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闵传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五代十国的历史,我至今都是混乱的。中原五十来年的时间,前后更替了二十余位皇帝。就算美国的总统制四年一届,一人当选一次,也不过这二十来位的一半。这一段历史又称为五胡乱华。
按照民族融合的观点来看,五胡乱华是不正确的。那一时期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次民族大融合,许多的少数民族,特别是匈奴、鲜卑,羌族、氐族等等都融进了汉族乃至中华民族。甚至匈奴也称汉朝皇室后裔,所建政权更称汉。可能很多历史原因,以及现在的民族政策的关系,流传下来的故事不多,那一时代在学过的教科书上也谈的很少,只记得是鲜卑的青年皇帝改革,和淝水之战。那一段兵火流血的历史不应该那么少的记载的。好多人和事迹似乎都掩盖在了历史的尘埃下面了。
所以偶然上网翻阅历史帖的时候,看见了一个叫做冉闵的人和他的事迹,而评价却毁誉参半。我便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用“冉闵”这个字眼到处搜索。网络真是最好,也最方便的图书馆,一个上午的时间,我陆续的找出这个人的只言片断,慢慢的用我自己的方式,捏出一个对自己而言的完整形象。
冉闵,和现代人名字很象,有些史书如日本的又做染闵。在我们能够公开看见的大路货史书中,他被埋没甚至连自己建立的大魏(史称冉魏政权)都无法得见。
冉闵和父亲冉良(后改名冉瞻)都是汉族人和十六国中后赵的国君羯人石虎的部下将领,并成为石虎养子,于是改姓石。石瞻在咸和三年(328年)石虎和前赵刘曜部队交战中被刘曜部队杀死于新绛。但记载并无明确说明这位战死的石瞻便是冉闵之父。349年,石虎死,石鉴得到冉闵支持发动政变推翻石遵,并答应立冉闵为皇位继承者。后来石鉴没有这样做。350年,冉闵劫持汉族将领李农和王基推翻并杀死石鉴,建立魏国,依然建都于邺城。
可以说他是靠胡人起兵,而最终却颁布了令当时胡人惊愕甚至恐惧的“灭胡令”。河北南部,山西,河南,山东四省的匈奴、羯、鲜卑、羌、氐人在冉闵组织的汉人的大反击中被全部树清.仅山西中南部和河北常山以南被杀的白奴(凶奴分化为白奴和黄奴,黄奴自称夏后依,白奴被冉闵和各路山西义军杀绝)多达六十万之多,其中四十万被闵闵正规军杀绝。他两次屠羯达三十二万之众,羯族从此从中国历史上消失!现在有历史学家认为,当年横扫欧洲的“匈奴”其实就是因惧怕他而西迁的胡人。
他虽然是皇帝,却一直奉江南的晋为汉之正塑,立志恢复汉家天下。
他号称项羽转世一生无敌,自灭胡令颁布后,遭北方胡人围攻而屡战屡胜!
而遭到群胡连番围攻:
其首战以汉骑三千夜破匈奴营,杀敌将数名,逐百里,斩匈奴首三万;
再战以五千汉骑大破胡骑七万;
三战以汉军七万加四万乞活义军破众胡联军三十余万;
四战先败后胜以万人斩胡首四万;
五战以汉军六万几乎全歼羌氐联军十余万;
六战于邺城以一二千刚组织的汉骑将远至而来的胡军七万打的溃不成军;
七战又有以步卒不足万人敌慕容鲜卑铁骑十四万不退反进竟十战十捷。
在五胡(其实不只五个少数民族)攻入中原后,冉闵父亲在当时参加汉人自救而建立的乞活军中做统帅。尔后被羯人政权后赵的石勒重创。其父重伤死亡,冉闵时约十二岁。石勒看冉闵年幼却聪明伶俐,并敬为名将后人,便让自己儿子石虎收其为义子。
之后二十余年间,冉闵易名为石闵,并逐渐成长为后赵军中一员猛将,据史书描述为身长八尺,使用双刃大刀,座下一匹朱龙马,相当的英姿飒爽。同时在后赵军中参加过对东晋的战争,取得过重大战功。咋看之下,就象一个迷失的孩子,为和自己负有血海深仇的敌族效力,杀戮同为汉族的东晋人。
二十年,足以改变一个人,外貌、内心、性格甚至观点。可是二十年,他终究还是没有忘记家国深仇,还是记得自己是汉人。他擅自开仓放粮救济汉族饥民。在石虎死后,挟天子以令诸侯,前后扶植了几个后赵的傀儡皇帝,并派人通告东晋准备接受归顺。
也许因为曾经在战争中与东晋交过战,也因为后赵大将的“显赫”身份,东晋王朝始终视他为叛徒与敌人。在部将的拥戴下,他建立了五胡入中原后第一个汉人政权,放出被羯人抓进后宫蹂躏的史称5万的汉家少女。
然后,公元350年左右,冉闵开始了在历史上最有争议的屠杀。他一个城市一个城市的杀羯人以及其他胡人。因为这个民族原本不过二、三十万人,几乎全民皆兵,而且对待汉族极其残忍。想必至小丧父以及二十年来的经历,让他看的太多的羯人的凶残与野蛮。他杀胡人,发布了有名的《杀胡令》以及讨胡檄文,号召北方汉人打杀胡人,要求五胡各归其土,不得再期辱汉人。
