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入学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次日清晨,艳阳高照,准备到四平镇学习的人早已列队在大殿外等候。林客身披裘衣热情洋溢的对大家说:“今天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天幕山的新生代将从这里踏上征程,到一个新的环境去历练。四平镇的寒山法术院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学院,从那里走出一批批的栋梁之才。你们此去代表的是天幕山的形象,希望你们再接再厉,勇攀高峰。把天幕山这种‘团结、拼搏、勤奋、创新’的精神发扬出来。希望你们现在以是天幕山集团中的一员为荣,若干年后,天幕山集团将一你们为荣。好了,大家该带的物品都准备好了吧?”
六位队员和领队的于右任法师异口同声的说:“准备好了!”
“那就出发吧!”
这六位队员分别是:李天鹏、刘骥、徐萌、王效祖、史惠丽、弓富。在于右任法师的带领下,一拨人浩浩荡荡向寒山法术院行进。
寒山法术院彩旗招展,行人川流不息,一派车水马龙的景象。这是一个不平常的日子,各方英才齐聚四平,来到这里进修的学生都是各个地方派来的精英苗子,学成之后基本上都是各个地方的头领式人物,所以寒山学院有“人才制造机”之称。寒山学院不仅是法术的滥觞之地,更是法术的集大成者。它的藏经阁里优秀法术典籍数不胜数,优秀法师如云似雨,不胜其数。一代代的继承与开发,使寒山学院犹如一位无所不包的知识宝库,吸引着无数的有追求的年轻人前来。寒山学院每八年才招收一批学生,而且给各个地方的名额也都非常有限,所以能踏进这所高校的大门真是一生的幸事。
于右任率领天幕山集团队到达时,早已有上一届的学生到镇的路口前来迎接,上一届的学生大部分都出去闯荡去了,现在在校的的是被学校择优留用的,为学校培养新一届学生和处理日常杂务。他们把一行七人领进学院大门。正对着大门的是一尊高大的铜像,铜像一手指天,一手指地,似有所语,那种气势无人能敌,高贵而典雅。
一行人到了报名处纷纷登记注册,交了费用。有人领着安排住宿,领取生活用品。众人行走了那么长时间。一个个都累坏了,收拾收拾便到头呼呼大睡。直到第二天天光大亮,众人洗漱完毕,跟着师哥师姐们去见院长。院长是一个法力高强的老者,雪白的长髯飘荡在胸前,鹤发童颜,精神十足。
各色人等坐在会议厅内聆听着院长的演讲,对这些年轻人来说,能够和学院的院长见面简直是一种荣幸,因为院长除了管理学院的正常事务外,还负责对藏经阁内的法术进行整理,对新出现的问题进行开发性研究探讨,还要负责和外部同仁的交流,所以新学员能够见到他的机会并不多。大家一个个都聚精会神的听讲,大厅里甚至能听到一根针落地的声音。院长侃侃而谈,先介绍学院的历史,再介绍学院的现在,最后谈了对大家的期望。众人不时的爆以热烈的掌声。

原来正对大门的那尊铜像就是为纪念这个学院的创始人张之江而立的。铜像一手指天一手指地是在时刻告戒学生们在学习中时刻要注意对自己的道德修养的提高。上要对得起苍天,下要对得起黎民百姓,不然的话是要遭到上天的惩罚的,所谓:天做孽,不可违;人作孽,不可活。只有把自己的聪明才智用于为老百姓服务,才是正道,不然的话,一但为自私的个人利益所驱使,为天地所不容,将会自蹈死地。
接下来进行的是分组培训,此次招生的共有二十四人,分别来自五行之国每国一组三人,天幕山集团两组六人,四平镇一组三人。这八组的名单分别是:
第一组:天幕山李天鹏、刘骥、徐萌指导员:柴诚信
第二组:天幕山王效祖、史惠丽、弓富指导员:谭天
第三组:四平镇刘文明、吴雪亮、林莹莹指导员:时俊
第四组:金国章则段、秦觅、杜艳指导员:姚婵
第五组:木国高其佩、叶兴华、李思思指导员:陈申
第六组:水国常星、张文斗、邢芳指导员:苗天恩
第七组:火国刘汝明、孙贵、郭晨露指导员:薛玉英
第八组:土国徐镇华、王泰、刘荟荟指导员:白羽
他们分别有学院的把位年轻的法师带领学习基础的知识,以及行走江湖所必带的物品。这是任何一个学员的必经阶段,因为如果不法术的来源和原理,而只去机械的学习,就不能灵活的去运用它。只有懂得了根源和机理,才能举一反三,结合自身的潜能更充分的发挥和创新。
基础讲义大意如下:
法术亦简称“术”。其精髓要义“道”。无形无象的“道”具有产生万物的特性,却不具备万物的特性,世间万物是“有”,源头就是“无”,“道”不是完全的虚无,只是一种无声、无味、无形、无嗅的客观存在。是永恒存在的世界本原,在时间和空间上都是无限的;它无所不在,无限大。任何事物,每个阶段的发展都是有“道”驾驭、规范、控制着。
“道”有三个特性:
一、它是客观、自然的。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不受它物的干扰。
二、它有虚和静的特性,是无形的,但是却是万物的根源。
三、它有无为的特性,顺应自然,无所不为的发挥自己的作用。
“道”的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它可幻化为“神”。
二、它可生化为“术”。
三、它可体现为“德”。
“神”是无形无象的气聚集而成的,是道的化身。是人所不能达到的境界。“术”和“德”
是可以通过自己的修为而得到的。若只修炼成“术”则称为法师,若仅修成“德”则称之为圣贤,两者兼修成,既为“真人”。成为“真人”是每一个修炼者毕生的梦想。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