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 惊世的秘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茅屋里麻布短衣老者不知道坐了多久,身上一尘未染,易剑锋与李莉思走进来的时候,终于将他惊醒了
他睁开了眼,看着这两个通过奇门八卦阵考验走进来的一男一女。
三人久久对视,不曾言语。
终于,李莉思受不了这种诡异的对视,心直口快的问道:“鬼谷子前辈,你还活着?”
什么叫还活着,明明都睁开了眼了,怎么会是死人?
这话一说出,连她自己都觉得唐突无礼了,但是说都已经说出来了,解释只会越描越黑。
“我已经死了。”
鬼谷子王诩没有生气,反而慈祥和蔼的笑了笑,语气十分轻松的答道。
“那么……”
见眼前鬼谷子王诩十分和气,李莉思又想问他既然死了,那又怎么还能有完整的灵智与她交谈,但是一时间,又不知道该如何礼貌的诉说自己心中的疑惑。
王诩是何等的人物,一眼就知道李莉思心中的踌躇了,于是就接着说道:“这具化身只不过保留了我的一缕神念而已,专程等待着有缘人来承我道统。而昔日的鬼谷子王诩,早已经坐化仙去,元神转世投胎了。”
“哦?以前辈的道行修为,在人界里应当是纵横随心,怎么会有人有能力将你逼得不得不坐化转世呢?”
易剑锋听言,十分好奇鬼谷子的坐化原因,于是问道。
“逼得我不得不坐化转世的,不是人……”王诩的语气有些沉重,说到这里,他忽然抬起了右手,指了指头顶之上,唏嘘了两个字:“是天……”
易剑锋与李莉思闻言心中大惊,一个脸上不见声色,一个惊形于色,语气不同却又异口同声的问道:“天?!”
“不错!”说到这个话题,王诩这个时候的面色凝重了一些,说道:“我本来已经渡过三次天劫,道行精进到明悟阴阳的地步。但是也就在这个时候,天界天庭派天将送来旨意,要招安我入天庭封官,受封神职。”
王诩说到这里,声色慷慨激昂起来:“我辈问道修真,不恋人间繁华,不问世事变迁,不图名利福禄,不惧生死劫难。毕生追求的,只有大道与自由两个向往,无非是想与天同往,与地同在,心似浮云常自在,意如流水任东西。”
“但是天庭势大,挟三清旨意以令天下,结党营私,四处招安有名望的修士,意图与西方教一争长短。”他顿了顿,又说道:“我不愿受制于天庭,所以将肉身藏于一处后,运用毕生修为瞒天过海,避过了天庭的耳目,元神遁入地府,偷偷进了轮回通道转世投胎。至此以后就隐姓埋名,只求安闲自在,能一心向道,不再在世间走动。”
“那前辈将这些秘闻告诉我们,不怕我们泄露出去?”易剑锋的话,从来都是直得哪壶不开偏要提哪壶。
“哈哈。”王诩哈哈一笑,自赞道:“前世的我博学多才,身肩各家鼻祖之名,区区相人之术不在话下,对自己的推算判断,还是有几分信心的。不过可惜啊,你们两个人,不能承我道统,不是我等的有缘之人啊!”

易剑锋对鬼谷子的话不置可否,反而很有兴趣的问道:“那天庭上的天兵天将,为何要屈尊于玉皇大帝呢?是受制于封神榜吗?”
“天庭中,只有八部三百六十五位正神,才受制于玉皇大帝手中的封神榜。”
王诩是商末周初之人,如今的天庭,正是在那时候立的,所以对这些秘闻很是清楚,此刻讲解起来,有条不紊。
他又侃侃说道:“凡是修士炼出元神,每四百九十年都要受四九天劫的天威考验,没有人可以避免。除非是修炼到天仙的境界,超脱五行外,不在三界中,潜修在三十三天外。但大道五十,天道只全了四九,这四九天劫,也是可以取巧避过去的,而天庭之主‘玄穹高上玉皇大帝’,就受太上老君的亲点,恩赐了避劫的秘法。”
“你想,天下修士何其之多,有的天资不够,有的功法不全,有的资质愚钝,有的修炼不专,又有的天生缺陷,有的无心修炼,有的只参道行,有的努力不够。其中各样不一却又不一而足,都是修炼到一定的地步,止步不前,无法再精进道行与修为。”王诩一口气举例了八种会在天劫中被淘汰的修士,又说道:“但是四九天劫是一次比一次凶猛。当天劫来临时,他们拿什么抵抗?若是不肯转世投胎,就只能在天威下化作劫灰,消散于天地之间。但是转世投胎的话,劫难太多,其中凶险并不亚于天威。所以为了求生,他们都只能上天庭讨取神职,以换取玉皇大帝手中的避劫之物。飞升天界去当神仙,其实还是许多修士的梦想。”
听完鬼谷子的叙说,两人各自是叹了口气,易剑锋咧了咧嘴,说道:“原来天庭的水是这么的深,还有如此大的惊天秘闻。”
王诩被易剑锋的豁达感染,笑了笑,又补偿说道:“这也是上古时期天道立下的规定,本来在这之前,是没有四九天劫的。天庭,也未曾设立过。”
“原来这个天道还会自动更新打补丁的。”易剑锋心里暗暗乍舌,感觉好笑的腹诽。
“好了。”王诩拍了拍掌,将各自沉思些什么的两人唤回注意力,说道:“虽然你们两个人不是能够承我鬼谷一脉道统的人,不过既然能够来到这里,也算是有缘了。我传你们一本《大道真解》,是我前世毕生对大道参修的成果,能悟去多少,就看你们的造化了。”
说完,他胸前那团金色火焰动了起来,在空中散化成无数点光点,形成一个个字体。
他边操纵金色火焰,边说道:“未曾多想过来的会是你们,所以这本《大道真解》在这之前其实并不存。今天是灵光一闪,神来一笔,是第一次拟写,你们两个也算是这本书的见证人了。”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