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 披甲㈢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沿着五丈河向西,远远的,地平线上升起的那一抹黑色的所在,便是大周汴梁城。
郑宝与曹十三等人兴奋地策马呼啸奔去。
中原的大地辽阔平坦,韩奕远望汴梁城,大周帝都巍峨的身姿让他感到一丝温暖,就像久别相逢夫妻的感情一样芬芳持久。
韩奕想到,自己是将汴梁当作青州了,身在异乡心在汴梁。这是一种游子对乡土的依恋之情,青州在他心目中早已经悄悄地降到了第二位。
近乡情怯,缓缓行至城下,韩奕不由自主地停了下来,身后庞大的马队也跟着停了下来。七日前韩奕自密州登陆,一路西行,沿途所在藩镇、郡守、兵将无不竞相宴请,还派人担当导引伴从,以至于他随行队伍越来越庞大。
韩奕抬头打量着城墙,看着城门下人来人往。几月不见,汴梁城似乎繁盛了不少,早已经从战火中恢复了生机,但它还远不及江南金陵的繁华与富足,就是这城墙上那在历次鏖战中留下来的斑驳印痕仍然令人触目惊心。
但这又有什么呢?这依然改变不了汴梁城在韩奕心目中的地位,反而催他奋进。
过去、现在和将来,不论成功还是失败,进攻或妥协,高亢或低沉,喜悦或悲歌,他所有的情感都注定会倾注在这座雄伟大城上,哪怕是他曾立下恢复幽蓟的雄心壮志。
于是,韩奕做了一个从人所想不到的事。他跳下坐骑,肃然整了整衣冠,跪立在汴梁城下,亲吻着汴梁的土地。黄天厚土,生于斯长于斯,汴梁城才是韩奕心目中的天下象征。
行人惊讶于韩奕的举止,待韩奕抬起头来,终于有汴梁人认出了他。
“是韩侯!”
“韩侯回来了!”
“韩将军回来了!”
“韩小相公回来了!”
汴梁人没有忘记韩奕,更没有忘记这位曾对汴梁人有过大恩惠的人。蓦地,城门内响起了一阵急促的马蹄声,一队队军卒挺直了腰背,旗甲鲜明地策马奔出汴梁城,在带队将校的喝令下齐整地下马列队于前。
“奉皇命,恭迎韩侯还家!”向训、韩通、赵弘殷、曹彬等齐声吼道。
“奉皇命,恭迎韩侯还家!”隶属于铁骑与镇北二军的两千甲士也齐声吼道。
即便是侍卫亲军郭崇、曹英等大将,还有韩奕曾挂职的诸卫将军们,也都肃立在城门下,向着韩奕行着注目礼。
韩奕的双眼湿润了,这里才会有真正属于他的尊重与荣誉,也只有在这里他才能找到真正的归属感。
“子仲这趟回来不容易!”
侍卫亲军马军都指挥使郭崇走上前来,抓起韩奕的双手,重重地握了握,一切皆在不言中。
郭崇按照资历与年纪,都绝对算得上是韩奕父辈人物。虽然在禁军系统中,身为侍卫亲军第二号人物,郭崇日益感受到以韩奕为首的非亲卫军将领对侍卫亲军长久以来所形成的独大地位的威胁,但郭崇绝不会因为这种或明或暗的竞争关系而亵渎对韩奕个人的尊敬。
这既是一个恶棍与懦夫频出的年代,同时也是一个英雄辈出的年代,人们尊敬的只会是那些慷慨激昂的英雄人物。
韩奕回来的行程比预计的要晚了一天,朝廷禀承上意,特意安排让郭崇出面以军礼迎接韩奕,这足以显示郭威对韩奕曲折回归的欣慰之情。
“多谢郭令公,多谢诸位将军同仁,还有铁骑军与镇北军中的众位弟兄们!”
韩奕百感交集,冲着众人抱拳致谢。
“皇上有旨意,说你鞍马劳顿,先好好地休息一夜,明日午前入宫见驾。”侍卫步军指挥使曹英说道,“改日我等再设酒摆宴,为子仲接风洗尘。”
“韩侯回府了!”
