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激流暗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颖王府的院子里,一个身影持剑扑腾着,动作行云流水,好看之极。
卫临静静在一旁看着,见他像是想停下来,这才轻轻鼓掌道:“殿下剑法高明,老臣佩服。”
颖王凝剑指地,轻轻一抖手,石砖地面被剑气划出一道深而细的刻痕。
“卫卿见过皇帝陛下了?”他淡淡问道。
“是。”卫临微微颔首。
“他,龙体可好?”
“陛下日渐消瘦,神志一日之中倒有大半日是迷糊的,只怕……”
颖王宝剑一挥,将院中一棵碗口粗的树拦腰斩断:“是么……卫卿,依你看,皇帝陛下大去后,朝中可能安稳么?”
“如今四王爷虽然失势,但实力仍不容小觑,殿下还是早作准备的好。”
颖王沉默半晌,道:“老四那边,还是老样子?”
“是,四王爷和陈泰等人依旧每日出入品翠楼。”
“……卫临,你说本王当初放过许仙,是不是做错了。”颖王突然一叹道。
“这……”卫临欲言又止。
“但说无妨。”
“‘举国库,不如苏,南边一个许,北面一群王’。殿下有没有听过这句民谣?”
“……”颖王没有说话。
“‘举国库,不如苏’,是说大宋举国上下的财力,还不及东隅在苏州所聚敛的。‘南边一个许,北面一群王’,意思是长江以南的地区,尽为东隅许仙所控制,几乎是另一个大宋了。”卫临耐心解释着。
“不过是小小的药材商人,竟有如此能耐?”
“殿下不可小看了这药材商人,历代王朝皆行重弄抑商之策,仍无法将商贾势力打压下去,如果没有这个政策,可想而知,朝廷也要被商人所控制了。江南是许仙的势力范围,皇帝陛下将许仙召来京城,严加监视,想必是看到了这一点。”卫临捋着短须微叹道。
“许仙许仙!”颖王烦躁地将手中宝剑摔到地上:“如今许仙倒向了老四那边,说这些还有什么用!”
卫临不易察觉地摇了摇头,似乎不大认同颖王的态度:“殿下,要成大事,切忌骄躁。现在并非是一筹莫展的时候,殿下尚有三条路可走。”
“哦?卫卿快说来听听。”颖王精神一振。
“这第一条,是上上之策,殿下如尽力将许仙和五王爷争取过来,一旦山陵崩,这天下殿下便是坐稳了。”
颖王皱了皱眉:“许仙是老四的死党,如何争取得过来,更何况,老五是不是有争储之心还不知道……第二条是什么?”
卫临像是知道颖王会反对第一条似的,迅速地道:“第二条,殿下如能夺得京城禁军之权,重演当年太祖之故事,那也妙得紧。”
颖王的眉头缩得更紧了:“禁军将领,兵部和枢密院大多是老四的人,要夺兵权,谈何容易。”
“他们虽有统兵之权,但无皇帝虎符,却也调不得兵。朝廷将领三岁一易,禁军士兵只认虎符,不认大将。如果殿下能弄到陛下的虎符,那么事情就简单得多了。”
颖王的眉头渐渐舒展开了:“第三?”
“第三……殿下不妨学学唐太宗李世民,先下手除掉四王爷,再软禁陛下,逼其退位。”卫临当真什么话都说得出来。
颖王骇然道:“卫临你好大的胆子,竟说此大逆不道的话!”
“臣只是为殿下着想,请殿下不要见怪。”卫临躬身道。
颖王喘了口气:“第三条……也太……哎,就走第二条吧。”
“殿下仁孝,臣敬服。”卫临颇有深意地笑了起来。
“咳,许卿的棋艺不错啊。”皇帝咳了一声道。
“依微臣看,陛下的心思并不在这棋局上。”许仙用手中棋子敲敲楠木几子,道。
皇帝抬眼看了看屋外贴门而立的身影,不禁叹了口气——那是张公公。
许仙笑了笑:“陛下近来身体可好些了?”
皇帝叹得更深了:“朕明知自己不久于人世,却始终放不下。”
“陛下至少还有一年寿命,何不脱离这淌浑水,好好地过一段日子呢?”许仙大胆地建议。
皇帝皱了皱眉,他的眉角已斑,配着他苍白的面色,显得他老态十足:“许卿莫要说笑了,京城这边大小子和四小子争得你死我活,朕如何能放心离去?”
“这天下的走势,就交由天下、交由命运去掌控吧,陛下这又是何苦。”
“嘿,我赵家的天下,应当由我这个皇帝来掌握,人定胜天,命运是人创造的。”
许仙摇了摇头:“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陛下性命垂危,难道还想握着天下不放么?”

