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 叙别情风起徐州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接上回。其实韩兵和花蛇早就串通好了。这个事情如果由韩兵自己来说,可信度会大打折扣,而且还会有搬弄是非之嫌。毕竟离开已将近四年,人心变化也是理所当然。如果由花蛇说出,那表示他是基于义愤,脱口而出。韩兵再在面前稍微做作一番,表示表示他的大度和息事宁人之心,关羽自然会深信不疑,并对他的好感度会大大提升。并且,由别人之口说出真相,也不算他出尔反尔,违背了他当初对张豹的承诺。
果然,当花蛇不顾韩兵的喝止,把事情的前因后果说了个清楚明白,关羽顿时阴云满面,冷哼一声,就要离开。韩兵知道他这是要去找张豹算账,赶忙拦住他道:“二哥息怒,二哥息怒啊。”佯装怒瞪了花蛇一眼,其实隐含庆贺之意,笑道:“此事已过去多年,不提也罢。再说,只要他心存百姓,效忠皇叔,小弟受些须委屈又有何妨?”
把关羽重新让回座位,给他添上酒,说道:“小弟在外流浪这么多年,走遍了大江南北,也阅尽了世情冷暖,可是,不管走到哪里,皇叔和两位哥哥,从来没有从我心中淡忘。几次都想重投麾下、追随左右,可是一想到,由此可能引起的纷争和矛盾,不由狠心作罢。”关羽冷然道:“张家老大张虎自从上次之后,已经辞去统领之职,解甲归田。张豹代替其兄成为统领,我见他虽有些好大喜功,对兄长却也能够尽心竭力,虽不喜欢,却也能容忍。没想到他竟然做出如此不义之事,真是令人齿冷。”
韩兵笑道:“算了,我与他早在高唐就已经恩断义绝;又在嵩山脚下放他一马,当做是还了张虎一个人情,从此与他们两兄弟互不相欠。此次与二哥见面,为了避免横生枝节,还要二哥保守秘密啊。”关羽点点头道:“嗯,我看张豹未必会善罢甘休。也罢。但是兄长和三弟那里,一定要打声招呼的。也可以让他们喜欢喜欢。”
韩兵双手一摊,无奈道:“二哥都这样说了,那就这么办吧。不过,飞哥那里,您可一定要交代仔细了。不然以他的脾气,还不把张豹的脑袋拧下来啊,哈哈哈哈。”关羽开怀道:“嗯,有可能,呵呵。不过,这两年张豹武功大进,已非昔日可比,而且龙骧卫都已成为他的心腹,你还是要多加小心。”韩兵夹起一块五花肉塞进嘴里,一边大嚼,一边道:“没关系,人不犯我我不犯人,再说,我老韩也不是泥做的。”
花蛇撇嘴道:“是啊,就怕你到时下不了狠手,被他给阴了。依我说还不如把他给喀嚓了算了,一了百了。”韩兵瞪他一眼道:“你懂个屁啊,杀了他是简单,可是龙骧卫怎么办?张豹一死,龙骧卫肯定散架。就算勉强收服,那也是弊端无穷。他们是干什么的?是皇叔的贴身护卫!如果有任何纰漏和马虎,那将是多么可怕的事情?以后说话前用你的猪脑多想想,别跟个白痴似的,给我丢人。”关羽点点头道:“嗯,此话甚是。你先隐在暗处,以后再慢慢想办法。”
韩兵点点头,忽而有些不好意思的说:“呃,这个,我现在的身份是步刀营士兵,叫韩大宝。今天惹了一个小麻烦,想请二哥帮帮忙。”关羽若有所思的喃喃道:“韩大宝···韩小宝···,哦,你就是那个带头闹事,击败宋宪的韩大宝?哈哈,我说刚才怎么老觉得不得劲呢。”韩兵奇道:“你都知道了?”关羽呵呵笑道:“三弟还一直向我要你呢。这两天因为吕布那厮的事情不得闲,一时忘记了。”
韩兵搓搓手道:“这个,那件事已经过去了。今天还有一件事情,嘿嘿,做的有点过了。”关羽奇道:“哦?说来听听。”于是,韩兵就把事情原原本本的告诉了关羽。
关羽听完,是哭笑不得:“你啊,以前也没见你这么刁钻古怪啊。嗯,这事吕布定然不会罢休。事不宜迟,我这就回去和兄长商量商量。”
出人意料的,吕布并没有亲自上门问罪,只是派信使送来一封信,简略的说了一下事情的经过,其中极尽如“末路来投,望乞怜佑”,“互为犄角,分属同盟”,“同舟共济,共襄大事”等等结好之词。弄得老韩很没面子,好象有“恶主欺客”的感觉。这想必都是陈宫的主意。顿时感觉自己这点小伎俩,就如同小孩子过家家,屁作用没有一点,徒留别人话柄。
为此刘备专程致函赔罪,又多加了几十万斤粮草送去了小沛。这事表面上无风无浪、平静异常的解决了,可是大家心中都有数,仇怨肯定是结下了。刘备此时心中肯定是喜忧参半,喜的是韩兵归来,身边从此多了一个有力臂助;忧的是,被他这么一闹腾,自己失信于人不说,双方隔膜丛生,必然于稳固和发展不利。