呼拉着,众将军们及两千甲士如众星捧月般,簇拥着韩奕入城。
周宪坐在马车里,听着外面军民山呼海啸般地欢呼声,内心纠结着,她既惊讶于韩奕在中原的隆誉地位,也尴尬于此时自己的身份。
这一路行来,韩奕对自己始终以礼相待,并不逾礼,倒不失一位君子,又有好耐心地照顾自己。人非草木,岂能无情?只是一旦入了北海侯府,她真不知道该如何自处。
大队人马气宇轩昂地来到韩府前,郭崇、曹英、向训等看了看周宪乘座的那辆马车,会心一笑,虽然都想看看周宪到底有何闭月羞花之貌,此时却都纷纷告辞而去。
“不如这样,明日郭某就在寒舍设宴,希望子仲能来。”郭崇说道。
“令公实在太客气了,在下恭敬不容从命。”韩奕拱了拱手道。
“嗯,你我都是武将,安逸的日子着实不多。不过,话说回来,要是我们武将也只想着过安逸的日子,这天下就不安宁了,明日酒宴也是给子仲的壮行酒。”郭崇凑近耳边,好意地轻声说道,“最近陕西有些不太平,我得到消息陛下有事要用你,这也是你重返军伍的机会,虽然这是王相公的举荐。”
“哦?多谢令公提醒。”韩奕心中叹息,虽然不知道郭威将有何大事需要自己,不过这也是他被罢职以来所希望的吗?
众将军相继散去。
“侯爷回来了,一路辛苦!”刘德站在阶前,老怀欣慰。几月未见,他鬓角的白发又多了几根。
“我大难不死,成功逃出江南,多亏刘叔大力相助。”韩奕恭敬地行礼。刘德闪身避过,笑道:
“这是老夫份内的事,侯爷不必谢我,你我之间还用讲甚么虚礼?你能安全回来就好,一切好说。你此时回来,也正是时候,国朝又值多事之秋哩,过几天侯爷怕又要出趟远门去了。”
韩奕奇道:“你也这样说?”
“我虽然是举朝最闲的官儿,但消息还是灵通的。侯爷今晚暂且歇息,我猜你应该很累了,明日等你面君之后再说吧。”刘德没有直接回答。
“夫人呢?”韩奕没见到李小婉出来迎接,忙问吕福道。
“夫人她……”
吕福支支吾吾,不敢作答,为难地向刘德投来求助的目光。刘德则一本正经地说道:

“李相公近来身体不适,公务又离不开他,夫人回娘家小住几天,也好榻前尽孝。”
韩奕皱了皱眉头,对于刘德委婉的话,他很是理解其中含义,李小婉一定是在生他气呢。曲折回家的喜悦立刻被这股阴云冲散,韩奕只觉得心中空荡荡的,有种莫明的失落感,他勉强笑道:
“哦,婉儿一向很孝顺的。”
韩奕吩咐几个丫鬟搀扶身体虚弱的周宪下车,刘德与吕福这才看到周宪那惊艳的面孔,白皙温润的额头上,一缕乌黑的秀发随意地飘散了下来,此时又阴差阳错地增添了几分柔弱之美,惹人爱怜,尽管素面示人不施粉戴,周宪竟比李小婉还要美上半分。
“带客人去西院住下,小心伺候着!”
韩奕吩咐着府中下人。
吕福看着韩奕背影,悄悄地问刘德道:
“刘公,这位‘客人’,小的应该如何伺侯呢?我要是对她太恭敬了,若被县君夫人知晓了,回头怕会怨我的不是,我可不敢得罪了夫人啊。反过来说,我要是对这位新夫人不恭敬,侯爷怕是会怪罪我,这可如何是好?”
“甚么新夫人旧夫人的?依老夫看,这位小娘子还是处子之身,你就当‘贵客’便是。哎,咱们这个侯爷这次真出人意表,顺便拐带了一个妙龄江南女郎回来,光看不用,又不舍得放手,发乎情止乎礼,这事难啊。不过这是侯爷家务事,你就别掺和了。”
刘德晒笑道。
“还是刘公最了解侯爷!”吕福听了后,连连点头,忙附和道,“那您老认为,我们侯府将来会不会真有位二夫人呢?”
