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比肥皂还要超神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在这个春天,当京城以及周边区域的人们,为肥皂而疯狂的时候,没有几个人知道,一个叫做杨明的小商人,咬牙拿出三千两银子,带着三千块肥皂,驱赶着自己的商队,一路走向了西北。
早已经接管了肥皂大权的裕王妃,最近是混得风生水起。
无数的茶局、香局、琴局都争先恐后的邀请她,每一个场合,她都必然是主角。
肥皂这个东西说不上多么高级,仔细闻还有那么一丝腥臭味。
但架不住它的去污能力超强啊。
那些所谓的各种胰子,在肥皂面前就是孙子,还是小孙子,根本不是一个档次的。
许多因为各种意外去除不了的污渍,在肥皂的揉搓浸泡咬了那么一炷香时间后,基本上都能去除。
衣服都只是小事儿。
关键在于洗澡。
京城的位置还是在北方,虽然没有东北西北那么冷、那么干燥,但是雨水还是不够多。
现在这个时代,人们哪里有多少卫生习惯?就连王公贵族身上都是污垢一大堆。
只不过有胰子可以用,好歹也能清理一些。
等到他们开始用肥皂洗澡了,那才叫一个壮观哟,每家每户的盆里洗澡水,都是黑黢黢的,连女人们的洗澡水都是如此。
羞涩之余,人们当然感受到了其中的好处。
洗完澡了后,整个人仿佛都轻了几斤一样,清爽得很。
连带着夫妻人伦的时候,都能性质倍增,欢喜不已。
正是因为肥皂有了这样的效果,所以才得到人们的追捧。
而且现在的商人富豪勋贵宗室们,根本不可能知道什么叫节约。
他们洗一次澡,肯定是上上下下、前前后后、里里外外全都搓几遍,甚至于恨不得连皮都搓一层下来。
所以基本上三五次过后,一块肥皂就用得干净了。
一个府里哪怕只是主人家们,少的也有七八人,多的几十个人,那么大家都用的情况下,哪怕是三五天洗一次澡的情况下,光是这个需求,一个月用上十几二十块都轻而易举。
再加上日常的衣服、被套等等方面的洗涤,那就用得更多了。
裕王妃最近收下一万块左右的单子,不算皇宫的订单,以在录宗室三千人计算、按帝京府众位臣工、勋贵等计算,哪怕是只有三分之一的人来订购,也不过是多的能拿二十块,少的只能拿五块。
这还只是勋贵朝臣们,普通的生意人,最多只能在妙味楼买点零散的,自用都不大够,哪里有多余的拿去卖?
可这也不容易。
现在妙味楼不但没有了试用的,就算是你去买,也经常买不到,现在允许买的就一人一块而已,多了不卖。
话又说回来。
别人买得很困难,裕王妃吹的这个牛,却是短时间内根本没有补上的希望。
前面两批总共才做了一万块肥皂,其中零卖了一千多块,给疯狂的老百姓们试用了几百块,皇宫送了五百块,柳铭璟和柳芷雨又各送了一百块。
然后还批给了杨明三千块。
满打满算,裕王妃手里才四千块肥皂。
剩下的肥皂至少还要等四十天才能成型售卖。
但裕王妃一点儿都不带慌的。
她收下了全部的货款,却只给了三分之一的货,公开的说下一批还得等一段时间。
谁不愿意等,那就把银子拿回去吧。
还真没有人把银子拿回去。
一是没有那个脸,二是肥皂的确是他们非常喜欢的生活必需品。
要是别人来家里做客,你一个肥皂都不能拿出来,给大家净手,你说寒碜不寒碜啊?
当然了,裕王妃也不是完全放任自流。
她今天就来到了专门生产肥皂的小院儿,忍受着浓烈的猪油臭味,以及纯碱味道,看看生产的状况。
身材瘦小的总监督池三陪着她,给她讲述一下生产的流程。
前面几个步骤,裕王妃实在是受不了味道,一路上什么都没有问。
看着一块块被网格装好的肥皂,送进了专门的房间里面去阴干,裕王妃才说道:“三儿,为什么只能阴干,不能烘干,或者是太阳晒干呢?这样速度不是能加快吗?”
“殿下说了,经过别的方式晾晒,肥皂里面的成分就会发生改变,从而不容易凝结成块。”池三道:“第一批的时候我们实际上就这么做过,结果肥皂一直不成型,即便是成型了,一捏就软了,非常不好使用。”
“可是这样的时间也花费得太多了,明明就差最后一步,却迟迟不能交付。”裕王妃遗憾的道。
池三恭声的道:“殿下告诉我们,制造这些东西,都是一个完整的流程,千万不能因为想要省略哪一步,就去缩减工序,这样反而会带来严重的后果。”
“别一直就拿着淇儿来说话。”裕王妃好笑的道,“你年龄不大,说话怎么老气横生的?”
