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干回本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斗转星移,时光飞逝,我也由一个毛头小子长成了一个彪然小伙,也是我命不该绝,身上的相柳在第二年的时候才有了第一双眼睛,如此算来,我倒是可以好好的活上数百年了康正十二年,皇帝得子,大赦天下,我于是拥有了正式的户籍,并在康正十五年以玄学士殿试第一名毕业于京师大学堂。
大明以武立国,又因神州陆沉八十九年,礼崩乐坏,文事不兴,自太祖朱元璋一朝就鼓励乡学,因此在大明的大学堂五十种学士中,士与武学士是最为受到重视,也是数目最多的,而玄学士纯粹是为了保留皇帝祭天的需要而一直保留下来的,在京师大学堂中,士没有三千也有四千,武学士没有五千也有四千,而玄学士,只有我一人而已,我虽然无上荣光的拥有钦天监监正宋安澜作为自己的教授,但是入学四年,却连一眼都没有看到,校长白志浩大人只是拿出一封不知道有多少年头的信给我看,说是监正大人百忙之中写给我这个学生的,信上只是说很高兴能遇到年轻有为的少年愿意加入玄学士的队列,然后就是一长串的书名,最后落款说希望我珍惜时光,读完这些书,就可以有为之身做大有为之事。
当初我进去京师大学堂,选择玄学,所为的不过是希望有朝一日,参悟到四百玄典的奥义,将身上的相柳制服,却没想到竟然落得一个自学成才的下场,四年中我无数次的期盼监正大人能够抽出时间来看看我这个学生,顺便能够解答下我心中的无数疑问,可是监正老人家一次也没有出现,如果不是每年皇帝祭天的时候,我能从新闻上看到他的身影,我早就已经认为他老人家仙去了。
我在图书馆中浑浑噩噩的自学一年之后,终于迎来来第二年的开学,我满怀希望的蹲在京师大学堂新生接待处,希望能够等来自己未来的学弟,看着众多的各种学士走过了我的面前,竟无一人正眼看我一下,我白白挂着玄学院迎新的牌匾坐了一天,直到白志浩那厮吃过晚饭,散步路过,才告诉我,我不仅是大明京师大学堂现役的唯一一名玄生,更是十年来京师大学堂唯一一名的玄生,我被这个结果深深的震惊之后,第二日上就找到了白志浩那厮想问个究竟,不想这厮竟然大怒,说我辜负了皇朝对我的培养,胆敢退学的话,要送我去官府问罪,我当初进玄学院不过是因为相柳在身,无路可走,如今相柳已不是问题,我又舒服的过了一年,只想好好生活,不想再惹上什么是非,无奈之下,只好乖乖行礼道歉,安心回图书馆读书。
窝在大学堂图书馆读了四年书,虽然将四百玄典读的滚瓜烂熟,牢记于心,却总是实践不成,我曾试着在白志浩那厮的办公室周围布了几个阵法,想引得天雷劈死他,但是白白等了几个月,也不见天雷下届。渐渐的,也不太相信玄典之中的各种神奇,总觉得当年编辑这玄典的人有心保留,玄典之中虽然不乏各种大阵法术,却总是玄之又玄,端的不明白,虽有修习养气之法,但是四年来我竟是丝毫感觉不到一丝真气。

如此荒废了四年时间,除了一肚子稀奇古怪我自己也不是很明白的东西外,我竟是什么也没学会,大明文武并举,早在三百年前就普及了官学,一百年前的大成改新,更是放开了大学堂的门槛,不仅在三十二个行省设立了国立大学堂,更是对于民间办学鼓励有加,我看过一篇文章,上面说在大明,民办大学堂的数量是官办大学堂数量的三倍,在京师,这个数目更是高的吓人,京师百余所大学堂中,竟然只有十八所是官办的,剩余的都是民办。大明自思宗皇帝以来,久无战事,加上世界环境趋于稳定和平,诸位皇帝既然失去了开疆拓土的机会,都不遗余力的将精力放在了文治之上。经过百年的努力,大明已是世界上最为开化文明的国家,大量的士和武学士的存在,一方面增强了大明的综合国力,另一方面也带了了许多不稳定的因素,试想如此之多的文武学士,并非人人都可以为国所用,个个却自命不凡,难免出现一些高不成低不就的倒霉蛋,而我,更是倒霉蛋中的倒霉蛋,我所求不过一日三餐而已,可惜我是个玄学士,拿到了玄学士的身份之后,我投了无数的履历,北京成千上百的公司竟然没有一个愿意要我。我之时,京师大学堂管吃管住,我尚且无忧,只是一毕业,就失了津贴,我的日子也艰难了起来,相柳,玄门什么的,早被我抛到了四海之外,如今所求,不过一日三餐,管饱而已。
转眼间毕业已经半年了,我依旧努力的投着履历,每天用一碗泡面来打发生活,在困苦中等待着一线曙光,直到这曙光变的晦暗惨淡。我再也等不下去了,跑到白志浩那里诉苦,白志浩翘着二郎腿,听我讲了半天,最后说了句:“要不,你上街算命吧,现在还有许多人信这个呢。”
我好笑又好气,原来读了四年书,竟还是做回了老本行,不过如今,却也算是真材实料,四百玄典之中,倒是真有些关于相术,卜术和命术的真知灼见,我较之四年之前却也是长进不少。
在家憋了一天,吃完最后一包泡面,用床单和竹竿做了个幡子,上书十二个大字:“玄学殿试一甲,仙人指路无双”,举着到潘家园大市场上岗去也。潘家园大市场是京师有名的闲散之地,所谓花鸟鱼虫,古玩今宝,杂货批发,都在潘家园大市场,那里鱼目混杂,三教九流的人物比比皆是,正是算命的好地方。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