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三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此时,张居正正在孝闱里蜷伏着,在他父亲的灵位之前,为他的父亲守孝,痛苦万分。在他父亲的香案上,点燃着两个粗大的白色蜡烛,蜡烛或明或暗的燃烧着,滴出一点点的白色的烛泪。张居正身穿一身的孝服,坐在地上的草垫子上,面前放着一个泥盆,不时的点燃一两张纸钱。火盆里已经积累了一盆的灰烬,纸钱时明时暗的光亮,映照在张居正白白的脸颊上,处处透着一派凄凉悲痛的景象。
张显按照当时的礼节,在张文明的画像前,恭恭敬敬的跪下,叩了三个头,哭了两声,早有张府的家人将他搀扶起来。张居正跪下还礼,这只是一个礼节而已,是人何人都应该做的。
“首辅大人,请节哀顺变吧!人死不能复生,大人可要保重身体啊!”张显吊唁完毕,坐到了张居正的身边,劝说着张居正放宽心。
“多谢张大人前来探望,我代表全家表示感谢。”张居正说着话,声音里带着无限的凄凉。
“张大人,圣上派我来,就是要劝说大人,要大人以国家社稷为重,朝廷离不开你,希望你能留下继续为国事操劳。今天皇帝已经做出了决定,下了旨意,要夺情挽留,请张大人三思。
张居正听了张显的一番话,并没有多大的动静,似乎这件事与他无关。但是,张显跟随张居正这么多年,对张居正的任何细微变化都了如指掌,知道在张居正的心里正在发生一场地震。等了好长时间,张居正才缓缓的说:“巨正自从得知家父去世的消息后,就屡次上书皇帝、太后,希望回家替父亲守孝,无奈皇帝迟迟不与批准,让巨正倍感焦急。今天,皇上又叫大人前来劝阻,巨正真的不知道如何办是好。”
张显听完张居正的话,心里很高兴,不过皇帝派他而来,总要说上一两句:“这几年,在先生的打理下,国家走向富强,朝廷刚走向正规,不想老先生驾鹤西去了,真是令人悲痛,令人惋惜。不过现在,先生的去留已经成了意见众人关心的焦点,外边议论纷纷,大人可要早做打算,仔细商量哪。”
“父制当守,但是君命难为,巨正也不知道该如何处理。”张居正故作为难,装作没有注意的样子,痛哭流涕,两行热泪顺着脸颊下来。
张显看到张居正的表现,也觉得张居正很可怜,沉默了半天,他也不知道该如何劝说。
时间一点一滴的过去了,两人就这样沉默着。也不知过了多长时间,终于,张居正的情绪稳定了许多,开口说话了。
“大人!以你的意见,巨正应当如何处理这件事情呢?”
张显见到张居正问他,想了想,又说:“先生,以微臣之见,先生还是以回家守制为上,现在朝廷上下议论纷纷,多以先生应当回家守制为要,希望先生能做好榜样,此时夺情挽留未必是好事,会为人留下贪权的把柄,会有损于先生的名声。”张显下定决心把自己的想法尽数说了出来,他一边说着,一边偷偷地看着张居正的脸色,琢磨着张居正的心理变化,害怕得罪张居正,他毕竟是他的恩师。
“是啊!我何尝不知到这件事情呢!只是皇帝迟迟不肯批准,让巨正也不知道该如何办。君命难为!”张居正叹了一口气,轻轻的说道。
“外边的议论太多了,恐怕皇上也难以挡住这么多人的嘴,先生可要想好了,要想一个即保全名声,又替皇上分忧解难的办法来。”张显劝说道这里,说自己的想法,早已忘记皇上让他来干什么来了。
张居正听着张显的话,不再说话,只是低着头望泥盆里烧纸,又过了许久,张居正又说话了。
“巨正乃是一个农民的儿子,多蒙皇家的青睐,屡屡升迁,才有了今天的荣耀。没有皇家就没有我张居正,就没有居正的今天,是皇家给了巨正今天的一切,微臣想回家守制,然而皇上却不顾群臣的反对,一心一意的挽留巨正,巨正怎敢违背皇上的意旨,违抗皇上的生命呢?!”
