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顺生人,逆成仙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接着,各位师长先将岛上出入大型五行迷踪阵的咒语传给几个新收弟子,再将他们带进岛上一间房中,然后放出拓空塔。擎云道长大展神通,将塔内长宽扩大到千余丈,昕云向两位师兄略略点头,带着万静伊和简忆云远远走到一边,也不知授些什么技艺。
擎云道长深深注视凌异一眼,沉声说道:“在我仙家法门之中,最重要的就是不得同修两门,如此才能保得你们功力精纯,不致废功。你们以前所练为世间上乘武学,其中的所有武功套路和使用技巧皆可保留,但内功心法却必须停练。”
“以后,如果需要使用武功,也可用我道家心法,威力只会更大。你们只可炼我授你们的法门,便是其他的仙家法门也不可妄炼,如此才能修炼下去,明白吗?”
凌异和路攸轩连忙点头。
擎云脸上终于微露笑意,他一把抓住凌异左手将凌异拉起来,接着双眼中紫光暴涨,一波一波的紫光射向凌异的左掌。片刻之后,凌异的左手无名指中渐渐显出一圈蓝色光影,接着蓝光越来越盛,与擎云的紫光互相辉映,照得整个室内大放光芒。
最后,凌异看到自己的左手无名指上赫然套着一枚蓝色戒指,心中惊异的同时,脑中也影影绰绰的映出些模糊的身影,心底却是激荡莫名,一团一团说不清的东西在脑中飘来荡去,最后留下的感觉就是这个戒指极其熟悉和珍贵。
擎云和卸云都微露紧张的看着这枚戒指,戒指的颜色极为清晰细腻,那种蓝色仿佛不是出自于人间,奇异的是虽为深蓝却又透明,而且自动释放一圈一圈的蓝色波纹,透过戒指还可以隐隐见到凌异的手指。见惯了修真界法宝的两道也看得悠然神往。卸云想从凌异手指上脱下戒指,细细参研一下,却一时脱之不下。
擎云见凌异面露不舍,便解释道:“你师叔见这枚戒指大非寻常,因此动了好奇之心,徒弟莫怪。”卸云听到后,也微微红了脸,忙向凌异说道:“你不会以为师叔是要抢你这枚戒指吧?”
凌异笑笑而答:“我差点就要这么以为了。”
卸云又道:“那么我向师侄借观一下戒指,师侄应该不会吝啬吧。”
凌异哈哈一笑,伸手去脱戒指,也脱不掉,戒指好象粘到了手指一般。擎云上前指着凌异手掌念了一句口诀,只见凌异的手掌越变越小,但戒指上的蓝光依然圈着他手指。擎云又用双眼上的紫光强行切断了蓝光,方才从凌异无名指上拿下戒指。
戒指一到手,擎云先把它交给望眼欲穿的卸云,又对凌异解释道:“这枚戒指乃是上界仙家宝物,戒指虽被人用法术遮蔽了,但为师曾经炼过一颗感应玉珠,对方圆十丈内的宝物都有所感应,这才让他显了形。”
路攸轩闻言一震道:“擎云师伯,你的意思是......这颗戒指是凌异天生就带着的仙家宝物?”
擎云点了点头,路攸轩又道:“这么说,凌异难道是神仙投胎?”他一双眼睛从上到下把凌异细细过滤了一遍,目中之光象是要钻到凌异骨头里去,看得凌异毛骨悚然。
擎云哈哈一笑:“嗯,大有可能。”接着他眉头微皱,象是想起了什么,说道:“也有可能是前世修真未成,转世前用大神通将法宝封存在手上。具体情形要用慧眼追寻探查他前世才可知道。”
路攸轩连忙向卸云求道:“师父,你不如也给徒弟我瞧瞧前世,我想知道我以前到底是干什么的。”
卸云眼盯着戒指,头也不抬道:“探查前世耗费功力甚大,时间也花费的多,费那功夫不如好好修炼,将来自己去看。也免得好奇所致,累的你晚上睡不着觉。”
路攸轩嘀咕道:“为什么凌异的可以看,我的却不能看,这不公平。”
卸云哈哈一笑:“要是你手上也带着一枚先天宝物,我保证比你想像的还要公平。”
凌异打圆场道:“其实不用看我也知道,路师兄前世肯定是一只大花猫。喜欢睡懒觉,喜欢晒太阳,还喜欢白吃我钓的鱼。最重要的是,路师兄脸上总是春光明媚的,而且说话的声音都象猫在春天的呐喊。”
路攸轩一指凌异道:“别得意了你!你小子最多也不过是被神仙用棍棒从天下敲下来的,不要以为比我高明多少。”
这时,卸云已经仔细看过戒指,却看不出戒指的玄奥来。他将戒指递给了擎云,擎云闭目感应了片刻,说道:“戒指里面好象有一个庞大的空间,却被一种仙家阵法锁住了。这枚戒指的材料好象有乙木神竹和天柔辛金,其他的我却是不知了。”
卸云倒吸一口凉气,炼器材料中,乙木神竹和天柔辛金是整个修真界都极为难寻的宝贝,现在却轻轻松松的合并在凌异的戒指里。
