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肃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静贵妃,博尔济吉特氏,清朝刑部员外郎花良阿的女儿,原为蒙古科尔沁左右翼人,死后抬入满洲正黄旗。她是六阿哥奕訢的生母,也是四阿哥奕詝的养母。所以奕詝一直对她特别尊敬。历史上她虽然身前未成为皇后,但死后被咸丰帝追封为皇后,成为清朝历史上独一无二、既非前朝皇后、也非本朝皇帝的生母而被追封的皇后。
眼前这位三十上下的女人,静静的坐在奕詝的面前,一勺一勺地将难喝的汤药喂进奕詝的嘴里。
奕詝起初醒来时很是怀疑她的用心,毕竟自己是她儿子登基做皇帝最大的障碍,她怎么可能真心对她好。
可是三天下来,每天这个时候静贵妃都会过来亲自喂奕詝服食汤药,因为她知道,自小到大奕詝都很怕吃药,六阿哥奕訢还就这个事不止一次的笑过他了,可每次嘲笑都被静贵妃喝斥回去。
奕詝渐渐从静贵妃的眼里看到了一丝伟大的母爱,她是真心待奕詝好。不管是前世的秦非还是今生的奕詝,都不是静贵妃的亲生子嗣,可是却如此坚持善待照顾他,自幼父母双亡,未曾感受母爱的奕詝(秦非)竟有些感动,眼里不由湿润。
静贵妃虽然已经已过三十,但宫廷的生活让她仍保留着姣好的皮肤和容貌,只见她轻轻将碗里最后一点汤药水舀到勺子上送到奕詝嘴里,微微一笑:“喝了这最后一剂药,四哥儿就好了,再不用受这汤药之苦了。”
“这还得多亏了额娘的悉心照顾,奕詝感激莫名。”奕詝前些日知道应该自己早已将静贵妃这位养母当作额娘一样对待,而且在称谓上也和奕訢一般,所以现下叫出来,并无不妥之处。
静贵妃笑道:“四哥儿最是乖巧了,哪里像奕訢,每天就知道舞刀弄枪的,没一点正经。”
“哪里呀,额娘。六弟这才叫有出息呢。再说了,额娘,我们都大了,自己都清楚自己在做什么,额娘不用太担心。”面对这么温婉贤淑的静贵妃,奕詝不忍也不能告诉他自己的内心真实想法,只能旁敲侧击的点一下。
以静贵妃的聪明怎会听不出奕詝的弦外之音,只是奕詝接下来说的一句话让她顿时宽了心:“不管怎样,额娘,我和六弟的感情是永远不会变的,我们都是额娘的好儿子!”
两人又闲扯了几句,话题却转到了刚刚被道光帝追谥为郑慎亲王的乌尔恭阿身上。
“二十年那会儿要不是他准备不足,定海怎会失陷,想不到皇阿玛还给他……”奕詝突然止住后面的话,他想起好像大清朝是严禁嫔妃太监议政的。
不过偷偷瞧过去,却没发现静贵妃有什么异样,可能有少许出入又或其他原因与奕詝所知不同吧。
只听静贵妃幽幽的说道:“他毕竟是八旗子弟,皇上一向仁厚,又怎么会不舍得一个封号呢?不过还好,听说袭了郑亲王爵位的端华倒还不错。只是他下面的那个弟弟肃顺就有些不像话了。”
肃顺?!怎么我没想起来,竟然忘记了自己昏迷沉睡前竟是去这家伙的府上。
对于肃顺,奕詝还是很了解的,他绝对算得上咸丰朝最重量级的大臣之一,而且是个主战派,虽然为人有些不端,但历史上的评价奕詝还记得很清楚,说此人:1、才浅而远见,2、学疏而有识,3、行事果断,4、平等看待满汉,重用汉人,5、博闻强记,6、拥权专权。
这几个特点,除了第6点以外,其他几点都有可取之处,所以历史上的肃顺深得咸丰喜爱,现在这位四爷也打上了肃顺的主意。
“肃顺,他现在当个什么官儿啊?怎么个不像话啊?”奕詝饶有兴趣的打探道。
“他现在是从二品的散秩大臣,另外还是奉宸苑卿,管着皇宫里的花花草草、亭子修葺一档子事,没什么大作为。至于他的为人,本宫也是听别人说起的,听说他没当差以前,在外面游手好闲,行事乖张得紧。”说完,静贵妃似不愿意多提起此人。就转了话题,两人扯了几句,静贵妃起身离开。
待静贵妃离开后,奕詝赶紧起身,其实他自从转世附身第二天后,身子骨就已经恢复了,但是没摸清楚状况的他只得假装继续卧床。
他心里千头万绪,正欲出去走走,就听李海在后面说道:“爷,您还没用晚晌呢!”
“哦,哦,好吧,现在什么时辰了?”
