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实在不行就嫁郡主给他(第四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十四章、实在不行就嫁郡主给他先前说过,我是原司空莱国成公杜如晦的外孙。
我的大舅舅杜构承袭了爵位,原来官职为慈州刺史,我二舅舅更不简单,因为他妻子,也就是我二舅妈是尚城阳公主,所以我二舅就是当朝驸马爷。据史书记载,我二舅因牵涉进太子李承乾谋反案中被斩。而我大舅杜构也因弟弟一案也坐贬岭南,死于边野。
不过,这与我穿越后的事实不符,现在的情况是,虽然我二舅被斩,但我大舅并没有死于边野。
虽然确实被贬岭南,但一年前,已经又被招回长安,还任了个闲职,虽然官不大,远远无法同当初的慈州刺史相比,但已经好过老死岭南了。
因为我二舅的关系,被招回长安之后,我大舅事事低调,除了职务上必要的来往应酬外,已经是足不出户。
可是自从我出了这档事之后,不出面也得出面了,谁让我是他妹妹唯一的血脉呢。
我出事的二天,大舅就进宫面圣,可是被魏王之人挡下了。在魏王被禁足,李世民定调让太医为我治病,我醒来后的第二天,我舅舅向李锅锅哭诉,说了自已这个外甥现在所受的委屈。张家的婚事现在已经成了过去,现在其他人家迫于魏王的势力,谁愿意和刘家拉上关系?说不定哪天魏王就放出来了,照目前情形看,魏王夺嫡还是最有势力的。
既然我刘铭已经同魏王成了对头,虽然这事责任不在我,可好歹魏王被圈与我有关,他李泰对我的恨就可想而知了,同魏王敌视的人结上亲家,那不是找死么?
这样一来,我还就真成了孤家寡人,不要说世家名门之女,就是商人都不愿意同我扯上关系,圣上救了我的命,这婚姻之事了不得还要圣上作主。
李世民略一沉思,觉得这还真是个问题。
他先问了刘家和张二小姐复合可否?不过这点被我舅否定了,我舅是个传统人士,对于张二小姐临场招婿之事心有不岔,李世民想想这个主意确实似乎不太好。
又沉思良久后才对我大舅说,这事急不来,让他好好想想,一定给刘铭指门好亲事,如果实在不行,就嫁个郡主给他。
圣上这最后一句可能出自肺腑之言,的确,这事起因就是皇家惹出的,如果处理不了,嫁个皇家人出去那也是最大的诚意了。可这话吓得我舅舅不轻。
为什么呢?
大唐时期,社会风气相对开放,对于男女之事,尤其是皇家人员,总是走在全国人民最前面。所以有“脏唐乱汉”之说,比如李世民就娶了玄午门被他所杀的他兄弟李元吉之妻杨氏,还生了曹王李明,在长孙后过世之后,李世民曾打算立杨氏为后,但因身份尴尬,众人反对,最后不了了之。而李世民的儿子李治继位后,更是娶了他小妈,也就是太宗的才人武MM,再后唐明皇更出格,于皇家人的脸面不顾,公然与其媳妇杨玉环偷情,最后还令儿子与结婚多年的媳妇离婚,经过一番欺世盗名的运作之后,公然纳入房中,将媳妇变成了老婆。
有如此众多的男儿带领,又是圣上领头,皇家人的开放之风比任何朝代都要走得更久更远。如此情形之下,皇家的女性耳闻目染,当然有样学样,一个个都是“超级野蛮女友”而且生性开放,最有名的比如,高祖的女儿永嘉公主瞒着驸马窦奉节跟有妇之夫杨豫之**私通。太宗女儿合浦公主(也就是后来的高阳公主)当着她的驸马房遗爱与和尚乱来,中宗女儿安乐公主嫁给武三思之子武崇训,却又跟武崇训的堂兄弟武延秀**,她还当着上官婉儿面前脱去武延秀的下裳(裤子)就其东东高谈阔论地品评了一番,真正是东家长西家短的,荒唐得让人难与想像。
