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九十九 章 修道大会,矛盾加剧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九十九章修道大会,矛盾加剧(求收藏!推荐)
今晚请客喝酒,喝的多了点,写的不好,大家别见怪!呵呵!又是一个酒嗝——呃~~~
——————
上回说道全真四子在蜀山遭遇青城的烂人道长道玄挑衅,顿感前途凶险万分,也更加坚定了他们要在大会上取得好成绩,誓将全真教道统发扬光大的决心。
久闻蜀山剑冢名闻天下,这夜天宝准备摸黑来到到剑冢不远处仔细观摩一番,如果可能的话最好能顺手牵羊带走几柄回去研究一番,也好让全真和真神教的弟子教徒们都人手一把绝世宝剑,拿出来多有气势!
可惜他这等不切实际的念头注定要胎死腹中,因为剑冢既为蜀山重地,又怎会任人进出自如,不但派遣众多门人弟子严密守护,而且还用仙佛魔三界都享有盛名的两仪微尘阵镇守。(两仪微尘阵:分生死幻灭晦明六门,人界最厉害的阵法之一,曾以此阵炼化绿袍老祖。)
就在天宝失望至于准备回去之时,突然听到身边传来的异响,不由顿了一顿,要不是他最近一段时间一直通过炼化仙丹提升修为,现在已经合体后期,随时可能渡劫达到大乘期的话,还真发现不了。
小心的遁出心神慢慢搜索着异响的方向,终于在剑冢外千米处有所发现了,原来是老仇家青城的道玄真人搞得鬼。深夜在剑冢外躲藏着,不用想也知道一定和叶枫打着一样的主意,天宝心思一转顿时猜到肯定不止一人打这剑冢的主意,随即运起心神仔细的探查一遍,发现几乎每门都有人来秘密查探,有些人即使发现彼此也心照不宣的不再言语,而是小心的避开彼此就好。
天宝再仔细的探查一遍,确信没有发现峨眉和武当以及全真的师兄后心中轻笑道:“有意思!没想到修道大会之前还能碰到如此有趣的事,那就让我来将水搅浑,将众人都挑到明面上吧!”说完暗运真元力准备给道玄真人来一下狠的,没想到有人先下手为强,先行袭击了道玄,顿时将他击的闷哼一声,张口向天宝这边吐出一口血箭。天宝脸色微变,空气中荡起一丝波纹,而天宝已经借此遁回自己的居所。
虽然闷哼一声和吐血的声音都被道玄压制的很低,但对于时刻高度戒备的蜀山门人弟子来说,无疑是天打雷劈般响亮,立刻飞剑示警,顿时一道道五彩缤纷的剑光直冲云霄。众人见行迹败露,都有些慌神,一个个架起逃命的遁光飞剑,一时各色亮光闪烁不停,令蜀山漆黑的夜景增色不少。
道玄毕竟刚被击成重伤,一时半会还不能运用道术逃命,就这样大大方方的束手就擒了,但问出的结果却令蜀山门人气愤不已。原来道玄坦言道是他与全真的青枫真人有旧怨,白日两人相见后便约他深夜来此比试,诸位道友也是应邀前来观战,等他被青枫偷袭打伤,青枫却突然逃走,众人不知何故,因此一起去追,没想到片刻后蜀山的道友就剑拔弩张的将他缉拿,他根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说到底这一切都怪全真的青枫真人。
于是一对蜀山的门徒气势汹汹的前去找寻天宝问个清楚,得知事情真相的天宝自然全力辩解,虽然最终洗去嫌疑,却更加憎恨厌恶青城那些伪君子的丑陋嘴脸,誓将在大会上公正的解决掉两人的旧怨。不过这回可是新仇旧恨一起清算,就是不知道玄能否挡住天宝几成的怒火。
这时一身玄色道服的中年道长恭敬的对隐于暗中的白眉白须老者道:“师祖,徒孙幸不辱使命,事情已经办妥,那道玄小儿果然如师祖所料般言语,师祖真是料事如神,算无遗策!徒孙佩服!”
那白眉白须的老者正是领旨下界的蜀山草创者长眉真君,至于他为何这样做呢?那只有鬼才知道了。好了,宿舍快断电了,先发了,明天有时间再加!
附录:【蜀山介绍】
五灵地脉
地为人间之根基,乃盘古身躯化成。凡人体经脉,在大地中都有一一对应的存在,被称为地脉。通则不痛,痛则不通。同人体经脉不通会致病一样,地脉的阻滞不通,同样会引起大地的异变。
蜀山为连接人、妖、仙、神死界的枢纽,同样也是地脉的中枢,十二正经皆汇集于蜀山。十二正经互为阴阳表里,平衡人间阴阳之气,维系蜀山悬于天地之间而不堕。地脉与五灵对应,会因天地间五灵的多寡聚散而变动,阴阳交泰,生生不息。

蜀山历史
夏初(前2000左右),神界地气异变,神树爆长万丈,根系如垂天之云,深入盘古之心,盘古之心辐聚周边土石,逐渐扩大,形成悬空之山,是为‘蜀山’