“嗯,我在想三夫人会是在哪哩!”刘德认真地思索道。
“噢,那我应该更小心伺候了!”吕福认真地说道。
韩奕回到自己府内,舒坦地泡了个热水澡后,换上一身干净的衣裳,便直奔李榖府第。
“相公还在宫中议事,没有回来。”
头一次,李府门房竟敢没有请他这位尊贵的姑爷入内,直接将他挡在了门外。早有眼尖的家丁,飞快地奔入内院通报。
“哦,我刚从江南回来,是来接我夫人回家的。叔父相公既然不在,我就先拜见叔母大人。”韩奕道,说着便要迈步往里进。
“侯爷,县君她……”那门房早得了吩咐,还想找个借口阻拦,韩奕瞪了他一眼,拍了拍腰畔的横刀,怒道,“你这厮若敢拦我,小心我一刀劈了你!”
韩奕伸手轻轻一拔,那仆人便被推了个踉跄。
“侯爷,不要让小的为难,小的实在……实在是……”一众仆人们哪个敢阻拦他,纷纷哭丧着脸,追在韩奕身后。
韩奕入了李府,直奔内院,迎面正撞见一个妇人气势汹汹地走来。
“好你个北海侯,竟敢擅闯李府,这是欺负咱家相公不是武将出身吗?”说话的正是李榖之妻陈夫人。
“叔母恕罪,只是因下人们恶意阻拦,我这才闯了进来。”韩奕连忙赔不是。
“既然知道错了,那就等相公大人回来,当面认错吧。我一个妇道人家,哪里管得了你这个堂堂北海侯呢。你先回吧!”
陈夫人冷若冰霜,下了逐客令。
“嗯,小婿是来接婉儿回家的,请叔母提供方便。”韩奕见陈夫人拦在面前,硬着头皮道。李小婉是李榖夫妇的亲侄女,被李榖夫妇视若己出,韩奕虽是侄女婿,但要论亲情,就是称陈夫人为岳母也算是理所当然的。
“这我可不敢当,我听说令岳是金陵人,好似姓周啊。”陈夫人故意说道。
韩奕心道这事被捏得死死的,百口莫辩啊,话说做金陵女婿之事,好像自己也是半推半就,就差最后入洞房了。
“叔母明鉴,小婿身陷江南,忧虑无法脱身北返,这才不得以而为之。”韩奕解释道。
“既然如此,那周家小娘子为何堂而皇之地入了你府?”陈夫人面上仍不为所动,“婚姻大事,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半年前你风风光光地将我家婉儿娶回家,全汴梁人都可以做证。我家婉儿又非善妒之人,可你们成婚半年未到,你就带回来个江南女子,这算甚么回事呢?”
“这个……”韩奕语塞。
话说对有身份有地位的男子来说,娶妻之后,又纳三两个小妾,本属平常,除非像薛居正这样惧内的男人。
可韩奕迎娶李小婉还不到半年,对不久前的海誓山盟与柔情蜜意都忘了,还在金陵闹出了大动静,弄得举世皆知,这叫李小婉一时接受不了。
韩奕怏怏地退了回去,出了李府大门,天色已晚,见李榖正被仆人从马车搀了下来。
李榖今日一整天都在宫中与郭威、王峻、范质等人议事,早就疲惫不堪。自从上次不慎摔伤了胳膊,身子骨明显差了很多,而他原本是个能骑马射箭的文官,非是一般手无缚鸡之力的文人可比。三司的事务最为繁杂,并且直接关系到国家收入与支出,李榖身感力不从心,已经连续上表请辞,但郭威始终没有同意,特意下旨让他只需三日去一趟三司官署处理公务。
“子仲来了啊。”李榖面上惊喜之色一闪而过,代之而起的是一抹淡淡笑意,“你远道归来,一路上舟车劳顿,应该好好休息,明日陛下还要召见你呢。”
“可是婉儿她……”韩奕为难道。
“等过几天她心平气和了,我自会劝她。眼下朝廷正是用人之时,子仲应以国事为重!”李榖加重了语气。
“可是一屋不安,何以安天下呢?”韩奕心中窃喜,连忙道,“叔父大人不如替小婿美言几句?”
“回去吧,别得寸近尺了!”李榖板着脸道,“我记得当初你向我李家下聘时,曾许诺十年内不会纳妾。”
当初这可不是我自己主动说的!韩奕暗自腹诽。
不过李榖既然答应帮他劝李小婉原谅,韩奕不敢再说什么,见好就收。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