韩兵才不管那么多呢。无论有无他的挑衅,那吕布都是一个扮成狗的豺狼,早晚会乘别人不备,从后面狠狠的咬上一口。不过这样一来,还能给刘备提个醒,唤起他的防范之心。至于能否达到目的,那就要看刘备自己了。
公元195年,曹操尽平山东地界,表奏朝廷,被封为建德将军、费亭侯,开始整饬内政、休养生息。而朝廷之中却乱成了一锅粥:李傕自封为大司马,郭汜为大将军。他们把持朝政,横行无忌,飞扬跋扈无人敢言。献帝用太尉杨彪之谋,使离间之计,引起李傕和郭汜的火并厮杀。张济乘机从中取利,引献帝移驾弘农,到达未久,发觉上当的李傕和郭汜二人合兵一处已然杀到。弘农顿时陷入一片血雨腥风。
危急无奈之中,只好急急招安河东乱匪,命其前来救驾。奈何乱匪难改其行,不但与事无补,反而引狼入室。幸得杨奉部将徐晃斧劈乱匪头目李乐,才使献帝暂脱险境,逃到了故都洛阳。一面修缮宫殿一面遣人诏谕曹操入京救驾。
曹操闻诏大喜过望,此等大好时机怎能错过。于是尽起十几万大军,败李傕、郭汜于洛阳城外。被献帝封为司隶校尉、假节钺、录尚书事。曹操乘势追击,一举尽败李、郭大军。自此,“李郭之乱”完全平定。
曹操偶遇董昭,用他之计行那“挟天子以令诸侯”之事。以洛阳残破,修缮不易,为借口,又引用怪乱力神之说,把献帝诓骗到了许昌。更于半路收服徐晃,消灭了杨奉势力。从此曹操实力大增,大封部下将官,大权皆归他掌握,要风得风、要雨得雨。
既定大事。曹操又把眼光放到了他的死敌,现居徐州的刘备和吕布身上:“刘备得陶谦老贼之便,屯兵徐州,自领州事;而吕布小儿,兵败后投奔于他,现居于小沛。若二人同心引兵来犯,此乃心腹之患也。我必设谋而除之。”
军师荀彧献计:“现如今许都新定,四方不稳,不宜轻易用兵。彧有一计,那刘备虽然领徐州事,但未得诏命,自是名不正言不顺,引为憾事。今主公可奏请诏命,实授他徐州牧,刘备必然感恩戴德。主公再趁机密授一书,教他杀掉吕布。事成,则刘备失却臂助,其孤掌难鸣,可以徐图;如若不成,吕布必然乘机报复,刘备性命难保。此乃‘二虎竞食’之计也。”
曹操一听大喜,马上奏请诏命,封刘备为征东将军、宜城亭侯、领徐州事。遣使快马加鞭送往徐州,并夹带密书一封。
这段时间,韩兵已经被关羽收归麾下,做了他的贴身卫士。表面是他早晚服侍关羽,其实是关羽帮他掩人耳目,更是避免他再做出什么出格儿的事来。而花蛇也因为武艺出众、身手灵活,受关羽推荐被破格提升为裨将军,统领一百哨探兵士。其余八名“冥蛇”成员也已秘密取得联系,他们凭着自己的本事也分别获得了刘备和张飞的赏识,都不同程度的受到了重用--基础班底已悄然展开···当然,韩兵现在不会轻易相信任何人,他们的联系都是秘密进行的。多次的打击,到处碰壁,自己就像一个跳梁小丑,空有千多年的见闻,却像蚍蜉撼树,于事丝毫无补。几年来对人性更加深入的了解,使他对这些所谓的仁人君子、忠义之士都怀有了深深的戒心。
他不想过早的暴露自己的实力,不想被别人把自己看得通透,更不想被他们再次渗透瓦解,最后弃之如敝履。他已经年界而立,已经没有了更多的青春活力,再也经不起那样的毁灭性打击--虽然,看上去他仍像二十二三。所以,他必须自保,必须更加小心谨慎行事;不但要自保,他还要慢慢的反渗透,他要是自己的势力在他们当中生根发芽,形成权力机构的紧密网络。
“如果,再有人胆敢危及我的生命、利益,我将十倍相报,甚至把他连根拔起,取而代之!!”--这就是韩兵内心的血誓。因为,他终于明白了这个道理--命运不会掌握在渺小的人手里,只要你够强大、够胆识,甚至可以掌握他人的命运。
唉,社会环境会改变一个人的性格,人生经历会丰富一个人的思维阅历。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都会不断地调整自己,改变自己的思维模式。韩兵的这一次改变,终于在受尽压抑和无奈中,无意识的而又自然而然的发生了。开始了他真正的成长,继之以成熟···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泡面三国基本原则:政权是要靠打的,资源是要靠抢的,美女是要靠泡的。闲来无事,打座江山当当皇帝,抢些资源犒劳小弟,泡个美人生儿育女,王者的乐趣,尽在。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