还有,皇家人物盛气凌人,加之身性开放,不知何时就给她夫君戴了绿帽子。在家时高高在上,不敬公公婆婆,更别提兄弟小姑妯娌。甚至要婆婆公公来给媳妇行礼,这在依儒家为尊的封建社会是难以想像的。何况这些女**事压夫家一头,得理不饶人无事闹三分,也影响家庭团结。

说到影响家庭团结,可能有些人不以为意,认为婚姻是两个人的事,关家里其他人什么事?在别家可能如此,但一旦和皇家沾边,这点就不适用了,所谓皇家无小事。比如武则天,想把太平公主嫁给薛绍,却嫌弃薛绍的嫂嫂萧氏,还有薛绍的弟妹成氏两人,非是出身望族,于是武则天要薛家将他们这两对夫妻先行离婚,武MM理由是说,想我女儿什么身份,怎能与乡巴佬的女儿当妯娌。还好当时有人在旁边劝武则天:“萧家好歹也是开国功臣萧瑀的后代,出身也不算坏”,这才让武MM打消先要人家离婚的念头。所以薛绍娶太平公主,差点让自己哥哥与弟弟妻离子散,可见娶公主还可能对家族造成极大威胁。
再者许多人一娶皇家女性,其仕途多半也就完了。虽说现在只说娶郡主,但谁知道是哪位郡主,何况太子身份未定,如果将来郡主升级为公主,那就更糟,为避亲,驸马一般不得担任实职要职,一辈子就得顶个空衔过日子了,还要面对老婆所带来的压力,日子苦不堪言。再者,驸马不过是公主府内的附庸,完全没有主权,其实就是个高级下人。还不能纳妾,这在依男性社会为主的封建王朝,也是难以忍受的。
于是就成就了中华五千年历史上最为有名的一景:唐朝皇家女人不好嫁。
这可不是开玩笑,这是真实历史,无论民间还是名门士族,都对娶皇家女性非常害怕。
高宗皇帝想把女儿太平公主许配给薛绍,但薛绍的哥哥薛顗感觉到太平公主平时就气势强盛,是骄蛮公主,很是担心弟弟的婚事。所以薛顗便问他的族祖薛克构的想法,然而薛克构也同样忧心,说:“‘娶妇得公主,无事生官府’,实在可怕。”唐宣宗时期,宣宗要宰相在当年的新科进士中,选出一位当驸马,于是便有人向宣宗推荐当年新科进士王徽。但是,王徽听到了这消息后,也是吓得不轻,赶快跑到宰相刘瑑面前痛哭,哀求千万别选他为驸马。
不但高门大户,连同民间都不愿意惹上这档子烂事,玄宗时,想把妹妹玉真公主嫁给方士张果,(也就是民间传说中“八仙”之一张果老),张果便跟两位朋友王迥质和萧华说:“娶妇得公主,平地生公府,可畏也。”然后拒不接受。方士,其实在唐代时社会地位很低,但连区区方士都不肯娶公主,由此可见当时人对公主的印象实在太坏。到了唐宪宗时,宪宗刚说要在公卿大臣子弟之中找驸马,结果臣下及世家子侄、所有适龄未婚男性都立即成婚,一时之间鸡飞狗跳蔚为壮观。
太宗也曾经说过,“我贵为天子,可是一般社会人士都宁愿跟门阀世族联姻,却不愿意跟我们皇室结为亲家,我不知道为什么?”我想他应该是揣着明白装糊涂。
我二舅娶的就是公主,对娶公主及皇家女性有多可怕,大舅自然远比其他人有切身体会。所以一听圣上最后一句,脸都吓白了。
有道是娶公主、误终身;娶郡主、害也深。盛及三代君王的郭子仪郭家,也就是因为郭子仪的儿子郭暧娶了升平公主,郭家才玩完的。有鉴于此,虽然说只是个郡主,也不是我等小小侯府可以招惹得起的。
我舅归家之后,十万火急,有感于时间紧迫,在圣旨还未正式下来之时,为防患于未然,立即给我张罗婚事。
但是这事哪里又是这样好安排的,以前还好说,现在这情形下,别人都畏刘府如虎,避之为恐不及,岂敢上前结亲?于是我舅忙得焦头烂额,事情却没有丝毫头绪,弄得我舅望天长叹。
**********四更了,求票求收藏.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