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凄美爱情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曲“高山流水”的铿锵之音骤起,把人们从睡梦中惊醒。舱外的风极是惨烈,可清晰地听到江涛的癫狂。于是林继青和媚梅只好各披一床绿毯似寺院里的喇嘛,观望着眼前的一切。
只见两岸宽广晨波中细纱似的薄雾飘渺似乎离仙境不远。船越往上行两岸愈显狭窄,更有山雾叠然重映之感。两岸山石突兀峥嵘如鬼,犹如置身山重水复之处,更有绝处插翅难逃之惶然。待绕过层层峰峦,才知这种感觉的可笑。眼前的美景让林继青产生了错觉,好像现在不是在爱情大逃亡,而是在游山玩水,他想即使是杨过和小龙女尚不过如此吧?
随着播音小姐娇音婉转,不觉中已过万重山至西陵峡。经过一路的游赏才知李青莲的意感真切,不亲临其境焉能有此感受。两岸山石姿态万千,有似唐僧师徒石头矗立于青山之上,游人见之争向观看拍照。
随着时光的推移,气温也柔和多了,阳光柔柔地摩挲着江面,于是大伙扔掉毯子自由窜动在甲板上。黄媚梅白晳的脸庞如细碎的精盐般闪着晶莹的光影,焕发出迷人的光泽。
西陵峡虽然比较宽阔,但江流涌动险滩众生。江涛虽险,但无数传说却不乏优美。遥望淡若烟云的香溪,一代奇女子王昭君的倩影飘渺在之上,正是她带来了汉匈民族一段长久的和平。
秭归乃三闾大夫屈原故里,无尽的传说让人浮想联翩。至今流传着:屈原忌日于汨罗江畔,曾见他峨冠博带,美髯白晰骑白马飘然驰去。亦传说,屈原死后,被大鱼驮回秭归,终于从流放之地回归故国。一切看来不免神奇荒诞,但却反映了人民对屈原的无限缅怀之情。
巫峡犹似一幅风景绮丽、曲径深幽的山水画。置身神女峰下,身边突然一阵雀跃的咿哦之声,不禁让人陡生无尽的想象。一段凄美的爱情故事自然跃入脑际,媚梅柔滑的小手紧紧挽住林继青的肩膀一阵依偎。
可是想象归想象,面对千仞之上的巨石一柱,险峰一座,现实变得苍白无力略显可笑。“与其在悬崖上展览千年,不如在爱人肩头痛哭一晩。”林继青吟诵着舒婷的诗的片断,把爱情不切实际的幻想拉回现实的泥淖中,变出一丝温馨。蓦然回首黄媚梅小女人一般泪水暗流,随即肩头一阵湿漉,由温热到冰凉转换。
“截断巫山**,高峡出平湖。”眼前的豁然开朗,远处的桃花隐隐的粉红点缀。而瞿塘峡犹如巫峡的最后的一道山门,进入其中激流澎湃,涛如雷鸣,惹得船头的游客们一阵惊呼。

视觉的疲乏带动心绪的愁怅,长江两岸处在一种朦胧的雾影之中。层峦叠嶂,无穷尽的伟岸在苍松翠竹绿茸茸的掩饰下愈发显出一种柔意来。近岸陡壁之上,背纤的纤夫历历可见。那种在礁石和飞溅的波影间穿梭的挥洒,何不恰似一道山的背影,一种民族凝重的浑厚,耳畔依稀传来纤夫号子的呼声,在山谷中萦回不绝。
“媚梅,家里人知道了你不辞而别和我在一起,会怎样呢?”林继青掩不住自己的隐忧。
“也许他们会派人一路追寻,以父母那种社会活动力,这种行为对他们来说并非难事。”媚梅顿了顿话语若有所思。
“父亲是川中一处的父母官,我们居然跑到他的眼皮底下私会,他会作何感想呢?”媚梅毕竟养尊处优惯了,如若不是为了爱情断不会如此义无反顾的冲动之举,也许爱情让人鲁莽,让人失去理性的思索。
阳光冲破云翳的束缚,展露一片灿烂的银辉。船板上陆陆续续聚集了一群人,穿着素色衣衫犹如白色的蝴蝶翩然迷醉在花间。群山在江涛浩渺之上,依然为雾霭笼罩,不过雾霭不再浓烈,那样黄,而呈现一种乳白色。山影叠重,天色凝重,日暮里江风肆意卷拂着黄昏,红绿标灯次第闪耀,而苍翠的山峦成墨汁一片泼染。
进入沉沉的黑夜,林继青的心一阵沉陷沐着江风,不经意地瞥了一眼媚梅,仿佛一瞬间化作伫立寒风中的神女,凝重中饱含着凄楚。
“对不起,我无法给你承诺什么?如今这个金钱至上的时代,除了一颗爱你的心,我一无所有……”
“不要说,我懂的,一颗爱心是多么的沉重,我还奢望什么呢?”媚梅气息若兰极柔腻地吻上了他的唇,而此时黑夜里的长江却让他感到一种至醇的柔意。零星的灯火漾浮在江面,一派波光粼粼的振颤感觉让人心醉。一会儿是荧荧灯火闪着惺忪的醉眼,一会儿又是黑魆魆的一片让人心境沉凝。
经过近三日的航行,山城重庆终于掠入眼底。浓浓的黄雾让山城陷入雾蒙蒙当中,来不及细细品味,随即成匆忙的过客不曾留下一丝痕迹。汽车在崎岖的山路上盘旋,漫长的陆路行程在不经意间铺陈开来。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