“回王妃的话。”池三压低了一点声音,“我不这么老成,也压不住这群老人啊。”

裕王妃笑了笑。
刚才她也看过了,里面干活儿的人之中,许多都是她认识的,虽然地位不高,可也的的确确是自己从娘家带来的,或者是他们的儿女们。
池三虽然是儿子的心腹,但年龄太小,又没有府中的职位,如果不是他拥有最丰富的制作肥皂经验,恐怕早就压不住这群人了。
“传我的命令。”裕王妃转头过去,对贴身婢女道,“池三忠贞辛劳,赏赐十两白银,另任制皂副总管,此院内一切大小事宜,皆由池三负责。”
娘家人是亲人没错,但比起儿子来,还是要远得多。
池三既然是儿子的心腹,那么就该培养一下。
“是。”
婢女答应道。
旁边的池三欣喜交加,当即一躬到底道:“谢王妃娘娘!”
他今年才十六岁,没想到就被任命了一个职务,以后在府中的地位还能低得了?
有这么一个副总管的身份在,他也能更好的方式,来为殿下做事儿了。
“好好的干,我不会亏待你的。”裕王妃继续往前走,“对了,淇儿最近在干什么?”
年轻人恢复得就是快。
池三被绣衣卫打得屁滚尿流,此时已经行动如常。
柳铭淇被杖责了六七天了,也可以正常的行走,不然宫中的御厨到来时,他怎么去教导?
“殿下说是这些蛋糕和布丁的味道还不够,他需要做更多的改进。”池三回道。
“这傻孩子,已经做得这么好吃了,哪里还需要那么费神?”裕王妃不觉笑。
柳铭淇当然不是只对外人好的,他给长乐公主送了蛋糕的那一次,也给自己的父母做了一份儿。
此后的布丁也是如此,还深得裕王妃的喜爱。
想起儿子险些遭遇不测,之后又变得那么顽皮,现在却又变得聪明懂事,裕王妃觉得自己的心儿真的是此起彼伏,颠簸得厉害。
但有一点是毫无疑问的。
儿子始终还是自己的好!
……
柳铭淇在做什么呢?
他的确是在为了蛋糕和布丁做改良。
众所周知,西方人做这些糕点的最重要原材料,第一是优质的小麦粉,第二是鸡蛋和牛奶,第三就是白糖了。
至于其它的坚果、各种辅料,那都不属于基本需求。
最重要的食材,柳铭淇基本上都能找到。
小麦粉肯定是有的,鸡蛋也是千百年来东方人的重要蛋白质补充来源,牛奶虽然没有奶牛的,但是有水牛奶。
产量虽然不大,可如果认真去寻找,还是能找到不少的。
水牛奶味道也挺好,在另一个世界,广东的著名小吃双皮奶,用的就是水牛奶。
大康朝基本上是一个很商业化的王朝,只要你有钱,基本上都能得到。
唯独是白糖,现在还没有。
柳铭淇在做蛋糕和布丁的时候,用的是红糖。
红糖就是甘蔗榨汁后经过处理后得到的糖,因为也有黃色呈现,有些地方称之为黄糖。
早在几百年前,红糖便已经是中原大地上开始食用的糖。
经过广大的种植之后,不但能供给大康朝的人食用,还能出口贩卖到草原、海外小国,是一个走哪儿都能拿得出来的拳头产品。
柳铭淇并不是贪口舌之欲的人,所以他一开始并没有想着做白糖,蛋糕和布丁用红糖也能做。
可等到屁股上的伤势好了一些之后,柳铭淇忽然觉得,自己家里还是有点穷。
八千两黄金拿出来,就得让父母心疼好一阵子。
哪怕是有了肥皂这个产业,仍旧只是独脚,需要有另外一条腿,和它并肩走路。
在这个事情上,柳铭淇就选择了白糖。
作为一个物理学和化学的双博士,怎么提纯白糖对柳铭淇来说,实在是太简单了。
可具体操作起来,柳铭淇还是有些抓瞎。
还是那个原因。
在现代社会随便就能找到的那些材料、工具设备,在这个世界并不存在。
比如喷射式真空抽吸器的多喷嘴、立式管道硫熏中和器、转鼓式真空吸滤机、板框式压滤机、带搅拌连续沉降器等等,你让柳铭淇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做,那不是开玩笑吗?
所以没办法,硫酸法和碳酸法柳铭淇都用不了,只能采用最简单最原始的石灰法。
石灰法只要注意温度和酸碱度就可以。
其实,碳酸法比起石灰法只多了一个二氧化碳。
但在目前的状态中,想要大规模分离二氧化碳,简直是痴人说梦。
工科男向来很实际,不会去空想。
……
注:对于牛奶的最早记载应该是司马迁《史记·匈奴列传》:“匈奴之俗,人食畜肉,饮其汁衣其皮,畜食草饮水,随时转移。”这里面的“饮其汁”,大部分的史学家认为是牛奶,而不是牛血。
当时在南方的两广地区,仍旧是蛮荒地带,所以那里其实有水牛奶饮用的习惯,只不过不为中原正统所接受。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