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龙华寺菩萨倒地 深夜里鬼火闪动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九七二年十一月二十日,下午,从省城里来了七八个穿着黄军装、戴着红袖标的红卫兵,他们和山城县第一中学的几个昔日朋友——所谓的“革命小将”在一起喝酒,酒足饭饱之后借着脑子里面那点热乎劲冲进龙华寺,一阵稀里哗啦的砸、掀、捣、烧,把一个佛门清净之地弄得乱七八槽、乌烟瘴气:他们砸坏了大雄宝殿里面弥来佛的木雕佛龛,掀翻了养心斋和静心堂一楼佛堂里面的香案,捣毁了右斋左堂前面的香炉和烛台,连施主信徒们磕头跪拜的蒲团垫子也没有放过,寺中所有的垫子都被他们点火烧了,人干嘛要跪拜一堆泥巴呢!烧了它,看你们这些善男信女还怎么跪拜?到底是“文化大革命”,这文化不就包括菩萨吗,菩萨原本是人类的祖先创造出来并且让后世子孙崇拜供奉的,如今,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竟然有人能够把这些万世敬仰的神灵不当一回事,这就不得不让人刮目相看了。所以,在这种伟大的“革命”之前用一个“大”字来修饰,应该是当之无愧的;这还不够,为了彻底的把这个“大”革命体现出来,这些年轻的后生们在离开龙华寺的山门的时候,还把寺门口那尊稍微小一号的菩萨给推倒在地,理由吗,有两条:除了要充分体现“大革命”的精神之外,就是这尊菩萨在他们走出寺门的时候冲他们龇牙咧嘴、吹胡子瞪眼睛,很是不敬。他们在下山之前,还轮流在菩萨的身上踩了一脚。那个时候不是有一句非常经典的话吗。叫做“再踏上一只脚,叫他永世不得翻身。”
上一部,我们曽提到过一个叫龙华堡的地方,龙华堡是山城县除县城以外最大的集镇,这个龙华堡南临通天河,北依龙王山,地理环境十分优越,自古就是交通要道、商贾云集之地,历史上还出过一个华姓知州,龙华堡大概就是由此而得名的。龙华寺就在龙华堡,这个龙华堡在山城县的西北部,越过通天河上的五联拱石桥,就进入了龙华堡,穿过龙华堡,向西北越过一个五、六里长的峡谷,就到了地区行政公署的所在地——岭北市,这条道也是山城县通往省城的必经之地。位置在龙王山的西部山脉,龙华堡坐落在一个非常宽阔的盆地之中,其面积约摸八、九平方公里;龙华寺就在龙华堡的北部山区。站在龙华寺寺门口的台阶上,只能看到龙华堡西南部的一个角,一是因为龙华寺在龙华堡北部山区的纵深处;二是因为龙华寺所处的北部山区树高而密,林幽且深;在龙华堡到龙华寺的曲曲折折的山道的两旁,随处可见的古柏苍松和银杏高檀,足以说明龙华寺的历史有多悠久。

在龙华寺的东南方向坐落着一个村寨,叫清风寨,有二十几户人家。和龙华寺只有百米之遥,站在养心斋的二楼走廊上就能够看到清风寨好几户人家院子里面小鸡抢食吃,羊羔出院门的情景。
在山道的两旁分布着两个村庄,一个在山道的右手,在偏上一点的地方,叫桃花坞,三十几户人家,它坐落在一个较为平缓的山坡上;一个在山道的左边,在偏下一点的地方,叫方家洼,有十几户人家,安卧在一个小山坳里。
在十一月二十日的夜里面,九点钟左右的时候,清风寨的唐二挑回来了,他四十岁左右,排行老二,以挑高箩为生,整天走村串户、早出晚归,卖一点小生活用品。唐二挑家的院落和龙华寺靠得最近。在唐二挑敲院门等待老婆开院门的时候,无意之中朝龙华寺方向瞅了一下,突然看到龙华寺的寺门口有一团火焰在黑暗之中一闪一闪的,火焰比较微弱,一会儿有,一会儿没了,一会儿又有了。这是怎么回事呢?唐二挑非常纳闷,是不是自己的眼睛看花了,唐二挑的老婆把院门打开了,唐二挑就指给他老婆看,老婆看见了火焰,赶忙把头缩了回去:“甭管它是啥东西,跑了一天的路,吃饭,睡觉。”唐二挑的老婆没有理这个茬,唐二挑也没有再坚持,跟在老婆的后面进了院门。老婆把院门插上了,并且在门上面顶了一根粗树棍。

<ahref=http://>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