张显已经听出张居正的意思,知道他的心思了,看来要想让他放弃政权是难上加难了。张显也不好再说什么,就说:“既然先生左右为难,小弟也不便久留,小弟回去向皇帝回复,微臣这就告辞了。”说着就起身出了张府心事重重的走了。
张居正这几日蜷伏在灵棚中,每日与父亲的画像作伴,在烟雾飘渺中度过每一寸光阴。每天不断有人前来吊唁看望,张居正和家人疲倦的应付着,相门办事,吊唁的客人自然不会少的。张显和张四维等人,在朝廷上下活动的情况,不断的传入张居正的耳朵里,看来他们是铁了心要推到张居正的统治了。张居正每天不断的向万历写着辞呈,但是万历皇帝就是死活不批,每天两次下谕旨,都坚持要他留下来,皇上已经不顾群臣的强烈反对,坚决的挽留他,张居正已经无法在推辞了。别说他还不想放弃政权,就是皇帝每天的挽留也不能在违旨,张居正宁肯得罪天下人也不敢得罪皇家,他必须出山了,不然就说不过去了。

万历皇帝这几日心里也十分的焦急,他每天的旨意已经都已经送到张居正那里,只是礼制束缚不能亲自到张居正家,不然的话,早跑到先生家里去了。万般无奈,万历只好派次辅大臣吕调阳到张居正家里去做工作,希望先生能回心转意留下来。
“先生!皇上是一片真情实意,不要再推辞了,不然的话,皇帝的面子就挂不住了。”吕调阳坐在张居正的身边,不停得喘气,还不时的咳嗽一两声,一脸痛苦的神情,可以看得清楚吕调阳可是病的不轻啊。
张居正看着他的伙计一脸痛苦的样子,心里也很难过,关切的问了几句,叮嘱他注意身体。听到吕调阳的劝说,就接着说道:“可是,张显和张四维四处活动,要我回江陵守制,这件事大概大人也知道。既然群臣都反对挽留微臣,巨正不敢留恋首辅职位,害怕引起群臣的不满。”
“这一点,请大人放心吧,皇帝已经下旨批评张显和张四维,要求他们改过自新,否则就要处罚他。皇上对先生的挽留之心已决,先生不要再搏皇帝的面子了。
张居正已经没有办法了,尽管他一味的推辞,挡不住皇帝的一片盛情,现在他已经不能再推辞了,再推辞就是与皇帝为难了,就真的要得罪皇帝了。你说是不是啊?”
“既然如此,就只好勉为其难了。只是,请大人转奏皇帝,微臣可以不走,但是不随朝,赴内阁办事,随侍讲读,一律穿青色衣服,不知道皇帝能否同意。”
吕调阳一听张居正此言,知道他的心思有所松动,心里一阵子高兴,万历皇帝交给的任务有希望完成,一个悬着的心终于松了下来。“大人的要求并不算过分,我想皇帝一定会同意你的要求的。”吕调阳这个时候才认真的看了一眼张居正,只见他面容枯槁,形如一个年事已高的老人,可见其工作之辛苦,身心之劳累。先生为了大明的万代江山,把身体折磨成什么样子了,如果张居正再在位几年的话,还不知把自己折腾成什么样子呢?吕调阳心里说道:还是让张居正折腾吧,自己还是盼着多活几天吧!自己的这个病身体经不起折腾了,费不了那个心了。
张居正接着说了下去:“大人回去转告皇帝,巨正为天下人留了下来,请皇帝也尊重微臣的心愿。巨正任职期间不再享受任何俸禄,不再参加各种祭祀,庆典活动,入伺讲读,内阁办事均穿青衣,容明年准微臣请假回家,以便将母亲接到京城奉养。请大人回去转告皇上,万望经快批准,以便通知家乡办理父亲的丧事。”
吕调阳从张府归来,直接到了乾清宫向皇帝和李太后汇报。吕调阳忍着病痛,静静的等着皇家作出决定。
“先生,真乃是国家的大忠臣啊!”万历皇帝听完吕调阳的汇报,很受感动,不禁感慨地说道。
“如此也好!只要能留下张大人,只要他能入阁办事,我就安心了。皇儿,先生的一切要求都可以答应,只是回家主持老先生的丧事一事不能批准。可着礼部派要员到江陵会同地方官一起,按当政的规格办理就是了。记住,丧事规格一定要高,场面一定要大,以安慰先生之悲痛之心。”李太后做出了决定,批准了张居正的一切要求。
高力宝在一旁迅速的记下旨意,说道:“先生一直为政清廉,此番由辞奉留职,加上父亲的丧事,恐怕经济上会有困难。”李太后听完说道:“公公说的是实情,这样吧,从内库拨出银两多赏赐先生直到期满为止。”
高力宝点头称是:“奴才知道了!这就去办理。”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