皇帝眼中闪过一丝怒意:“许仙,你好大的胆子。”
许仙站起身,一鞠躬道:“陛下虽贵为万民之主,但如今病入膏肓,难道还参不透生死二字么?万民生,则陛下虽死犹生;万骨枯,则陛下虽生亦死。”
皇帝猛地站起,弓着背剧烈咳嗽起来,许仙静静地看着他,良久,他才渐渐平静下来:“你,是在劝朕退位么?”
许仙似笑非笑:“陛下的两个儿子既然都想学李世民,陛下何以不能学学李渊?”
皇帝大袖一挥:“朕为何要退位?给朕一个理由!”
“如果陛下此时退位,将大位传与太子,那么太子即位名正言顺,即便有人不服,在陛下威慑力之下,必不敢有任何妄动。如等到陛下驾崩之时,不可测因素就很多了。如今朝中大将大臣虽然形成王党,但大多还是听命于陛下的。”许仙苦口婆心地劝着他。
皇帝冷笑一声:“你怎知朕一退位,四小子不会立即起兵?”
许仙叹了口气,揉了揉太阳**,觉得辛苦异常:“依臣这几日与成王殿下的接触来看,第二个‘玄武门之变’已经在筹划之中了。陛下如不攻他们个措手不及,恐怕……”
“你是说……”皇帝陡然一呆。
“请陛下圣断,‘大天王’还是‘四天王’,全在陛下一念之间了。”
皇帝沉默了很久很久,面上肌肉不住跳动着,显然心中剧烈挣扎着。
终于,他叹了口气,取过几边纸笔,龙飞凤舞地挥毫起来。
许仙侧头看去,只见书写潦草,显然皇帝心中烦乱到了极点。
最后一笔落下,皇帝一挥手,将雕笔狠狠甩到一边,深吸一口气,从怀中取出皇帝的私印,用力盖下。
许仙舒了一口气:“陛下英明!”
皇帝疲倦地挥挥手,颓然坐下。
许仙取过诏书来看,之见上头写着:“今钦令太子颖王赵顼继我大宋大宝,太子仁德慈孝,当为一代明君。朕特退为太上皇帝,玉成此大统也。钦此。”末尾是大红宝印。
皇帝盯着诏书看,有几次似乎想伸手拿回,却最终没有动:“你退下吧。”
“是。”许仙收好了诏书,就要离开。
“慢着。”皇帝突然叫住他。
“陛下还有什么吩咐?”许仙真怕他会反悔。
皇帝静了片刻,道:“西夏和辽国联兵的事你可知道了?”
“是。”
“过几日,朕会让你和大小子带兵到边关去抵抗辽夏联兵。四小子的亲信多半在京中,一旦有什么意外,对大小子十分不利。你们将京中禁军分大半出去,到时候以京外的精兵勤王,也方便得多。”
“可是我们不在京中,陛下您……”许仙吃了一惊。
“该发生的就让它发生吧,大军到边关之后,你就将诏书交给大小子,如果四小子生事,你们就将诏书公告天下。”
“是。”许仙的心中慢慢生出了对皇帝的敬意。
“最后,”皇帝顿了顿,眼眶里有些湿润了:“别忘了你答应过朕的话。”
“臣就是死了,也会履行对陛下的承诺。”这一刻,许仙被他的爱子之心所打动,他有些想念起自己的儿子来,自己好象很久没有去看看他了。
“你也好好地休息几日,听说你遇到了刺客?没有受伤吧?”
“多谢陛下关心,臣没有事。”许仙心中一酸,说不定这是他最后一次见到皇帝了。
“唉,你要保重了,退下吧。”皇帝显然也明白这一点,深深看了他一眼,挥了挥手。
许仙慢慢退出了皇帝的书房,张公公站在门边,见他出来,顿时眉开眼笑:“许大人受到皇上的信爱,咱家也为您高兴呐。”
许仙瞅着他,心中为他感到悲哀:狗,始终都是条狗。不久之后,世上之怕再也不会有这条吃里爬外的狗了。
“许大人,您怎么不说话呐?”张公公被他看得很不舒服。
许仙压低了声音:“皇上快不行啦,等四殿下一登基,公公自然是宫中的首领了,到时候记得提拔提拔在下。”
“好说好说。”张公公被他哄得飘飘然起来。
你这个下毒的小人,我将会亲手结果你。
许仙笑了起来,将一丝悲伤隐藏在眯起的眼皮后:“公公请自便,在下家中还有事,先走一步了。”
“咱家送送您吧。”张公公今天怎么看许仙怎么顺眼。
许仙抱了抱拳:“请留步。”头也不回地走了。
“好人啊。”张公公看着许仙的背影,感慨地道。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