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 受益良多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八十二章受益良多枫魔
PS:承诺的一章现在奉上!喜欢本书的朋友请来砸票支持,发书评的一律加精!本人水平有限,所以现在又开始模仿枫魔特别中意的,有机会大家去看看吧!
经过这一个大循环之后,天宝体内原先封闭的经脉也大都被打通,各个经脉互相连接隐隐间形成了一个周天循环。心念一动,那些聚集在丹田的‘天医气’瞬间游走全身经脉,生生循环,奔流不息,好不畅快,这舒服的感觉甚至传遍了每一个毛孔。
“太好了。老衲曾经花了数年时间才完成的大循环,没想到你居然在几个时辰内就完成了,真是孺子可教,趁时间充足我教你冲开‘隐脉’。”
天宝不解道:“师傅,隐脉是怎么回事?以前怎么没听说过啊?”
一灯大师呵呵笑道:“痴儿,别说是你,普天之下除了……,不说了,反正你记着很少有人能知道人体内还有隐脉的事。外人只知道人体内有奇经八脉,天地二桥,十二小经脉,三**经脉,一百零八常脉,却不知这人体内最重要的就是这‘七十二隐脉’。人类只所以是乃万物之灵长也正是这个原因,除了人类,一般的生物身上便没有隐脉。隐脉中天生就蕴藏着巨大的力量,一当开启,就算是神鬼也莫能抵挡。而且隐脉开启者,不管你身具多么重的伤,只要是还具有一丝生气,就可以重塑身体。本来你的伤势过重,我也没有多大把握医好,不过还好,让我侥幸将你隐脉打通了,所以你现在还能站在这里和我说话。现在我便教你打通隐脉之法,以后要小心使用,切记,切记。”
话音刚落,一段生涩的口诀便传进了天宝的耳朵,与之相对应的还有同样生涩难懂的经络图。
五个时辰后,天宝凭着其惊人的天赋和坚强的毅力,终于记清楚了隐脉的位置和相应的口诀。
见天宝如此聪颖,一灯大师不禁老怀大慰,“没想到老衲也有一日能收到如此良徒,真是佛祖显灵哪!传你佛法前先给你取个法号吧!噢,就叫慧菩(‘惠普’?笔记本?)好了!”
天宝再次恭敬的叩拜道:“谢师傅不弃,赐下法号,弟子一定谨记师傅教诲,多行善事,勤修功业,尽量少造杀孽!”
“既然如此,老衲也不再多说,现在就传你佛法,听好了!”这回一灯大师终于真正的严肃起来,天宝只好也老老实实的坐下认真听讲。
“这不听不知道,一听头皮都发麻,这还是人学的吗?”自然这是天宝听的云里雾里后脑海的唯一念头。不过他也不是那种知难而退的,既然决定学了,他就一定咬牙坚持将它学好,不然太对不起自己了,以后可不一定有这样的好机会正大光明的学了。
天宝小和尚念经般的花费了一整天的时间才勉强记牢,然后是在一灯的教导下用比蜗牛爬快一点点的速度缓慢的运行一灯传输给他的佛力。时间再次一分一秒的过去,天宝那点微弱佛力在吸收了他机缘际合之下从传国玉玺中得来的万民愿力后迅速壮大,追后终于走遍了全身各大脉络,终于又回到了眉心的上丹田聚集。但这还没有停,由于传国玉玺中的万民愿力实在太过磅礴浩大,以前天宝不会运用,所以愿力才与道家的真元力结合异变形成天宝那紫金色的原神,而现在他终于有了佛门这专修愿力的佛法,那愿力还不像归海的河流,几乎没用多长时间他就在上丹田结成了一颗散发乳白光氲的佛门舍利。令他师傅一灯大师惊讶的差点把眼珠子都瞪出来了,他还从来没有见过修行速度如此快的佛门弟子,即使是转世的佛佗,比如他自己。

天宝此刻感觉体内百骸通畅,充满了活力,全身上下有一种说不出的安详舒服,这种感觉就像,就像婴儿熟睡在母亲那温暖的怀抱中一样安心、塌实,再也没有一丝烦恼、忧愁。若他睁开眼一定会更惊讶,‘自己怎么变成佛门的伏魔金刚了’,因为他修行尚短,还不能很好的控制那些剧增的佛力,导致佛力外泄产生的光影效果。
进入内视后,他惊喜发现心核处隐隐缠绕着一层浅黄色薄膜已经加厚许多变成金黄色,上丹田也多出一颗散发乳白光氲的佛门舍利,天宝大喜,有了‘金黄色薄膜’对心核的保护,今后与华阳殿争斗是可多一分保命的机会,而有了佛门舍利后自己就可以出其不意的使出佛法克敌制胜。天宝感激之余,向着一灯大师跪下虔诚的磕了几个头。
一灯大师欣慰的用手摸摸天宝的头感慨道:“要是你一开始就是我佛门弟子那该多好啊!不过现在这样也好。”想了想,他又补充道,“希望你出谷后再找个传人,将给你的那本《天医圣经》传出去!”
天宝快速的想了一下,忙道:“弟子紧遵师命,我一定会将‘天医诀’发扬光大的。”
一灯大师的声音倍感欣慰:“好孩子,有你这句话我就放心了。噢!这屋里面有我毕生研究的一些医学典籍,你也将它们全部带离开这吧!我知道你身上有个储物类的袋子。”
天宝谢过一灯后这才起身走向那小茅屋,推开竹门后,天宝发现整个屋里面除了书还是书,没有一万,只怕也有八千。快速的浏览了几眼后,天宝就发现这些书已经师傅仔细的分类了,而且这里的绝大部分根本就没有在世间流传,就算有流传,这里的也是珍稀的孤本。
天宝随手打开了一本书,名曰:医道。
医道,道也。上乘医者,医其心。中乘医者,医其身。下乘医者,医其伤。
天宝看着有点不名所以,想了一下也没明白,随即丢下,接着去看其他的书了,一本‘五行灵气’引起了他的好奇,凡有疾之人,必五气紊乱,五气既——心(火),肝(木),脾(土),肺(金),肾(水)。如肝火重者,肝本属木,木生火,必金行药物缓攻之,以降木气,后以水行药物急攻之,金助水涨,以灭火气。后以水,木调养。需要紧记五行,阴阳变化。从小至大,观微至巨,无不是医道之法……
天宝看着若有所悟,以前他虽便览医书,但没有系统的学习过医术,如今这么一看,心中顿时明白了许多东西,不仅先前疑惑的地方迎刃而解,连早已知晓的都又有了一番新的见解,可谓受益良多。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