擎云将戒指再次带到凌异手指上,又给戒指隐了形,方才说道:“看来这是你先天带来的宝物,将来必须你亲自开启。你好好修炼,将来自能明白你的来历。现在我先给你崇云心法要诀。”

擎云从衣袖中抽出一本丝绢小册,递给了凌异。卸云也带着路攸轩走到一边,开始了授课。
凌异深深吸了口气,整理了一下混乱的思绪,坐在地上,屏住呼吸慢慢翻开了丝绢小册。
里面先是一篇大道概论,上面写道:夫大道者,宇宙先天之规律精要也。自古以来,近道者能趋避刀兵,享尽人福。得道者能上天入地,横穿日月。近道者穷极世间武学之要,能于世间称霸。得道者智慧通天,能详察穷尽世间万事万物之根本,静观世间因缘,不为外物所迷。
然世人尽知有道,得道者鲜矣,何哉?不明修道之精要也。所谓修道,其重在修。仙家有云:顺生人,逆成仙。顺生逆生有两大要务,一般仙家只知其一,难知其二。
其一者,炼功之要。即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返虚,炼虚合道。顺生者即世间之人,做那夫妻之事,泄精遗气而逐年苍老,以至于生老病死。逆生者以小周天炼精化气,大周天炼气化神,而后身形轻盈,能停驻空中。此后随功力精深而至炼神返虚,腹内元婴初出,金丹显形。再后三花聚顶,五气朝元,心无挂碍而炼虚合道,方得以出三界而永生不死。
其二者,修心之要。人之初生,自孩提始,接洽世间而思绪繁杂,私心日重。此后,脑中念想尤多,难以自禁,此皆为假,然世人多以假作真,随波逐流而迷失真我,此即为顺生。修道者能放开万物而不迷于其中,不留恋人情而神游天外,专心一意,只为求真。最终能破开谜团而解真我,还原先天本质而证大道。......
一篇概论,凌异看了大半个时辰,大部分已能了然于心,但对于修心之要还是有些似懂非懂,他也并不着急。不过他能肯定的是,他现在已经到达大周天的层次,能悬浮在空中了。
后面记载了一些具体的炼功方法,有打坐静修之法,还有一套高位站桩,都是他以后必修的功课,他老老实实的诵读着,体悟着。然后时间慢慢的流失。
凌异很快学会了两套功法,站桩的功夫他早已练就,而且武术功法讲究低位桩,难度更大,这种高位桩他练得轻轻松松,两个时辰后已练得神清气爽,意满气足。
他暗暗思忖道:原来修真功法炼起来这么轻松舒适,难怪大道概论上说,大道至简至易。未接触修真前,总以为其功法难度极大,想不到根本不是那么回事,其实真正困难的应该是修心之法。
接下来,他又用双盘中的五心朝天法静修了一次。其法要两只手心、两只脚心和头顶对天,所以叫五心朝天。
刚开始的时候,他有些不习惯,过了片刻即慢慢静下心来。此后食髓知味,只觉得全身毛孔敞开,身心不断扩展,呼吸间体内有一股热团,根本不去管他,顺其自然的运行之后,只觉得身心极其舒畅,体内热量以一种玄妙的轨迹逐渐汇聚于丹田之中,慢慢地逐渐温养,最后感觉象是一个光团。
这一坐花了他一天时间,最后静坐中他好象把握到了拓空塔的“呼吸”节奏,慢慢的随着它畅游于整个天地,自己的身心仿佛也化成了虚无。
当凌异从虚无里回归到现实中时,他一眼就看到了擎云静静地站在旁边。擎云看着他,眉心处射出一团淡淡的紫光,缓缓扫视着凌异的全身。
一会儿,擎云开口说道:“不错,你的根基甚好,以前又通了大周天,所以进展疾速。现在你体内丹田已经初显金光,好好炼下去,不出三年,就能炼出元婴来。”
他见凌异并没有得意忘形,也就放下心来,又问:“炼了一天了,肚子饿不饿?”
凌异摇头答道:“很奇怪,我炼了这么久,一点也不觉得饿,反而觉得能量充沛,有种振翅欲飞的感觉。”
擎云点头道:“那是正常的,仙家功法能补充体内能量。还有人在山洞苦修,因无人供应食物,那就只能以修炼的能量补充体内消耗,虽能免于饿死,但人会变得消瘦。你既有伙食供应,就不要勉强自己,饿了就传声给我。”说完,一晃身人就不见了。
凌异苦笑,心想:“古来独处修炼的人最难熬的也许就是寂寞了,想来长年累月一人独修,身边没有个闲来说话的人,那可是非常难熬的。”
摇摇头,凌异继续翻阅小册子。后面记载的还有一套拳法和剑诀,他略微翻了下,略过不提。再后面的就是法术修炼和锻造法宝,凌异眼睛一亮,他现在最想的就是能踏剑飞行,瞬息千里。一见上面的要求,先是要求大周天畅通,能够悬浮空中,凌异心中一喜,立刻照诀修习起来。可惜的是,少了一炳仙剑。
......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