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有备才能无患(三更求票)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六章、有备才能无患“听说前村张公子的娘子,因嫌张公子家贫,跟人跑了。”妱娣一边拿布巾给我洗浴一边轻声说着。
“哪个张公子?就是经常看见在前村河边读书的那个读书人吗?”对于这周边之人,我来了这些日子,还是没有多少印像。不过前村那个读书人,我还是见过的,我自个懒散,对于勤快人向来是较为佩服的,我研制蒸馏设备累了之后、最近起作坊没少往自家庄子的山坡跑,稍稍转了一遍,就借散心为名庄子四周看看,常常看到前村地界一人在小亭子上读书,摇头晃脑、之乎者也的,我听不大明白,但那精神我还是满佩服,虽然我并不赞同他的方法。
“嗯,就是他,他考了两次都未中举,家里也渐渐变得贫困,他夫人奈不得穷困,听说就和一个远房的亲威跑了。”昭娣说到这里带了点感情,“那样不知廉耻的贱女人,最好给人抓住了给她浸猪笼才解恨。”未了还发表自己对这件事的看法,听得旁边的我哭笑不得。
后世这种事见得多了,要人人都浸猪笼那得成立一个专门部门才行,再说,我虽然不同意那女子在这件事上的处理方法,但我还是佩服她勇于寻找自已幸福的勇气的,必竟在唐朝这事一旦被抓住,下场堪忧,多半真是妱娣所说的那个下场。可即便如此,她还是跑了,这就不得不让人感叹她的勇气。
“贫贱夫妻百事哀。”我叹了口气为那可怜的女子默哀,私奔这种事在古代是被人不耻的,何况还是抛家弃夫。这种人下场多半不好,很多不过半载就被人抓回来。
“女人就要从一而终,那种女人真真是丢女人的脸,不知羞耻。”妱娣红着脸,小声骂了句。
看了看妱娣的神情,她还真是有些愤恨,好似那个不知名的女人也丢了她的脸一般,看得我好笑。
“还有呢?还有其它消息没?”见妱娣对那个女人所作所为有些气愤,我连忙转移她的话题。
“还有?”妱娣显然被我问住了,自己前后说了这么多,哪里还有什么新鲜事。可看公子的神情,显然还想听,莫非自己有说故事的天份,看少爷都一幅意犹未尽的神情,“还有就是听前院家丁们说,河里的水位又下降不少,管家都说了,过段时间再不下雨,庄子里也要抗旱。他们都在做准备。”小丫头慢慢说道。
“河水?水?”我喃喃念了两遍,突然有些明白过来,自己先前一想苦思不得其解的答案原来在这里,早说自己有遗漏之事,想半天想不起来,听妱娣这一说就全连惯起来。“我终于明白漏掉什么了。”我因为激动站了起来。
“少爷,您怎么啦?”见我突然站起来,妱娣吓了一跳,浑然没有留意我浑身上下一丝不挂。
“今年开春时,圣上是不是说要封泰山什么的?”我望着不明所以的妱娣问。
“这个,这个要问云姑娘才行,婢子只是个丫环,婢子不清楚这些。”妱娣有些脸红地回答,不明白这少爷怎么突然问起这些。
我没空理她,一跃出了浴桶,光着身子就往外跑。
“少爷,还没有穿衣服呢?”后面传来妱娣的叫声。可我现在真真没空理这些,只想尽快弄明白自己心中的疑惑。
“这是怎么啦?”见我光着身子进来,浑身是水,云娘吓了一跳,而与云娘正说话的紫烟也吓一跳,红着脸就起身去给我拿衣服。
“呀!”收拾好碗筷杂活回来的小环儿看到这幅场景,惊叫一声立即退了出去,和正抱着衣服跑进门的妱娣撞了个满怀。
“也不说穿件衣服,让人看见成何体统。”云娘接过妱娣拿来的衣服就往我身上套,“到底怎么回事?”边给我穿衣还边有些不满地问妱娣,似乎她将我怎么样了一般。
妱娣摸了摸刚才进门时被小环儿撞到的脑袋,有些委屈地摇了摇头。
“圣上今年是不是下旨要封禅泰山?”我没有理会妱娣的委屈,连忙问云娘。
“少爷怎么突然问起这事?”云娘有些不解,“是听他们这么说过,但具体怎样,我们也不太清楚。”云娘一边给我拉平衣服上的皱折一边说,“紫烟妹妹呢?可有听说?”然后头转向刚出门给我拿衣进来的紫烟。

“听是听说过,就是年初的事,圣上是说:‘翌年仲春封禅泰山,禅社首山’,不过,这事大家都知道,老爷怎么突然问起这事?”紫烟听明白我的意思之后,也是一脸疑惑地问。
“明白了,”听紫烟这一说,我明白了,以前看电视剧时,就说记得有个封禅泰山的事,和这事同时出现的是七八月之时河北大水,损失惨重再加上边关不宁,于是再次下旨停止封禅泰山的计划。
原先就觉得漏掉的事,就是忘了这水患,如果水患一起,粮食供应必然紧张,物价可能上涨,到时候无论收购粮食酿酒还是收够成品酒,必然支出大增,甚至有可能因为大雨造成的粮食减产而下“禁酒令。”这样一来,我新修建的“蒸酒作坊”岂不是白忙一场?想到这里,不禁吓出一身汗,难不成自己第一次创业就出师未捷先烂尾不成?