“已经酉时了,爷。”说完,李海就告退去准备了。
清朝皇室一天的正餐只有两顿,就是早上六七点和下午一两点的两顿膳食,这晚晌就随便一些了,没有肉食,所以不能称之为膳,一般就是面点、汤水等。
奕詝匆匆吃了几口,就放筷走出了门,天色尚早,在这缺乏夜生活的大清朝皇宫里,奕詝也不知道该干嘛,能干嘛,于是借着前世游历故宫的记忆准备在紫禁城里瞎转悠。
钟粹宫出来,西北面就是诺大的御花园,奕詝也只能在这里逛逛,因为其他地方并不是很熟,也担心自己万一闯了禁地就糟了。
园子里奇石罗布,佳木葱茏,很多古柏藤萝,满目皆春,相互映衬得情趣盎然。虽然现在刚开春,但是园子里奇花异草开放得不少,即便见惯了现代种植和园林艺术的他也不由暗暗佩服能大清朝工匠们的手艺。

来自后世的他对满汉民族之分并没什么特别的感触,只是有些烦恼掉在身后那根长长的辫子不甚方便。
这不,他在开阔地一时兴起,舒展下拳脚,却竟被头上那辫子弄得极不习惯。
没办法,只得将辫子在脖子里绕了几绕,把马褂一提一扎,一路简单实用的擒敌拳打了出来。
虽然身材没了前世那么魁梧壮实,但是功夫和力气还在,这让奕詝有些欣慰。
只见他推击弹踢、防下直打、侧踹勾拳等一路招式挥舞的威风赫赫,甚有气势,而且手脚并用、摔擒合一又以腿法为主,打毕后奕詝竟觉得一身轻松了很多。
“什么人在御花园里胡闹!”正在调息的奕詝突然听到一声喝斥,扭头看去。
只见一个身材高大,五官表情看起来却有些玩世不恭的中年人朝他远远的走过来。
走到跟前,奕詝看清楚了他头戴珊瑚色珠子顶戴,一眼花翎,在从他身上官服上的狮子可以看出他是个二品的武官。正犹疑时,那武官却作了个揖:“见过四阿哥!”
“哦,你是……”奕詝也不清楚自己该怎么回礼,只得含糊其辞的问道。
“奴才当值宸苑卿肃顺。”那中年人半躬着腰答道。
“你是肃顺!”奕詝不由叫了出来,他没想到说曹操,曹操到,而且还就出现在自己面前。
“四阿哥不记得奴才了啊?前几日您到奴才府上才见过一面的……”肃顺没料到奕詝几日不见就不记得自己了,看来传言说四阿哥从自家回来就生病了倒是不假。
他哪里想得到此奕詝早已不是几日前的彼奕詝了。
奕詝猛地想起,连忙打了个哈哈道:“哦,哈哈,哦,你看我这记性,不好意思。”
谁料到那肃顺竟然立刻一揖在地:“奴才该死,为了奴才家里的事竟然累的四阿哥病了,奴才该死!”
“起来起来,这怎能怪你呢!只能怪本阿哥的身子骨太差劲了,怨不得别人,快起来!”奕詝最讨厌这大清朝的就是这破礼节了,动不动就下跪叩首的,真要命!
这四阿哥还真的是平易近人、随和宽厚,肃顺心里暗暗想着,嘴里却说:“刚才奴才见四阿哥一套拳打得真不错啊,一板一眼,而且攻守兼备,很是实用啊。”
“哪里哪里,花拳绣腿不堪一提。”高帽子谁都愿意戴,奕詝也不例外。
“看到四阿哥身体康复,奴才这心里头啊,总算松了口气啊。”肃顺这句话本是句客套话,却惹得奕詝一惊。
连忙左右四下扫视了一下,确定没什么其他人在才对肃顺道:“雨亭,今日之事还请帮我保密,切勿对旁人提及。”
肃顺一愣,旋即就明白了其中的玄机,一副恍然的神情,片刻间心中已经转了数道弯,这天家之事最是难测和无情,当下眼珠子一转笑道:“奴才知道,奴才今天只和四阿哥在御花园赏花赏石。”
奕詝眼里露出赞赏的表情,肃顺果然是肃顺,现在正好借助他的能力来做点事。
不过还得看看他的心意,现在还不急着笼络他,毕竟历史上的肃顺最后也是咸丰的重臣,不急在一时。
两人闲聊了几句,因为肃顺是武将,所以扯来扯去就扯到了武艺上。奕詝心里一动:“虽说我八旗子弟身手不凡的大有人在,可是面对洋夷的火枪火炮又有何用呢?”
肃顺听了这句,轻叹一声,沉吟了一下道:“奴才觉得,倒不尽是我大清武器不如洋夷,关键在人的身上。”
奕詝眼睛一亮,看来这肃顺并不完全才浅学疏之人,而且有远见的评价也的确言中:“呵呵,雨亭见识果然不凡。好了,今日且与你谈到这里,我还有事,下次有机会再与雨亭好生畅谈。”说完并不理肃顺,转身离去。
而等肃顺抬起头时,奕詝已经消失在他的视野里。肃顺有些奇怪,却又不知道怪在哪里,只是觉得这位四阿哥与前几日在府里见到的时候好似有些不同了。
——————————————————————————————注:1、在清朝,按清朝宫廷食制,皇帝一天只吃两顿正餐,叫“早膳”和“晚膳”。所谓膳,是以肉类为主体加工的菜肴。“早膳”一般在卯时以后即早晨七到九点左右。“晚膳”一般在午、未两个时辰约十二时至十四时(下午二时)。正餐之外,皇帝还要吃一次“早点”和一次“晚晌”。“早点”一般在起床后的“卯初”(五时)左右进。“晚晌”多在“酉”时,即下午六时左右进行。因为我实在找不到资料说明阿哥们的饮食是怎样的,只能按照皇帝的时间表来设计,大体上应该区别不大。
2、奕詝继位当皇帝前和六阿哥奕訢是否已经封了贝勒,因为我没查到史料,所以只以阿哥来设计和称呼,因为肃顺还只是普通官员,而并不是奕詝的府里的奴才,也不是奕詝的心腹官员,所以他只能是按照规矩称奕詝为四阿哥,而不称呼四爷。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