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龙门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玉寻,就是这个玉件,对于一般人来说,它,就是一个普通的玉件,最大的功用也就是经常佩带能够强身健体,改善自身的小宇宙,保持充沛的体力和旺盛的精力而已,但是,对于我们来说,它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助手,寻龙点**,改变风水的不二法宝,”老者拿着玉寻对我说
“大爷,我打断下,”我摸了摸头,对老者说,
“好的,你问吧”老者看了我一眼,说到
“大爷,您说,我们是谁?再有寻龙点**,改变风水是啥意思?”我小心的问着他
“呵呵,这些都是我将要告诉你的,等我说完了,你就明白了”老者点点头,对我说
“好的”,我拉了拉凳子,靠近了一些老者
“我先自我介绍下,我姓赖,名清瀚,江西人,你可以叫我瀚叔。在历史上,北宋年间著名的堪舆大师赖布衣是我的先祖,我们,是指各位龙门中人,寻龙,通俗的讲,就是风水,这点,在《史记》里就有关于风水的记载,如《史记·樗里子传》就有‘后百岁,是当有天子之宫夹我墓’的记载,这也是目前所知最古老的关于风水的记载,而说这句话的杇里子被认为是后世风水的远祖。
龙门始创于东晋时期,当时著名的堪舆大家郭璞郭大师创始人,并且是第一代掌门人,在他的努力下,龙门在当时具有很高的声望,好多饱学之士都在一起探讨、研究和学习。
在当时,郭大师有感于风水这门学问的高深,为了给广大的人民解忧,同时也是为了把自己的学说流传下去,于是创建了龙门,大开门庭,广收门人,把自己的满腹经纶全部教授于自己的学生,《葬经》就是他的伟大著作,就是这本书,”
瀚叔边说边走到五斗橱旁边,从书架中抽出一本线装书,走了过来递给我,我接过来,打开一看,繁体字,我尴尬的看着瀚叔,
“不认识吧,小伙子”,瀚叔接过书,看了我一眼,开口念到:“葬者,乘生气也。夫阴阳之气,噫而为风,升而为云,降而为雨,行乎地中则为生气.......”
瀚叔停了一下,把书放在桌子上,喝了一口水,继续对我说,“《葬经》这本书对于当时龙门中人以及后世的龙门传人都有非常大的影响,后来郭大师去世后,龙门发展的速度因此有些慢了下来,一方面是因为郭大师虽然是个大家,但绝对不是一个好老师,所以他在堪舆方面的的学说没有完全流传下来,另一方面,纸张远没有现在如此普及,好多记录在丝绸、绢帛上的文字记录都在后面遗失了,再另外当时那个朝代兵荒马乱战乱频仍,没有一个固定的居所,也使的一些书籍逐渐湮灭在历史的长河里面,龙门也因此有些中落。
到了唐朝和宋朝时期,龙门获得有了长足的发展,历史上涌现出了好多风水大家,如唐朝时的杨公筠松(杨益),北宋时我的先祖赖公布衣(赖风冈),还有王公肇卿(王伋)等人,都是当初的风水大家。
尤其是杨公筠松,他直接秉承了郭璞公《葬书•原著》中"葬乘生气"的主旨,创建了中国正统的,具有唯物辨证的,而且具有系统理论的,也可以具体实践的,在操作上规范化的郭杨古法风水学,一直源远流传。
到了北宋时期,当时的风水大家,王公肇卿在游历讲学的时候,来到了江西中部后,在不断的讲学过程中,他结合了当地土著的风水文化,按照《葬经》中的理论,复活八宅风水,最终形成了自己的风水体系。
到此,虽然都是龙门的传人,但是,因为在理论上、实际操作、以及在实地运用中的差异,逐渐形成了两种不同的学说,即"福建之法”和“江西之法”,虽然都属于龙门一脉,但是中间的差异是显而易见的。
“福建之法”也就是后世所称的“闽派”,“理气宗”,也被称为“宗庙派”,他的创始人就是唐朝的杨公筠松,“宗庙派”主要理论以家宅、宗庙理气为主,主要运用星卦定位,阳山阳向,阴山阴向,配合五行八卦,佐以黄道投影,来决定生克的道理“闽派”注重在时间序列上达到天地人合一;
而“江西之法”也就是现在的“赣派”,“形势宗”,也被称为“峦头派”,他的创始人就是王公肇卿,主要以山峦形势为主,从所起,从所止,以罗盘定位向,专门以龙、**、砂、水和向‘五诀’之间的相配为主,尤其注重在山川形势的空间形象上达到天地人合一。
其实,这两个流派的学说都是将郭公的理论中的其中一脉,加以发扬,其实不管咋说,因为源出同门,所以,无论是“理气宗”还是“形势宗”,都遵循着‘天地人合一,阴阳平衡,五行相生相克’这三个龙门的基本法则,所以两宗的学说虽然不同之处,归根到底都是同根同源,因此,两者之间是相互影响的,共同发展。
到了明清时期,江西“形势宗”力压福建“理气宗”,以廖均卿等为代表的“形势宗”风水大师运用风水理论为指导,协助营建了历史上好多著名的建筑,譬如现在的明十三陵,清东、西陵,南京城以及北京城,可见在当时,风水理论是多么的兴旺发达。
明清后期,尤其是请后期,由于“理气宗”和“形势宗”两者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再加上当时中国社会的积弱,西方列强的入侵,由于当时的清政府对于风水的不了解,对于两个宗派同时进行打压,使得两宗的生存都举步维艰,更何谈相互内讧,并且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两宗都向海外发展,向现在的韩国、日本,以及东那亚地区,甚至到美国的纽约,法国的巴黎都有龙门宗人活动的足迹,而且在海外苦难的发展历程,使得两宗之间逐步有融合、归并的趋势,所以说,两宗之间的统一也是大势所趋呀。”
瀚叔说到这里,停顿了一下,喝了口水,看了我一眼,我都已经被听到的这些往事惊呆了,好半天,才回过神了,说,“瀚叔,那,那玉寻是啥呀?”