我在这后厢房转来转去,一时有些急,怎么办?怎么办?现在才五月,还有时间,应该还有时间应变。我暗自告诫自己。
见到我在屋里打圈圈,云娘与紫烟更加疑惑,可又不好意思打断我。
“府上现在还有多少可动用的资金?”我停下来问云娘。
云娘一脸不明地看着我。
“哦,就是满打满算,府是还能拿得出多少现钱?”可能资金这个词太前卫,一说银钱,云娘就明白了。
“妱娣,你和环儿先退下。”云娘见我问得郑重,感觉事关重大,立即先让两个小丫头回避退出。
“紫烟你不必出去,我还有事和你们商量。”见紫烟也有回避的意思,我连忙叫住她。
“现银不超过三百两,如果仔细合计,最多能拿出一千两左右。”云娘在心里算了个大概,还后报出了自己的计算结果,“这包括了上次少爷生病时各家前来探病的礼金和物品。”
照云娘这么一说,我心里直叫娘,这么少?还包括礼品,这可如何是好呢?巧妇还难为无米之炊,难不成将那些礼品也全卖了?
“如果将府里上次那些礼品全当掉,再加上不用的首饰,半个月内你最多可以给我酬到多少现银?”我有些焦急地问云娘。
“老爷,这到底是发生什么事了?”听我说当掉全部礼品,还要当掉首饰,紫烟感觉事态似乎比她预想的还要严重,立即问我。“妾身也还有些体已和首饰,如老爷救急……”
“不超过一千二百两,”云娘再次确认之后很肯定地回答我,“不包括紫烟妹妹的体已”。
“那现在粮价如何?”我又问云娘,“就是现在米和麦子、粟米是多少钱一斗?”
“这个要问一下才知道,前些时候,稻米一般五文钱一斗,麦子稍高,但也不超过七文,粟米价格低些。少爷想卖米吗?府上也没有多少粮食了,要卖也得等再过几个月,收了新粮庄户交了租才有卖啊。”显然,对于一切都卖,将云娘吓住了,卖了其它东西还好说,卖了粮食,这可吃什么呢?云娘忧心忡忡,以为我败家的毛病又犯了,而且较先前更严重,连忙劝说。
“是啊,云娘姐姐说得对,这卖了粮食,府上这么些人可怎么过?”紫烟显然也有些急了。
显而易见,唐朝的物价还是较低的,照这样看,一两银子就是一千文,五文一斗,十斗一石,一两银子可买二十石,唐代一石约59公后,这么说,一两银子可以买590*2=1080公斤大米,一千两就是1080000公斤,呵呵,也买不了多少,何况还不能全买粮食,还要买酒和酿酒的原料。没有回答云娘的问题,我陷入对这些钱的计算之中。
看来还得借点钱才行,不过这年头,借钱也不是那么好开口的,何况这刘府还顶着个爵位,借钱有失脸面啊。
到底借还是不借呢?真是为难。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