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思考出发……之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从思考出发……(之一,市场供给和需求对生产者的影响)
sunline
首先申明,写本为为了引发思考,而不是去研究经济学。
先随便找个问题看看。
市场的供给的增加如何影响市场的需求?
这个问题太过广泛,这里只选取及其狭窄的部分加以分析。而那全体可不是部分的简单拼凑,或者说即使试图去拼凑可能也不能得到令人满意的结果,虽然可能引发新的矛盾,建立新的基础,产生新的方向,其作用是积极的,但在本文不加阐述。
一种新技术的产生会增加市场的供给。
如果市场的需求不变。
那么市场的供给符合市场的需求,由于劳动生产率提高了,那么就无需原先那么多数量的生产者,即新市场需要的生产者数量=旧市场需要的生产者数量×(1-新市场单位劳动生产量÷(旧市场单位劳动生产量+新市场单位劳动生产量)。
那么由于,新市场单位劳动生产量>旧市场单位劳动生产量,那么可以得出新市场需要的生产者数量<旧市场需要的生产者数量!这个结论,但是要注意这个结论所假定的前提,即市场的需求保持不变。
那么市场供给的增加会不会引起市场需求的变化呢?这个问题的结论并非单一。
那么换个角度,什么会引起市场需求的变化呢?再去寻求这些引起变化的因素与市场供给之间的关系是不是解决原问题的可能程度增加了呢?
有何市场存在必不可少的因素?
人?是否没有人,就没有市场?
那么人的数量的增加就必然引起市场需求的增加吗?
那么单凭这些人的市场需求的客观存在就能支付增加的市场供给吗?
看啊,问题出现的更多的分支。
这么,市场需求这个概念需要重新的定义。
这个市场需求必须建立在可以由消费者所能够且愿意或者不愿意但必须支付的基础上。
不是什么需求都可以构成市场需求的!因为如果这样,就不需要再将其和人的数量相关,任何一个人只要想象一下自己的需求,那么这个需求就可以构成市场需求,那么目前所有的市场供给可能还不够满足一个人想象出来的自己的需求!
那么人这个因素对于市场需求这个因素来说,是个原子因素吗?我写这个“原子因素”概念的意图是引发这样一个思想,第一个因素有没有属性,且其中有些属性和第二个因素或者第二个因素的属性直接相关?而着属性本身也可以构成一个因素。如果完全没有,那么它就是原子因素。以此使思维的对象更加明确。
很简单,可以发现人这个因素具有金钱这个属性,由金钱这属性通过人这个因素,以某种方式和市场需求这个因素相关。
而这里的金钱不是说某个人的金钱,即不是特指的概念,那么可以是什么样概念呢?选择很多啊!为什么这么说呢?即可以用所有人的金钱,即全体的概念,当然也可以用一个人的金钱,某种平均的概念,换一个视野或角度,同一个概念有无数种解释!
那么究竟用那种视野或角度下的概念,这完全根据问题存在的基础,从不同的视野或角度下的概念出发可能得到不太相同,甚至在某种层次中完全相反的结论,且实质上并不冲突!
如果现在取用全体的概念,又引发了一系列新的分支,这里只能简单地举出一个中的一个的一个,否则可能就偏离了写作本文的目的了。
而写作本文的目的是什么呢?开头写了一点,文末我又会再透露一点,可能不少的读者不用看到文末就已经发现了或者早已发现了却只不过隐含在脑海中而已。
偏题了,好,现在回到正文,刚才引入了“金钱”这个属性,又用某个全体的视野去看这个属性和其因素的整体。而“金钱”这个概念是不是没有一定的发展阶段直接从天上掉下来呢?

简单的回顾一下金钱的历史:在以物易物的时代,金钱没有现在人头脑中具有的一些意义。之后,出现了一定的等价物,例如:发展到近代出现的黄金,在一定历史情况下可能是一个不错的等价物。再之后凭借信用的票据由于其特质的优越性且符合一定历史情况下发展的趋势,不可阻挡地取代了实体的等价物,例如黄金,成为了金钱这个概念的主流,并不断地发展着……
由此可见,这里“金钱”这个概念,并不是指,实际的黄金白银,也不是是指流通的纸币,甚至也不是指银行中的以电子形式存在的存款的数字!这些都是“金钱”这个概念的具现形式,而不是其本质!这些具现以无法描述的复杂的方式相互联系着,而不少学科都是为了对这些具现的联系进行研究的。例如:无法精确地或者相对精确地给出一个各种形式存在的货币和实物之间关系,而各种形式存在的货币以一定关系代表的现实的市场需求总量和实物以一定关系代表的现实的市场供给之间也无法给出一个精确地或者相对精确地的关系来!
现在提升一下观察的视野,可以发现实物同样被“金钱”这个本质所包含,因为金钱存在的目的之间就是为了交换实物。那么市场需求的实物同样是市场供给所提供的,增加的市场供给同样增加了“金钱”的总量!而增加的“金钱”总量是否流通是否变化了形式后再次流通就是其他的问题了,例如:流通、分配等。
当干预也被当成与自然一体的时候,实物和货币之间,市场供给和市场需求之间的转化是自然进行的,现在的具现中比较流行的是市场加上适度的政府干预这样一个概念。
在整个过程中可以发现,某种情况下,“金钱”的变化,导致总量不是减少和不变而是增加了!不知道这是不是一种有益的发展吗?显而易见,市场和政府干预的目的即在于使总量增加,而手段是多样的,总之是要保持一种平衡,而在其基础上比较顺利地完成这个总体上的增加的循环,因为它不仅仅是一些量上的增加,而一些质上面的改进也在不断地进行着,同时也是目的之一。
在总的增益回路下,局部的回路也需要自行改进,因为回路总是在一定基础上的,此基础一部分是外在的,另一部分是自己所创造的!局部回路如果不符合这个基础,那么导致的就可能是降低的回路,而不是增加的回路。而意识到并加以改变需要一定的时间,当这个改变后符合其存在的时间超出局部所能承受的时,局部即告崩溃!而新技术导致的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总是带来一定的波动。而外在的干预如果在一定时间内使局部意识,并加以引导、转化并且缓和,那么局部就可以相对更多地完成向增益回路的转变。而局部相对更多转变为增益回路,那么就会对总回路起到促进而不是之前的相对地阻碍作用。
本文分析不可能全面,只是提供一种思考的方法,由提供的思考的方法中隐含的方法或者其他什么的。
写这篇文章的目的不是写经济学,我没有去翻什么资料,纯粹凭借记忆中的东西加以推导。如果有人专门去搞,可能有更多的收获。
我看到一股不可阻挡的趋势,它存在,且是整个世界的意志所向,但并不一定是由本文或本文集所带来的,这股趋势引发了之后一系列新的分支和以次引发的无数系列的分支。
关于“趋势”这个概念,我同时写了一篇散文诗歌,放在本文集《无极化境》的《短篇散文诗歌》中,名为《时代的趋势和存在的问题》,如有兴趣,可以看看。
2008年1月3日星期四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