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乱麻里找头 纷繁中寻绪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吃过早饭以后,同志们按李队长的吩咐,回到村公所的小楼上,李云帆将所有的资料编成号,从一号开始,一共是十六张活页纸,然后分发给大家,轮着看。任务是,只要是和贡家,尤其是和武秋红、武小兵有关的疑点,用笔记下来。吃过午饭后开会讨论,各抒己见。
这是郑峰的意思,也是李云帆的意思,这可以说是郑峰多年来养成的一种工作作风,多听听大家的意见,集思才能广益,特别是当案件即将面临突破的关键时刻,就要尽量避免少走弯路,理清思路,看准方向,明确重点,抓住核心。同时,也是为了缓冲一下大家亢奋的情绪,养精蓄锐。这样,对下一个阶段的工作,有百利而无一害。
其实,在郑峰和李云帆的心里面,对贡得福的失踪案,已经有了一个初步的分析和判断,但智者千虑必有一失,你不可能想得面面俱到。在郑峰的心里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考虑,那就是锻炼队伍,要让每一个人迅速地成长起来,并且能够拿得起、放得下,能够独当一面,郑峰现在已经是负责刑侦工作的副局长,刘局不止一次的提醒他,要从全局的角度来考虑问题,刑侦队是重中之重,干咱们这个工作,永远没有结束的时候,刑侦工作学问很大、很深。关键是要把队伍**来。只要这个社会上还有犯罪,我们就不能停住脚步。
同志们在房间里面看材料,郑峰和李云帆走下楼梯,到贡得福家周围转了转:
在学校的大门对面,有一户人家,其位置在贡得福家的正屋后面,相距七八米。
“这一家姓龚,叫龚石山,是个石匠。”李云帆道。
龚石山家的屋后有一棵大榕树,和哑巴小卖部前面的那棵古榕树差不多大。在榕树的后面是陡峭的岩石,足有一丈多高;贡得福家的西边有一户人家,和贡得福家共用一个院墙,也就是说,两家紧挨着。
“这一家姓马,男人叫马松林。”
“贡得福家院门对面的这一家姓李。郑队,不要到跟前去,贡家的那只大黄狗凶得很,根本不让人靠近。”李云帆一把拽住了郑峰。
郑峰看到,贡家的院门正好对着李家的正屋,相距大概有八、九米远吧。李家正屋的东西厢房各有两个一尺见方的窗户,没有玻璃,只有几根棍子,从里面塞上了草,郑峰知道,天一转冷,这个窗户洞就要堵上,诗经《七月》里面的“塞向扃户”的“塞向”说得就是这个意思。“向”就是窗户。
他们从马松林家返回到翡翠村小学大门前的路上,郑峰走到哑巴的小卖部,费了不少周折,才从哑巴的手上接过三包飞马牌香烟,多少钱呢?这种香烟郑队长没有抽过,这是在山里,不是在县城。哑巴先竖起一个手指头,然后又竖起两个手指头。郑峰掏出六毛钱递给哑巴,竖起五个手指头,哑巴非常高兴,又拿了两包香烟。

吃过晌午饭以后,九个人聚集在村公所小楼上里头那一个房间。
大李率先发言:“武秋红十八岁嫁给贡得福,现在是三十五岁,贡阿崽今年九岁,也就是说,武秋红嫁给贡得福八年后才生育。为什么这么长时间都没有孩子?这里面是不是有些问题呢?”
王萍在认真的记录,上次在李忠魁家,李队长和王萍低声说了些什么呢?他让王萍暂时不记,回村公所整理,那样做完全是出于李云帆的恻隐之心,他不忍心让李忠魁一家处于一种难堪的境地,像审问嫌疑犯那样对待李忠魁一家,不合适。结果怎么样?他的恻隐之心帮了大忙,李忠魁不是说了一句对他本人来讲是不经意的,可是对刑侦队来讲却是耐人寻味一句话吗。也就是这句话才使同志们找到了侦破的方向。
“大李说得对,武秋红跟马大超说过她嫁给贡得福非常后悔的话,而且是眼泪汪汪的。武秋香后悔什么呢?眼泪汪汪是不是说明她生活得不幸福呢?贡得福家在经济上面没有任何问题,那会是哪方面呢?”王萍分析道。
陈浩接过话茬:“结合刚才大李讲的情况,极有可能是贡得福在性功能方面有问题。”
“他不是有一个小孩了吗?”刘建亮不解。
“问题的症结就在这儿。八、九年的时间没有孩子,突然又有了,这就很奇怪。”大李又接回话茬。
“那会不会是,后来,贡得福把毛病看好了,然后,就有了贡阿崽。”张谋道。
陈浩看出现了冷场,接着道:“按照农村和山里的风俗习惯,男孩子二十岁上下,父母就要张罗着请人说媒了,这武小兵如今已经二十七、八岁,对自己的婚姻还是不急不躁的,很不正常。”
郑峰听到同志们的分析,面带微笑,频频点头。
“还有,在贡阿崽的那篇作文里,他说贡得福对他不亲,舅舅对他亲,就像他亲爹。”小李作了一个比较重要的补充。
卞一鸣终于说了一句话:“武秋红为什么不让贡阿崽上学,她是不是怕贡阿崽说什么,或者怕别人问贡阿崽什么?”
李云帆一直在认真的听着,他还不时的在笔记本上面记着什么,应该是一些比较重要的地方。
陈浩把话题转到了那只大黄狗的身上:“贡得福家的那只大黄狗也十分蹊跷,这么长的时间,两个多月,它整天呆在院子里面,也不见它出来。你们看看其他人家的狗,满村子的溜达。”
小李补充道:“它整天呆在那个柴堆的旁边。”
这次会议开得非常好,大家的思路清晰了许多。最后,李云帆和郑峰交换了一下意见后说:“大李,你去把马队长请来,看看这个武小兵谈了哪几个对象,是谁介绍的,这些对象姓甚名谁,家住何方?或许,我们能从这里找到突破口。”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