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燕梁把孤儿们安顿好后,叫上姜轼、公孙桓、宿益在山寨四周察看了地形,他们发现此处前面过于开阔,山势平缓,易攻难守,不是个久居之处。据宿益的介绍,此处离战略目的地丰镐太远,另外此处的六师散兵和周民也不多,大规模的实施收聚散兵和周民不易。此地唯一的好处就是不引人注目,利于他们的活动。可一旦收聚的人员多了,这个长处马上就会消失。何况此处地贫隐秘性差,生存条件恶劣,因此他们决定只能把此处作为临时落脚点。
一连几日,燕梁、姜轼、公孙桓三人忙着分别挑选六师士兵参加骑兵或步兵之事,六师士兵看过孤儿们的骑术训练,向往不已,个个踊跃要求参加骑兵。燕梁和姜轼、公孙桓三人商量后,觉得这五十来个人的身体素质都不错,何况现在的马匹装备也充裕,决定让他们全部参加骑兵训练。六师士兵得知后一阵欢呼,纷纷挑选自己喜欢的马匹,虚心的向孤儿们学习骑站之术。于是便在训练场上出现了一群小孩大骂一群比自己年纪大的人“笨蛋”,而大人们只能唯唯诺诺的有趣场面。
燕梁看着训练如火如荼的开展,欢喜之余又有些焦急,虽说开局不错,但接下来何去何从,到哪里去寻找更适合的生存之处发展壮大是摆在他面前的最大难题。他皱着眉坐在寨门口看着六师士兵和孤儿们的训练,这时一位名叫白贽的六师士兵端着水递给他道:“将军为何事烦恼?”燕梁抬起头接过水道:“你知道何处六师官兵最多?”
白贽想了一下道:“自六师被打散后,各级官兵无颜随王室东迁,散落在丰镐各地。若说聚集成众的官兵,要说离此地百里之遥的中南山上的子拓部队最大。听说他已聚起百来号官兵,在中南山上劫富济贫,主动打击西戎的入侵。”燕梁大喜道:“子拓为人如何?”白贽道:“据说子拓为人豪迈,极富义气,爱护官兵和民众,甚得丰镐民众的爱戴。”燕梁沉思片刻道:“你明日悄悄的随我去拜访他,如何?”白贽想也不想,当下应诺。
次日清晨,燕梁与白贽没有惊动其他人,偷偷溜出山寨,沿着秦岭往西而去。姜轼和公孙桓早上起来后,一直没有看见燕梁,直到在燕梁房中发现燕梁留给他们的字刻,方知燕梁已离开山寨,但燕梁却没有言明他要到何处去。姜轼马上命令山寨所有人骑上马,以半天为限分散到山寨四周寻找燕梁,日落前必须赶回山寨。
日落时分,派出去的人接二连三的回来,都没有发现燕梁的踪迹。姜轼和公孙桓商量后,决定一面往山寨方园五十里范围派出骑术较好的人实行警戒,一旦有异常情况,必须马不停蹄的回来报告;另一方面继续强化训练的同时,实行全副武装以防不测。
燕梁和白贽离开山寨后策马在秦岭中,此时正值春夏之交,山中林木葱郁青翠,苍劲挺拔,但二人无心欣赏,一心想尽快赶到中南山。由于山路崎岖难行和白贽骑术不精,二人到达中南山山脚已是傍晚,二人决定在山脚下休息一夜,养足精神后,第二日才上山拜会子拓。
翌日,二人草草吃完早饭,沿着险峻的山路慢慢的来到子拓的山寨前。子拓的山寨也不大,但背靠陡峭的山崖,寨后有一清泉流过,整个山寨只有一条道理可以进出,是个易守难攻的绝佳之处,但一旦失守,也只能是全军覆没。山寨的守卫见燕梁、白贽二人气宇轩昂,特别是燕梁霸气逼人,听二人说有要事要面见头领,便引二人到寨中等候。