春秋末期(前700左右),蜀山附近地气特异,灵力极强的异象被一些方士发现,蜀山也成为传说中的仙山。开始有修仙之人在这里结庐修炼,但此时并没有形成一定的宗派,各人的修炼方式也各不相同,全凭自悟。其间有少数人成仙,多为‘尸解’,偶然的成分很高。
东汉时期(100),蜀山修仙人数空前繁荣,最多达数千人,分成数百小门派,各自都有一套独特的修仙方法。各门派宗旨不同,但多数都和道教的宗旨有一定联系。同时,蜀山妖类修炼活动频繁,
人类才真正开始了解到世间有‘妖’这样一个种族,蜀山有相当一部分修士以斩妖锄魔为己任,认为这样可以积德升仙,蜀山剑侠渐渐出现在民间的传说中。
东汉末(200),蜀山各门派矛盾争端不断,在‘仙剑派’的倡导下,蜀山修士蜀山绝顶召开大会,形成一个蜀山各门派的联盟‘蜀山盟’,同时在蜀山绝顶建立三皇殿,形成日后蜀山派的雏形。
东晋时期(400),蜀山各门派逐渐归并为十几个门派,最大的‘仙剑派’人数已经有上百人,而蜀山中还有不少独来独往并不属于某个门派的修仙之士。各种修仙方式也逐渐完整。当时主流的方式是炼丹服饵,而仙剑派的内功修炼被认为是效果不彰。
南朝梁武帝时期(500),因其信奉佛教,斥蜀山为邪魔外道,招集无数高僧、法师上蜀山修建佛塔,‘蜀山盟’奋力抗争,梁武帝人马惨败。经此一役,‘蜀山盟’元气大伤,很多以炼丹服饵,僻谷食气为修炼方式的门派因战斗力不强几乎灭门,而仙剑派因法术高强在此役中立下大功,当时仙剑派掌门统合‘蜀山盟’十几个门派,成立了‘蜀山仙剑派’,简称‘蜀山派’,同时在锁妖塔周围大兴土木,蜀山派正式形成。
此后,蜀山剑仙基本上以蜀山仙剑派为主流,修炼方式注重内功和剑术,修仙求积德而不求升仙,积极入世斩妖。同时,也不排斥其他门派的修炼方式,积极搜集和保存各类修仙方法。

蜀山组织结构
掌门:
蜀山最高权利者。由上一代掌门指定继任。原本无其他限制,因第七代掌门因情而出走隐居,造成蜀山群龙无首而大乱,此后便有了只有出家弟子才能担任掌门的门规。
历代掌门继任之时,可通过‘天视地听’和已经成仙的初代掌门沟通,了解蜀山只有历代掌门才能了解的秘密。
长老:
掌门接任后,比掌门辈分高和同辈分的弟子都有担任长老的资格,一般掌门会分封十数个或数十个长老,有些是尊称,有些领有实权,辅佐掌门处理门派事务。
领有实权的长老包括以下几个职位:
真武长老:掌管武术类修炼体系中的功夫传授、整理、创制。弟子降妖伏魔事务管理,锁妖塔相关防卫工作
玄气长老:负责练气类功法传授,蜀山历史文献整理等工作。
元神长老:负责养神类功法传授,搜集打探仙、妖、人界情报工作。
律德长老:负责蜀山弟子品行、功过评定,对赏罚提出建议,以及蜀山日常行政事务管理。
长老:没有具体的职位和负责事项,有些并不居住在蜀山,例如仙一中的酒剑仙。

蜀山修练体系
习武
御剑
最基本和最常见的蜀山仙术,是通过气而操纵剑淩空飞行,具有强大杀伤力,是每个弟子都必须掌握的仙术。
符箓
符和箓的合称。符指书写于黄色纸、帛上的笔画屈曲、似字非字、似图非图的符号、图形;箓指记录于诸符间的天神名讳秘文,一般也书写于黄色纸、帛上。符箓是天神的文字,是传达天神意旨的符信,用它可以召神劾鬼,降妖镇魔。
咒术
应用咒语祈请神明、诅咒鬼蜮的一种方术。可以感通天帝,役使鬼神,达到除邪消灾、逢凶化吉的目的。
禁术
又称‘禁法’。‘禁’有禁止、禁锢、遏制之意。可遏制鬼物、毒虫猛兽和驱治疾疫。
炼气
存思
一名‘存想’。闭合双眼或微闭双眼,存想内观某一物体或神真的形貌、活动状态等,以期达到集中思想,去除杂念,进入气功能境界。
守一
其主旨为守持人之精、气、神,使之不内耗,不外逸,长期充盈体内,与形体相抱而为一。以为修习此术,可以延年益寿,乃至长生久视。
行气
亦称炼气、食气、服气。道教早期修炼方术之一。是指一种以呼吸吐纳为主,而往往辅以导引、按摩的养生内修方法。一般又分外息法和内息法两大类。其重点在【以我之心,使我之气,养我之体,攻我之疾】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