“玉寻,是当年郭公所用的两件至宝,他的本名叫千寻玉,另外一样是天星罗盘”瀚叔扬了杨扬手中的那个玉件,对我说道
“那,玉寻和那个天星罗盘都有啥用呀?”我继续追问道
“千寻玉,在寻龙点**方面具有任何一件器物都无可比拟的功能,郭公是西晋时期建平太守郭爰的儿子,有一天,在和好友在郊外春游饮酒作赋时,一位农户捡到一块美玉献给他,当时这块美玉还有棱角,他捏在手里把玩,不小心把手给刮破,到家里后,他的母亲问她咋回事,他把美玉递给他的母亲,不小心他母亲的手也被划破,奇怪的是,当母子俩的血融合后,血水都渗入那块玉石里面,而玉石经过打磨后,最终的样子就是现在的形状,这就是这块千寻玉的来历。
当时,郭母就将这块美玉挂在他的胸前,从那以后,郭公在寻龙点**方面,得到了不少千寻玉给他的帮助,据说是如果出现在寻龙点**的过程中,如果出现绝顶好**,这块千寻玉就会发热,来刺激他的拥有者,而外人是无法发现他的这项功能的。
说是当年郭公还没有大名声的时候,他的母亲去世了,郭公遍寻方圆百里好地准备安葬母亲,但都不如意,当他来到一块很平常的地边时,千寻玉发烫,他决定就在那里安葬自己的母亲,由于这块地离水很近,时常会大水所淹没,当时许多人都说劝他,说这块地不好,建议他迁走母亲的坟茔,但郭公大笑后谢谢这些人,并说你们看着吧,说来也奇怪,一年的时间过去了,大水不但没有涨上来过,反而退去很远,而且墓地周围几十里都变成了上等良田,就这样人们都不得不对郭公刮目相看了,而他也因此而名声大振,为后来建立龙门奠定了一定的声望”,

我听的感到神乎其神,连忙对瀚叔说“瀚叔,既然这样,那就把千寻玉留给你吧,我用不上”
“哈哈,小伙子,这话你就说错了,这块千寻玉非你莫属呀”瀚叔笑着拍了拍我的头,笑着说
“那是为啥呀,”我疑惑的问道
“因为他现在属于你”瀚叔继续说
我惊奇的看着瀚叔,“瀚叔。为什么这样说?”
“因为他的上面有你父母和你的血液,记得我说过郭公和他母亲的血都沾染在上面吗,道理是一样的”瀚叔说着,把千寻玉递给了我
“哦,这样呀”我接过瀚叔递给我的千寻玉,仔细的看着它,感觉很平淡呀,心里想到
“瀚叔,你咋知道上面有我和我父母的血呀,”我又问道
“很简单呀,你看,千寻玉上面的那些红线,只有至亲的血共同浸润,才能在上面形成这样的现象,而且,上面的红色还很鲜艳,肯定才浸润不久,再者,”瀚叔顿了顿,看了我一眼,继续说到
“昨天,当我说完那句话,你转身离开的时候,和你在一起的那位大姐告诉我了一些关于你家里的事,所以我说,这块千寻玉非你莫属了”,哦,原来昨天我走了之后,阿姨都给他说了,
“这样呀,好吧,那我就把千寻玉挂起来了”
“恩,哦,对了,小伙子,记住,不要让不相干的人看见,毕竟目前的双宗尚未统一,难免有一些心怀叵测的人打千寻玉的主意”瀚叔叮嘱我道
“这个,瀚叔,我咋知道周围的人谁是龙门的人呀,再者,时间这么久了,双宗还有传人吗”我满不在乎的说
“小伙子,不要大意呀,说实话,你现在已经拥有了千寻玉,如果机缘巧合,你再得到天星罗盘,那么,你就将会成为龙门新的掌门人,”瀚叔看了我一眼
“不会吧,瀚叔,我啥都不懂,我会成为龙门的掌门人,您不是在开玩笑吧”我对瀚叔笑着说
“我没有开玩笑,小伙子,在龙门中就有‘天星千寻掌门现’的说法,说不定呀,你真的是龙门下一任掌门人呢,毕竟龙门已经有近两百年没有掌门人了”瀚叔严肃的对我说
“不会吧,瀚叔,要求好高呀,那瀚叔,能告诉我您在这个龙门的身份吗?”我希翼的问着瀚叔
“不能,非龙门中人不能知晓这些,小伙子,对不起呀,其实,我说了这么多,已经是有点违反门规了”瀚叔对我说道
“哦,这样呀,我知道了,对不起瀚叔,我不是故意的”我歉意的看着瀚叔
“没关系了,小伙子,哦,对了,说了这么久,我都不知道你姓甚名谁呀?”瀚叔看着我,呵呵笑着问道