随着一阵爽朗的笑声,从门外踏进一个身材高大,满脸胡茬的壮汉,白贽连忙向燕梁介绍说此人便是子拓。燕梁起身见过礼后,道:“久闻子拓将军大名,今日得见,真乃梁之所幸也。”子拓“哈哈”大笑,认二人落座。燕梁并不急于表明招揽之意,而是与子拓聊起手战之道。二人说到起劲时,子拓道:“壮士,你我今日相见恨晚,不如到外面场地中比划比划?”燕梁略作思考便爽快答应。

山寨场地中,密密麻麻的站满了围观的士兵,燕梁从容的从背后拔出黑黝黝的玄离剑,屏神凝气,子拓也从旁边的士兵手中接过青铜长剑,摆了个“请”的姿势。燕梁也不客气,挺剑上前。两把剑甫一接触,“咣当”一声,子拓的长剑就被燕梁的玄离剑削成两段,但燕梁的剑并没有停下,直接指着子拓的咽喉。
子拓愣愣的望着手中的断剑,燕梁赶紧收剑道:“子拓将军,不好意思,此剑过于锋利,不显真本领,你我换剑后再来。”子拓点点头。燕梁将玄离剑收于背后,又从肩的另一侧抽出出发前从姜轼那里拿来的方叔之剑,摆了个奇怪的姿势,将剑高高举起。子拓及四周围观的六师士兵脸上露出激动的表情,议论纷纷。子拓按下心中激动,主动出剑进攻。
燕梁本来手战就不错,他又从墨繇及王室卫士处学到不少手战心得,子拓虽所手战也很不错,但两人还是有很大的差距。燕梁考虑到子拓在六师士兵中的地位,出剑往往隐秘的点到为止,子拓心知肚明,但四周的士兵却看不出其中的奥妙,纷纷为子拓呐喊助威。
二人在场中游斗了五十来个回合,子拓突然弃剑,跳到边上跪下道:“壮士手战高明,拓非壮士对手。方叔果没看错人,拓愿领众军士听从壮士调遣,此生不移。”四周的士兵也纷纷跪下,高声道:“愿听壮士调遣,此生不移。”燕梁赶紧上前扶起子拓道:“将军深明大义,果不负方叔之厚望。”六师士兵一片感动。
二人重新回到厅中,子拓把中南山山寨的情况详细告知了燕梁。中南山地处秦岭中段,离丰镐不过百里,山寨现有六师士兵170余人,加上招募的一些周民,共有士兵250多人。他们的势力范围以中南山为中心的方圆五十里,在此范围内约有五千周民生活,这些周民以耕种和打猎为生,所有意图闯入此范围的西戎及流寇均被子拓他们打退。在此百里范围内散落有六师士兵约1200人,但良莠不齐。
燕梁心道:山寨虽说规模小了点,但如果把他们和前些日子招揽的士兵一起训练好了,也是一支不可轻视的力量,到时再把其他六师士兵全部收拢了,那才能真正形成参加大战的力量。燕梁打定主意后,道:“子拓,前些日子我们在离此地百里之处也招揽了一些六师士兵,我打算把两个山寨合并,然后在进行下一步的谋划。”子拓大喜,燕梁让白贽持自己的信物返回通知姜轼,让他尽快把队伍带来此处,只留下四五人作为以后与洛邑的交通联络站。
五日后,姜轼领着大队人马到来,原六师士兵劫后重逢,自有一番光景。中南山的士兵对他们的装备感兴趣不已,孤儿们又表演了骑战之术,大大出了一番风头。燕梁把姜轼、公孙桓、子拓、离祜、木荥、宿益召集在一起,把王子狐的丰镐谋略详细的告诉了众人,并要求他们保守秘密。众人对他们目前的状况作了分析,决定就以中南山为根据实施丰镐战略,为不对在洛邑的王子狐产生影响并决定在丰镐的一切行动均以山寨名义进行。
会后,燕梁派人持信物回洛邑向王子狐报告他们在中南山的情况,并与众人一道前往山寨四周勘察了地形,决定在此山寨的后山更险要之处建立一座设施和防御更完善的、可容纳一万人生活的小城,以待日后的发展。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