中国话,我才用英语问你了。说吧,客官你要点什么菜?川菜还是鲁菜?清蒸还是红烧?素炒或者荤腥?东北薄皮大饺子还是广东清香八宝粥呢?随便点,只要你能点出名字,本店就能做出正宗的花样。”这个侍应生倒是挺会自来熟的一个人,不过于笑能看出他的的确确是为遇到了一个从祖国来的同胞感到高兴。只不过他的话就让于笑感到有点不伦不类、啼笑皆非了,“客官”?你还店小二呢!这马上就要进入二十一世纪了,你忽然蹦出这么经典的一句“客官”,把于笑吃惊地差点将刚倒进嘴里的茶水吐出来。
“咳咳,算了吧。其实呢我只是想要一个炸酱面而已。”于笑在说这话的时候自己都感到有点脸红了。如此热情的店小二已经说了那么多的道道,什么川菜、鲁菜、清蒸或者红烧的向自己推荐,结果咱却只是点了一个炸酱面!
“炸酱面?哦,行行行,没问题,你稍等。”说完这话,侍应生扭过头便朝着餐馆里面的厨房喊了一句,“老爹,来一份炸酱面!做得正宗点,是一个家里来的人点的哦”。接着这个侍应生笑眯眯地继续向于笑问道:“我中文名叫张建,英文名是Jeck。你呢,叫什么名字?看你年纪很小啊,不在咱们国家呆着,来美国搞什么?莫非你们家刚刚移民过来?”
看到自己的同胞,于笑也很高兴,尤其这个家伙让自己觉得很亲切,“我叫于笑,是来这里的宾夕法尼亚大学留学读书的。”
“留学!还是宾夕法尼亚大学!你该不会在骗我吧,这么小的一个人读大学?!我不信、我不信。”张建使劲地摇了摇头,觉得于笑的话应该是在开玩笑。其实他的怀疑确实有道理,毕竟于笑现在才不过是一个十岁的孩子,虽然从小开始于笑都很注意锻炼自己的身体,个子也已经比着其他同龄人高上许多了,但如果让别人看起来依旧是一个顶多十三岁的娃娃。一个娃娃来美国留学读书,而且读的还不是初中或者高中,读的竟然是一所著名的高等学府,难怪张建不相信于笑说的话。

对于**的惊讶,于笑已经是见怪不怪,索性将自己在宾夕法尼亚大学的学生证拿了出来放在桌子上让张建看了看,“你还别不信,我就是宾夕法尼亚大学的学生,一个月前刚来到这里。呵呵,你可以把我当作是一个天才型的学生。”
看到于笑掏出的学生证,张建也不得不相信于笑是宾夕法尼亚大学的一个大学生了,因此也不禁生出了更多的好奇心:“那你学的什么专业啊?我只知道宾夕法尼亚大学的商学院和护理学院在美国十分有名气,甚至在全世界都是很厉害的专业。难道你就在这两个学院中其中之一读书?如果是这样的话,我可会羡慕死你的。”
“肯定不是啦,我现在读的是物理专业,但准备过一段时间后转到音乐学院去。”于笑说这话并不是信口开河,他在心里确实是作出了这个决定。而作出这个决定也不是一时的心血来潮,而是于笑经过深思熟虑的结果:首先不能读理科或者工科的课程,当初自己之所以在入学之前报考物理学专业,那是因为考虑到选择物理学专业能顺利地让自己递交的留学申请得到宾夕法尼亚大学的通过。其次呢,于笑对于那些所谓的商学院或者类似的管理学课程实在没有什么兴趣,他坚信一个成功人士更多地是在实践中培养了自己的管理能力而非课本。选择到音乐学院进行学习一方面的原因是这个学院的课程很少,自己因此便可以拥有更多的时间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而另外一方面的原因就是于笑已经决定在将来会进军娱乐圈去控制一些文化传媒事业。自己在脑子里记得后世那么多的经典歌曲,如果再在音乐学院稍微进行一下深造的话,于笑完全有理由相信自己可以凭借这些经典歌曲顺利地打入娱乐圈,并赢得很高很高的人气。
“音乐学院!你准备去唱歌?哎,你刚刚可是说过你自己是一个天才的啊。一个天才怎么不好好地利用自己的脑子去做事,却想着靠自己的嗓子去唱歌呢?!真不知道你的心里是怎么想的。”张建开始感到自己的脑子有点转不过弯了,这个叫于笑的小家伙怎么就如此奇怪呢。
于笑和张建有一句没一句地聊得挺投机,因此在不知不觉中却突然发现餐馆的老板已经将炸酱面做好并端到了自己的桌子面前。而这个老板也坐了下来和于笑聊了起来,通过谈话于笑知道了这个老板叫‘张自翔’,是张建的父亲,一个从辽宁到美国来闯荡的东北人。浓眉大眼地却很和善,看来张建开朗活泼的性格中有很大一部分是从他那里得到的遗传。透过他的话语,于笑能很清晰地感觉到一个海外游子对家乡的眷恋,打从张建刚出生,这位张叔叔就教导着张建说中国话,并且在平常给张建讲的事情中大部分也都是祖国那边的奇闻异事或者风俗人情。
这顿炸酱面吃了足足有一个半小时左右,到最后于笑付账的时候张叔叔是无论说什么也不肯收钱。至于张建那家伙,原本就只比于笑大不了几岁,同为年轻人与于笑之间更是有着说不尽的共同话题,临别的时候还一再地强调说要于笑以后经常来找他玩,于笑自然很乐意地答应了他。
走在回学校的路上,于笑开始在心里琢磨起了一个念头:张建,这个人很不错完全可以当朋友,而且他脑子灵光,身上又带着一股子的亲和力。说不定在自己将来的事业当中,他可以成为一个有力的合作伙伴啊!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