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翡翠村云遮雾罩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天早晨八点钟,李队长一行八人乘两辆吉普车驶出县城,直奔翡翠村而去,两辆车中有一辆是新的,这辆车是地区公安局拨给山城县公安局刑侦队的。
一行八人中,李队长、王萍和李子荣,前面已经介绍过了,另外五个人,我们借车子在行进的途中一一道来,这样我们在下面的情节中可能会方便轻省许多。坐在第二辆车驾驶员旁边的这位是王萍。后车座上是三个警校毕业生——现在应该把“毕业生”三个字去掉了,他们分别是张谋、卞一鸣和刘建亮;坐在第一辆车驾驶员旁边的不用说就知道是谁,他就是大李李子荣,车后座上,坐在李子荣后面的是陈老师陈浩,李队长遇到一些具体问题的时候,和他商量的时候可能会多一些。坐在中间的是李云帆李队长,坐在李队长左手的是小李,叫李卫国。
县城在山城县的南部,距龙王山有一百多里,那时候的路是石子路,高低不平,甚至坑坑洼洼,越接近北部山区路越难行,十点钟左右,车子不得不停在了仙女村的南面,从这里到龙尾渡口得步行。他们从车上取下背包,一人一个。大家背着背包穿过仙女村,三分钟后他们站在了龙尾渡口。
通天河是一条大河,又长又宽,不过,在龙尾渡口这一段稍微窄一些,即使如此,也有七八十米宽,河虽宽,但却不深,摆渡撑船用的是一根竹杆,从竹杆的吃水深度看,河中心也就三四米深吧,瞧,船过来了。
河面上虽然有雾,但已经开始飘散,太阳也露出了半个脸;河对岸站着一个人,隐隐约约的,岸边和靠近河岸的水中安卧着大小不一的石头,远远看去,就像一幅水墨画,这幅水墨画的背景就是龙王山,遗憾的是,因为云遮雾罩,龙王山可谓神龙见尾不见首,难识庐山真面目;不过,此种遗憾却使欣赏者产生一种心旷神怡的感觉。这种感觉清楚的写在同志们的脸上和眼睛里面。
“大李,没有想到龙王山这这么美,你跟我们说的‘龙鼻崖’是不是那一排像幕布一样的石崖?”王萍凑到大李的跟前。
“那是‘龙头崖’,‘龙鼻崖’被云雾挡住了,现在看不见,‘龙鼻崖’没有‘龙头崖’高,但很陡,翡翠村没有几个人能上去。”小李、张谋、卞一鸣和刘建亮也围了过来。
“大李。这龙王山海拔是多少?”提问题的是张谋,这个年轻人的特点是比较文静,书生气十足。
大李摇了摇头,别小瞧这些刚从学校走出来的毕业生,冷不丁的来一两个问题,还真不怎么好回答呢。

“船来了。”陈老师喊道。
船靠岸,船老大先用船槁用力的插进水里面,把船固定死了。然后,从船上拖过来一个跳板,一头搭在岸上,一头搭在船上;之后又走到船头,握并摁住船槁,以防船体移动:“大伙儿慢一点,一个一个上,这不是李公安吗,怎么刚走又回来啦?”
“焦大爷,您好啊,辛苦您啦。”
“有啥子辛苦不辛苦的,要说辛苦哪有你们辛苦啊。这次回去给你爷爷子捎个‘好’。大家坐稳啰,开船了。”焦大爷拔起船槁,再撂进水中,人体和船槁呈“人”字形。等到焦大爷的身体和船体之间形成的角度将近四十五度的时候,船老大开始拔起船槁,再撂进水里,船就在这周而复始的的运动之中向对岸驶去。焦大爷脚穿草鞋,头戴箬笠,上身穿灰布褂,下穿浅蓝色裤子,裤脚一直捋到膝盖上面。
船就快靠岸了,河对岸有人在摆手。
“李队长,那是谁啊?”小李问李队长。
“那是翡翠村的马队长,他这是来接我们的。”
“接我们,他怎么知道我们今天要来?”
“昨天,我给他打了一个电话。”小李明白了,李队长就是李队长,什么事情都比别人想的多一些。
“这是郑队想到的,我们可能要在山上呆几天,这吃住可不是个小问题啊,又不是一两个人,怎么都好办。”
船已经靠岸了,焦大爷把船停稳了:“同志们一个一个下,脚站稳啰。马队长,你这是要到那儿去啊?”
“山大啊,我是来接他们上山的。他们是咱们县公安局的。”
“我说咋这么面生呢?免了——船费免了。”焦大爷一边说着,一边把王萍递给他的钱推了回去。
“大爷,辛苦您了。“王萍把钱硬塞进了焦大爷的上衣口袋里,然后跳下船。焦老大伫立在船头,目送着李队长他们向山上走去,雾已经不那么浓了。
同志们簇拥着马队长和李队长踏上了那条通向翡翠村之向东村的石板路。一路上,马队长和李队长落实了同志们吃和住的问题:住安排在村公所,就在翡翠村小学的旁边,那里正好有两间屋子空着,吃就在学校,学校里有一个伙夫,女同志安排和一个女教师住。
石板路曲曲折折,向西北方向延伸,林中,雾气缭绕,太阳大概是怕惊扰了林中的小鸟,没有敢把脑袋伸进来,所以只在林中投下了它斑驳的身影;倒是走在山路上的这一群人,打扰了小鸟的清静,吓得他们鸣叫着四处飞散……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