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芦苇深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王队长,你就跟郑队长他们说说南村梅老二家曼子的事吧。”乡亲中又人提议。
“还是叫你婶子说吧,她知道的多。”
王婶是个非常健谈的人。
“这南村梅老二是——王婶,您就跟我们说说吧。”
“是这样的,”王婶在郑队长的鼓励下,开始了她的故事:
“那是前年秋天的事,南村梅老二家的小女儿曼子傍晚收工以后,划船——咱这里差不多家家都有船,咱家门前的这条大河就通着葫芦塘——到葫芦塘去割芦柴,她爹要盖猪圈。可是,到吃晚饭、天快上黑影子的时候,还不见这闺女回来,这乡下人赶晚做点什么活是常有的事,梅老二也没有往心里去,可是,到天黑透了,还不见曼子的影子,梅老二就急了,赶忙去找,可塘边找遍了也找不着,在土地庙那边找到了自己家的船,可就是见不到曼子的影子。梅老二慌了,一口气跑回来,喊我家老头子,老头子拿了电筒,把乡亲们全都叫上了,乡亲们找到了半夜,除了在葫芦庙不远的塘边找到了一捆芦柴,还有一把镰刀在芦柴旁边,就是没找到曼子,有人怀疑是不是滑到塘里去了,可这么黑的天,这么深的塘,怎么捞啊。有人猜测是不是到王村的同学家去串门子去了,这就又派人到几家去找寻,还是没找着。
第二天清晨,一夜没合眼的梅老二和乡亲们在土地庙下面的葫芦塘边找到了漂着的曼子的尸首,脸朝下。”
“曼子弄回来后,是俺娘给擦的身子,换的衣服。”王队长补充道。他看郑队长他们有点不解,又解释道,“俺们这里有个习俗,这种事得请福寿双全的老人来做,图个吉利,俺娘是两全老人,你看,俺娘有三儿三女,当时,俺爹还活着,老两口都健在。”
“可不是吗,前村后庄,哪家有事不都得请她老人家。”
她老人家正躺在西屋的床上,如今已经八十六岁的高龄。今年年后,腿脚突然不好使了,郑队长临来的时候还吩咐小王给老人家带了四样点心。

“王婶,这葫芦塘不是还淹死过好几个女人吗?您接着说。”
“这就让孩子他爹说吧,他帮着料理的后事。”
王队长接过话头到:“那两个女人是后面王村的,就是葫芦塘东边那个村子。一个是村西头王麻子家的二媳妇,一个是王会计刚过门三天的新娘子。咱们虽说是两个村子,但有点啥事情,都有些照应。这两个女人都是去年夏天——也就是现在这个时候掉到淹死的,前后只有二十几天,也都是在葫芦塘边洗衣服的时候滑到葫芦塘里去的,打从那时起,这葫芦塘闹水鬼的故事就传开了,打那以后,再也没有女人敢去粘葫芦塘的边了。”
“当时的情况,您能不能说详细点?”老李道
“当时,家里人,只看到码头上的衣服,看不见人,几个时辰以后在塘里面找到了尸首。”
不知不觉,天已经不早了。“大家回去睡觉吧,不要耽误郑队长他们休息。”王队长道。
乡亲们这才走出了王家的院门。正当郑队长他们要离开的时候,躺在西屋里的王老太太叫王婶把郑队长喊进了屋子。她拉住郑队长的手:我——有一件——一件事——放在心里已经有——有些日子了,不知——说得——说不得?”
郑队长紧紧抓着老人的手:“老人家,您只管说,我听着呢。”
“记得,我——给那闺女——就是梅老二家——那个闺女——擦身子,那闺女的下——下身肿——肿得厉害,胸口上还——还有一道蛮深的血痕——我只当是叫芦柴桩子给——给划的,后来总在心里犯嘀咕,还有——还有那闺女衣服上面的两个扣子也没了。我没敢说,怕——坏了——坏了人家的名声。”
郑队长屏住了呼吸,没有插话,他怕打断了老人家的思路和话茬。
“可怜啊,那——那闺女才——十六岁,红布兜也——也坏了。”
郑队长把老人家的话跟大家说了,大家的心情非常沉重。
同志们一夜无眠。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