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飞入城里的小麻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小雯生长于乡下一个小村庄,父亲田青山从部队转业回来后,在市委机关宣传科工作,母亲是村里的民办教师,小弟正上小学三年级。只要没有特别事情,父亲每周末都要回家,周日下午返回市里。父亲幽默、乐观,爱讲笑话,父亲在家之时,家中就会增添许多笑声。
小雯是个聪明灵利、学习勤奋的女孩,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考试时,在县中上学的小雯考了年级第15名,然而每年县中能考上名牌大学的学生曲指可数,小雯的学习成绩要想上名牌大学根本没有希望。为了让女儿能考上一所好大学,将来有个好人生,高二下半学期,父亲托关系将小雯转到市里一所重点高中来上学。
父亲住在市委机关大院一座宿舍楼里。这是一简筒子楼,因为住房紧张,机关里一些年轻人结婚后没房住,就暂时住在宿舍里,楼道成了公用厨房,宿舍门旁支着煤气灶,放着小桌子,桌上放满了油盐酱醋、锅碗瓢盆等生活用品。可以说,在机关大院东北角落里的这栋三层高的单身宿舍楼,也兼起了家属楼的功能。
父亲的办公室在三楼,套间里有单人床、书桌和书橱,有时父亲中午就在那里休息一会儿。小雯刚到市里时,父亲认为办公楼里安静,就让小雯住在了办公室。可是到了晚上,办公楼里静悄悄的一个人没有,楼道灯也关了,黑乎乎的,小雯连厕所都不敢上,憋了一夜,也没睡好觉,直到天亮才跑出去解手。这可是粗心的父亲没想到的,一个十几岁的小女孩自己住在一个大楼里,的确够可怕的,晚上看不见人害怕,偶尔遇见个人恐怕心里更害怕。第二天父亲和小雯就换了住处。
父亲的这间宿舍在三楼最东头阳面,窗外有高大的梧桐树,枝枝丫丫伸过来,触手可及。18岁的小雯第一次有了自己单独的空间,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喜悦劲,尽管小屋里的摆设很简单。一张没有床头的老式单人木床靠在小屋的西南角,一张米黄色的老式三连桌紧靠着床头,桌上放着一盏带着淡粉色外罩的台灯,桌前有一把棕色木椅。父亲为她买了一个外面包着淡蓝色花布的简易衣橱,放在小屋东南角。门旁放着一个脸盆架,小雯将新买的粉色小花洗脸毛巾搭了上去。盆架上放着一个红花搪瓷旧脸盆,地上还有一个稍大点的淡蓝色塑料盆,是父亲给小雯新买的,让她洗衣服用。毕竟是爱抽烟的父亲一直居住的屋,屋里有那么一股烟熏味。
周日时,小雯把淡绿色竹叶窗帘及门窗、桌椅、水泥地板都通通地清洗擦拭得干干净净。楼下大树间有家属们扯的一道道凉衣服的钢丝绳,小雯将洗好的窗帘凉在了楼下。之后,又将那天晚上从父亲办公室书橱上搜寻来的一幅油画贴在了床后头的墙上,这样即使躺在床上也可以欣赏画里的风景。她特别喜欢这幅画,画面犹如一个童话中的世界,有小桥流水河边柳,远山草地小木屋,画面深处,一位身着白色纱裙、头戴花边小帽的女孩,站在小桥上凭杆凝望远方,仿佛在等待什么。整幅画面是那么的宁静而温馨。
下午窗帘晒干了,小雯踩着木椅子将窗帘挂好,这间18平米的小屋里,立刻有了女孩子的气味,清爽而馨香。
小雯的对门住着一对年轻夫妻,他们结婚刚三个多月,屋门上的大红喜字依然鲜艳,屋顶上还吊着亮闪闪的七彩拉花。小雯刚搬过来那天,小夫妻俩正在楼道里准备做午饭,父亲介绍小雯认识了他们小俩口。
“这是刘朝辉叔叔,这是小英阿姨。”
“刘叔叔好!小英阿姨好!”
