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陆压的道统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易剑锋自觉与这等惟利是图的俗人没什么好动肝火的,于是就直接在他面前施展元神神通,遁飞出去
这倒是把这铁匠吓得屎尿都快出来了。几年里都害怕易剑锋会找上门来报复,头发花白了不少。
君子堂荡荡,小人常戚戚。
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自然要落得个小人的下场。
太阴元神遁出铁匠铺,直往山西太原晋阳县飞去,去找刘文静了。
他这么折腾,倒不是傻到不会去问些行人路人打探,只是这些凡尘里的俗人,知道的都是些已经被国家或私人开采了的矿脉,哪里知道修士经常往来的矿产地。
好在潞州与晋阳离的近,太阴元神飞遁不过一会儿,就到了晋阳县,找到了府衙。
无须展开神念,易剑锋径自往后府飞去,刘文静果然正在温养凝练元神。
区区一个晋阳县,还真是屈才了刘文静,闲的他一直这么清淡。
太阴元神刚刚遁入府衙五里内,冲府衙而去的时候,刘文静的元神就有感应了,只不过感应不出究竟是友是敌。
待到易剑锋将太阴元神又凝成真人一般,刘文静这才有些惊讶的问道:“什么风把你吹来了。”
易剑锋也不罗嗦寒暄,直接开门见山的问道:“我想要炼制一把飞剑,需要五金之精,却不知道哪儿有官府和私人没有染指的矿山,你知道哪儿有这五金的矿产?”
刘文静莞尔一笑,说道:“陈抟不精于炼器一道,没传你炼器方法也就罢了,就连五金的矿产地都没和你说过啊。也罢,我就与你说说吧。”
他说完,又继续说道:“这天下,只要有人烟的地方,就有人力在开采矿材。你要是想采些天材地宝,就必须得去那些荒山大泽,人迹罕至的地方寻找。寻常散修,大抵都是向官府和私人花银子购买矿石,自己回去运用真火精炼。厉害些的,则是做了供奉,有门阀大族提供资源。天下门派都有占据些矿产资源,所以门派修士,也不愁这些。凭你的实力,若是想采五金炼出五金之精,可以去十万大山边处看看,那儿矿产丰富,又是无人开采,大抵有些能力的散修,都是在那儿寻找五金。只要你小心些行事,应无大碍。”
“早该想到那儿了,哈哈。”易剑锋闻言大笑,朝着刘文静施了一礼,告辞道:“那我就先走了,有空再来和你喝上几坛。”
对于易剑锋的坦率,刘文静摆了摆手,也不作客套,说道:“早去早回,等你的美酒。”
太阴元神又是哈哈一笑,化作虚无,向南方遁去。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
当时太阴太阳两条元神化身各自从楼观道派里遁出后,太阴元神去了汝南梁祝镇外乱葬岗的至阴绝修复地阴煞云,而太阳元神则向长白山遁去,准备寻找长白山地脉中的地心火煞,参悟其中的变化奥妙。
陈抟曾经与易剑锋谈过的一种极道阳火,称之为九阳火。
九是个虚指,代表着极至的意思。这个九阳火,其实就是指掌握集齐了天下一切阳火,融合揉炼出了的一种极至的火焰。
长白山地脉中的地心火煞,只不过是第一个目标而已。
太阳元神遁飞到长白山边境处,就化作虚无,散开近两三里的范围,齐齐向地下潜去。
潜的越深离地心越近,受到的拉扯力也越大。

易剑锋潜进底下不过五万来米左右,就觉得地心的引力摄人,隐约间控制太阳元神有些吃力,于是又回升到三万米处,就不再下潜,四处寻找起了地心火煞的的踪迹。
不过一会儿,太阳元神就寻到了一条岩浆的流脉,寻着流脉前后追寻,终于找到了一处地心火煞凝聚的地方。
这处地心火煞也不知道形成了多少亿年了,有近百来米长宽,在地下两万米处,不断的散发着热量。
不过,这里居然有两个一老一少的修士正在这儿参悟地心火煞的变化奥妙。
还真是无巧不成书!天大地大,居然在这种地方都能碰到同行。
这一老一少的修士。
少的正在运用微薄的法力护住全身,裸的处在地心火煞不远处的竭力抵抗着那惊人的热量与地心的拉扯力,嘴唇干裂,满身通红。若不是如此,倒也是个面俏的少年郎。
而老的,却怡然的立在一旁,鹤发童颜,精神矍铄,一头银发披肩,双目神光内敛。也不见他运用多少法力,就在地心火煞中镇定自如,想来是对地心火煞的变化特性,已然是了如指掌。
他时刻注意着少年的情况。见易剑锋出现,见多识广的他一眼就认出了眼前的人是元神显化,于是笑呵呵的运用法力,将声音透过重重阻碍,传与易剑锋问道:“阁下是来采地心火煞的?”
易剑锋见这两人身上放出的法力不似奸邪,便指着那个少年就说道:“道行还不够,和他一样,也是来参悟地心火煞的变化奥妙的。”
银发老者点了点头,不再言语。
地心火煞长宽有百来米,易剑锋就径自到了少年的对面,展开元神,观照起来。
见识过这一老一少参悟地心火煞的奇异方法,他们的来历,易剑锋已然猜到几分了。
这两人,应该就是天下间少有的几个奇门异派中,只惟独修炼天地间各种火罡火煞火精的火宗。
这个火宗,可谓是历史悠久,其渊源可以追溯到洪荒时期的大巫祝融。
因为他们尊奉的火祖,就是祝融。不过火宗供奉的第一代祖师却是封神演义中曾经出现过的陆压道人,而第二代祖师,则是三圣皇之首的燧人。
相传,火宗的道统,就是陆压留下的,从上古时期一直流传至今。
火宗中有各种敛火御火的神通,于斗法斗战上,实力大的惊人,这一脉,是以炼火来精进道行的。
火宗的门人,起初先参修五行之火,然后将其参悟透彻后,由火生土,又由土生金,再金生水,水生木,最后木又生火,直至五行大成,归合为一,道行步入四象的境界。
之后再参修四象之火,衍生出地风水,从而掌控四象,演化阴阳。
最后再参修天下间一切阳火阴火,以阳火阴火为基点参悟出阴阳变化,得成太乙。
九阳火,也不过是这一宗的高等神通而已。
不过毕竟是另辟蹊径,巧走偏锋。火宗一脉精进道行,其实要比其他宗派难上许多,许多门人,都是止步于四象的境界,道行无法精进到阴阳。历代中有记载的杰出门徒,也不过是参修到了阴阳的境界。
于是火宗一脉,流传至今,许多大威能的御火神通,都失传了。
——
——
求点,求推,点收。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