“哦,瀚叔,我失礼了,我姓风,叫风神子。您可以叫我小风”我站起身,对瀚叔说到
“没关系,坐,坐,站着干嘛”,瀚叔拉着我的手说
“那,瀚叔,我还想问下就是刚才您说的那个天星罗盘是啥呀?”我问道
“哦,天星罗盘是当初郭公用的另一件宝贝,在度量星辰,拿捏方位,丈量山川,测度河流方面有很大的作用,而且,一般当作龙门掌门的标志出现”瀚叔说到
“那,天星罗盘现在在哪呀?”我追问道
“自从郭公去世后,天星罗盘就传到他的接班人陈念留手里,而千寻玉也一并到了陈公手里,但是陈公无论在术数还是在运筹方面其实都不逊于郭公,只是当时战乱频仍,陈公在颠沛流离中遭遇几次劫匪以及为了躲避战乱,为了保护这两件宝贝不被遗失,陈公和他的同门师弟梁公将两件宝贝各执其一份进行保护,约定等战争平息后在郭公墓前再见,可是南北朝时期是历史上比较混乱的时期,两人最终都没有再见面,到了唐朝的时候,天星罗盘出现在当时的唐都长安,后来为杨公所得,成为形势宗的宝贝,而千寻玉后来出现在我的先祖赖公手里,他们谢世后,天星罗盘和千寻玉又消失了,到现在,天星罗盘依旧没有消息,昨天我见到千寻玉时就有点怀疑,翻看了一下祖上流传下来的关于千寻玉的记载后就确定你手里的这个就是千年未见的千寻玉,而他的特殊功用我也是在祖上的记载中发现的,小伙子,你真幸运呀”
听了瀚叔的话,我有些吃惊,更多的是惶恐,感到不安,瀚叔好像看到我的不安,拍着我的肩膀说“不要怕,小伙子,这些都是运数,勇敢的面对吧,这是属于你的天地”,我迟疑的看了看瀚叔,慢慢的点了点头
“瀚叔,那我以后可以来你这里看书吗”昨晚的梦给我太多的震撼,而且,对于神秘的龙门多了一些渴望了解的**,所以,我决定以后多向瀚叔请教下,
“当然可以呀,只要你来,有啥疑难都可以问我,我都会解答你的疑问的”瀚叔看着我,
“那好,瀚叔,那您能告诉我这本书是啥吗?”我一边说,一边从包里拿出那本昨天被我带走的书,
“哈哈,我以为你不打算问了呢,瀚叔接过那本书,翻了下,笑着对我说
“小风,这本书,就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相传是秦汉时期的奇人黄石公所著的《青囊经》”
“《青囊经》,黄石公,”我疑惑的望着瀚叔
“对,就是他们,”瀚叔点了点头
“黄石公,难道就是那位让西汉名相张良帮着穿鞋的那位老人老人?”我又问道
“是呀,就是他,《青囊经》就是他的著作,虽然它只有短短四百一十字,但是字字珠玑,被风水界奉为圭臬,在书里面包含了丰富的风水哲理呀,你要是对风水感兴趣,你就要好好研究它呀,不过”瀚叔停下来看着我
“不过啥呀,瀚叔您快说呀,”我追问道
“不过,小风,我觉得你的古文的底子好像很薄呀,”瀚叔看着我,问道
“恩,这个,那个,瀚叔,他们有关系吗”我红着脸,虽然知道他们的关系,可我还是红着脸问道,自家知道自家事呀
“小风在明知故问楼”瀚叔打趣的说
“好的,瀚叔,我知道了”我点点头,回去后要好好温习下文言文了,我在心里自己对自己说到
这时,我的电话突然响了,原来是阿姨打来的,她问我在哪,我告诉他我的位置,阿姨让我早点回家,挂了电话后,我站起身来,对瀚叔说
“瀚叔,我先回家了,有时间我再来拜访您”
“哎呀,小风,拜访可不敢当,想聊天了就过来找瀚叔吧”瀚叔笑着对我说
“好的,我知道了,那,瀚叔我走了,再见!”我站起身来,对瀚叔说
“好,再见,路上注意安全”瀚叔也站了起来,对我说
“恩,我知道了”
我转身把藤椅摆好,然后向瀚叔道了别,走出屋门,来到院子里,屋外阳光明媚,我回头看了看瀚叔,朝着外面走去。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