“叫啥叔叔呢,把我们叫老了,叫哥哥姐姐吧,听着舒服。”刘朝辉笑着说。

“你这丫头长的挺漂亮啊,看来是取了你们俩口子的优点了。”小英说着拉起小雯的手,亲切地说:“以后有什么需要就说一声,咱这么近住着,跟一家人似的。”
刘朝辉和田青山在同一个办公楼里上班,但不在同一个部门,刘朝辉在四楼机要科。小英是市委机关办公室的打字员,在大院另外一座办公楼里上班。
小雯的隔壁住着一家三口,男的也在机要科,儿子已三岁了,很活泼。她很庆幸这间小屋在楼头,晚上除了偶尔听到隔壁小孩的哭闹声,或妈妈训斥儿子几声外,还算比较安静。
学校离机关大院较远,必须骑自行车上学。父亲从旧自行车市场为小雯买了一辆淡蓝色坤车,尽管是旧车,而且车架上的红漆还有几片剥落,但拥有了一辆属于自己的坐骑,小雯心里还是美滋滋的,非常珍爱,每到周日,她都要把自行车好好地擦一遍。
小雯在乡下小村里是数得着的俊秀女孩,一双黑亮的大眼睛镶嵌在色泽健康、肤质细腻的脸庞上,线条柔美且略显棱角的粉红嘴唇,让人禁不住会想起鲜美的五月鲜桃。邻家的嫂嫂婶婶们见了村里十七八的大姑娘都爱开玩笑,她们的最大的快乐莫过于看到姑娘羞红着脸逃走。
在县中上学时,每当周六小雯回家,凑堆坐在街门口干着手头活计的嫂嫂婶婶们,一见她就逗:“看这闺女长得多水灵,多洋气,将来我们一定给你找个好女婿儿,好婆儿家。”只羞得小雯脸似晚霞,一溜小跑地回了家,身后跟来一阵“咯咯咯”的笑声。
无论从外貌上还是从学习上,小雯一直给自己打的分很高。然而来到市里上学后小雯才发现,城里长大的女孩子细细嫩嫩的都挺好看,说话也细声细语特女孩气。她立刻感到自己像一只从乡下飞进城里的麻雀,带着一身土气。多亏学校让统一着装,穿校服,掩盖了些许城乡差别。
期中考试后,小雯的成绩在班里排在中游偏下,她明显感觉到了一些同学歧视的眼光。小雯暗下决心,一定要努力学习赶上去,挫挫他们的傲气,让他们对自己刮目相看。不到半年时间,小雯的学习成绩在班里已名列前茅。渐渐地,小雯和同学们融合在了一起,也有了几位好朋友。特别是蒋盈盈,知道小雯母亲不在身边,常和父亲在机关食堂吃饭,吃得不会多好,所以家里饱饺子或做什么好饭改善时,都要邀请小雯到自己家去吃饭。小雯的父母都是普通工人,为人善良,和蔼可亲。因为家境不太好,盈盈学习非常刻苦,她说她要用知识改变命运。
当然,盈盈有时在周日时也来机关大院找小雯玩儿,他们一起探讨学习上的一些难题,还不时聊聊女孩子心底里的一些小隐秘。
那天小雯放学回来,正在楼道做饭的小英姐对她说:“你隔壁那一家人快搬走了,单位调换房时,他们分到了一套旧单元房,这几天正收拾房子呢。真叫人羡慕,以后不用在这儿挤了。”
“在这儿多热闹。”小雯开玩说。
“是够热闹的,每到做饭时,楼道里常放着锅瓢盆交响曲。早晨上厕所也不方便。不知我们何时才能熬出头,分上房子?”
“早晚肯定能分上。”
“唉,等着吧!需要轮资排辈呢!”
小雯想,如果母亲也在市里工作,父亲也早分到了单元房,也不用在这儿挤了,这里是公厕、公用水房,早晨上厕所经常要排队,有的等不上就干脆跑前面办公楼去解决。隔壁搬走后,不知会有什么样的人或家属住过来。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