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的状态与对身体的状态的认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身体的状态与对身体的状态的认识
sunline
如果说对身体的状态的感觉是一种人的认识,这么说这是主观的还是客观的,有什么区别呢?
还是玩玩语言游戏,把客观的当成“身体的状态”,把主观的当成对身体的状态的“认识”呢?
人认识不了客观,正如人同样认识不了潜在的主观,甚至是显在的主观,人就认识了吗?
人的认识是不完全的。
既然如此,把两个都不能认识东西对立,把一个人为抽象出来的循环过程的割裂成两个方向的对立,却不能认识到这一点,这很难是被认为是明智的吧?
下面举第一个例子。
今天清晨起床,头脑不是太灵活,迷迷糊糊地,像一只套了僵尸外套的幽灵一般徘徊……做了一套广播操后,感觉灵敏了不少,身体活跃了不少,头脑似乎灵活了一点,身心好像是一体了……
你看出了什么,没有?好,下面是第二个例子。
前几天打电脑,坐了着不动,不少时间了吧,这时一个电话,想立马赶过去接,一起身,脚麻了,两只脚触觉似乎消失了,麻木着,感觉脚里面的传导神经似乎是在通电,屏蔽了“正常”的感觉,而在平时,即便是在通电,但是却对此居然毫无感觉?

举了两个例子了,前一个例子是从睡眠状态到正常状态,后一个例子呢?总之都是从一个状态转换到另一个状态。这个要转换到的状态,即目的状态。待转换时的状态,即源状态。转换的目的是存在的。
如果说这些状态都是人的认识,那么人对其的认识是否全面了呢?
在不全面的认识下的转化是否是“一种”不全面认识的转化呢?
如果说,不协调的感觉似乎是发生在人主观的认识和客观存在的身体之间冲突的这么一个说法,可以成为一个解释,那么这个解释是否是完全的呢?
如果人认为的客观是人的认识。
那么真正的客观存在于什么里面呢?
是无数人潜在的主观之融合?
还是由此流出了无数人的潜在的主观?
这样的客观和主观有何区别?你认为的主观呢?
如此,另一种解释可能同样是“客观”的,其实前面已经说过了,再点一下,即,“不全面认识的转换造成的冲突”,这个解释可能让有些人感到很不舒服,正如使他们对这个解释感到不舒服的存在于他们头脑中的与产生这个解释的存在于我的头脑中的同样都是认识,同样都不会是全面的。
2008年7月18日星期五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