而史载,冉魏政权建立三年期间每月均战事不断。冉闵经常率领弱势兵力决胜实力远强于自己的胡人大军,并且总是一马当先,几乎无一败绩。作为处于胡人包围之中的冉魏政权,由于常年的征战,兵源与财政根本无法得到补给,失败已是命运的使然。冉闵本人想必应该知道这层道理。

尤其是他的大开杀戒。当时北方地区汉人要么外迁做了客家人,要么已被屠杀,已只有一千万,和进入中原的胡人基本接近。一千万中多为汉人百姓,手无寸铁。而胡人多为游牧民族,多强悍。同样的人数对比,汉人总是显得弱势。
冉闵的杀戮,与政权的建立,自然不容于周围的胡人。群起而攻之,可以想见,行武出身的冉闵该知道,这是个知其不可为的事情。聪明点的做法,应是不张扬自己的汉人身份,融合最大势力的胡人。而汉人,人数不占优,又处于弱势。他去给汉人出气,对自己一点好处都没有。可是他是做了。
鲜卑人率二十万铁骑进攻冉魏。冉闵兵不过一万,据说十战十胜,也说十二战十二胜的。最后仅余残部,甚至孤身。终落入陷阱被俘。而对方厉声质问他为什么造反,他便说天下大乱,尔曹夷狄禽兽之类犹可称帝,况我中土英雄,何为不得称帝邪?!惹恼了对方,让鞭责三百,然后斩首。何等英雄壮烈。
这一幕,象极了《勇敢的心》里的华莱士在酷刑后吼出“freedom”的情形。记得那时候是看的眼角濡湿。
之后,因为中原内乱,东晋乘势收复了一些北方失地。而冉闵剩余的将领全部自杀身亡,冉魏的汉人百姓二十余万南迁。
也许冉闵的历史,和华莱士的历史都是被人窜改的。华莱士被称作叛国贼。冉闵一个被人诟病的是做过胡人的义子。有人说是变节。其实很好笑,十二岁的孩子能左右自己什么。况且电影《亚瑟王》里面,亚瑟幼时也被罗马人带走做了罗马骑士,成年之后才回归英伦。另外一个,就是他无法避开的一点——屠杀。
希特勒屠杀,除本国犹太人外,多为侵略国之人。某些新政权搞屠杀,是本国人。而冉闵杀人,面对的主要是侵略自己家园又屠杀过自己族人的外族。在手段也许上残忍了很多,特别是几乎将羯人灭绝。史载,羯人本性凶残,且属于白种人。该族人剩下的逃亡后,曾经被南梁收留。梁末,该族作乱,大肆屠杀周围汉人。将军陈霸先刚好整编完军队,立即迎头抗击,最后不得已灭了这群最后的羯人。于是在中国历史上便消失了这个彪悍的民族。究竟谁对谁错,一千六百多年前的历史,线索散失殆尽,已无法评判了。
冉闵的心思,也许可以用《天龙八部》中的箫峰略做参考。身为天下第一帮派丐帮帮主,武艺冠绝中原,又肩负保卫汉人百姓,抗击契丹的巨任。可是有朝一日得悉自己的真实身份,且汉人对他群起围攻,若大的中原竟无一藏身之所。最后归回契丹,机缘巧合下做了南院大王,也是先前自己视作死敌一方的重要首领,最后又在契丹攻宋的决策下,左右为难,进退维谷。当真是天意弄人。
少年的冉闵应该还是知道自己的汉人身世,可以隐忍二十余年光景,做了羯人大将,与东晋作战。也许,面对荣华富贵,他也想过忘记身份,做个羯人。我们可以从自私的角度揣测冉闵。眼看后赵政权无人,手握重兵的他已经可以黄袍加身。但是汉人身份让他无法取信于羯人贵族。无奈他只有重回汉人角色。但是他为什么又向东晋发信提出归顺呢?汉人政权不信他,胡人要剿灭他,两方夹攻下,处境远难于箫峰。
也许他是在等待时机以血杀父亡国之恨。每遇大战,总是身先士卒。临死时更是慷慨陈词。一个心胸机狭之人,又如何可以说的让人热血沸腾?
历史往往充满了矛盾,以为历史总在任人**。清人改史创下窜改中国历史的**,而今得到的正史资料,又到底有几成可信?
冉闵终其一生,先事胡人,又大杀胡人,在历史上已经成谜,不同的史籍评说完全相反。英雄?枭雄?暴君?救星?鲜卑人杀冉闵,却又追谥为武悼大王。强悍的少数民族人是很尊敬强悍者的。尔后,鲜卑人也全部融入汉族。民族融合,而冉闵究竟是屠杀还是复仇,抑或保护汉人家园,真相也已经随风。
历史上可以说无可争议的,是冉闵的男儿血性本色,和屡屡以少胜多的非凡军事才华。而这些,做传奇,做英雄,被我们记得也足够了。
个人认为民族融合跟有计划的种族屠杀是两码事。
五胡乱华真的是什么后世学者们说的多民族融合相亲相爱的大家族吗?
那是游牧民族对一时衰败的汉民族侵略,屠戮。
血淋淋的历史摆在那摆着在,不要轻飘飘的民族融合四个字抹去我们祖先在那个时代的苦难。
以彼之道,还彼之身。冉闵做的很好。
英雄两个字当的起。民族英雄这四个字也当的起。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