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三界出自佛教或是道教?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三界出自佛教或是道教?
三灾及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的说法,到底是出自佛教、出自道教,还是两者同时并出的?
我在网上向人请教这个问题,网友告诉我,道教对于三界的描述,可以参考《洞真太上太霄琅书》。在这里先谢谢那位网友。只是我的疑问是在于,两者到底谁先谁後,或者两者都是各自发现这个事实的。
《洞真太上太霄琅书》出于南北朝,南北朝的年代是420年—589年。但那时候佛教已经传入中国,并蓬勃地发展中。
对我来说,我是用确认事实,尝试了解地球以外,到底还有什麽生命的理念,去阅读佛、道双方的书籍。
佛学只说三界二十八天,但道家在这二十八天之上,又另有四梵天、圣境四天,加起来总共有三十六天。
这样就只能有三种解释:

1)佛家的功力不足,只能够看到欲、色、无色三界。他们看不到更高境界的四梵天及圣境四天。
2)道家本身其实只能够看到欲界天,但为了显示自己高于佛教,在佛教的三界之上,又再加上属于自己的四梵天及圣境四天。
3)两者对于某些阶层的分法不同。双方都看到同样的高度,但分法不同。佛教把四梵天当作是无色界的范围,不另收录。而圣境四天则是兜率天内院,也不另作个别的收录。
很明显,无论是(1)或者(2),都是对于其中一方的严重指责。
所以,这是为什麽我想要深入了解,两边的说法,到底是谁比较早一点。
如果佛教的说法比较早,在佛教传入之前,道教对于三界的描述是怎样的?我觉得这会是一个主要的关键。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