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四章 不速之客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深秋的夜晚云淡风凉,半弯银月挂在天上,如水般恬静。
盛天农庄的打麦场上却是另一番欢腾景象。麦场当中是一个两人高的麦秸堆,围着麦秸堆架着很多的柴禾。
庄人们在盛天荣的带领下,举行了一个祭农神的仪式后,一个汉点燃一支火把,往那麦秸堆上一扔,“呼”地一下,干燥的麦杆瞬间燃烧起来,引燃了架在外围的柴禾,顿时火光冲天。
那红彤彤地火苗蹿跳着,映在庄人们乐陶陶的面庞上,好不喜庆。
酒足肉饱的庄人们不分男女老幼,便围着篝火载歌载舞,欢庆着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他们的舞步是朴拙的,他们的歌喉是粗犷的,他们的热情是最真挚的。
此时此刻,纵然江月昭心中有千愁万怨,也都被这熊熊的火光烧成了灰烬。放眼皆是一张张喜眉笑目的欢快面孔,江月昭也打心眼里高兴了起来。她不能跟着又蹦又跳,但是热情的庄人们仍是不放过她,几个小媳妇把她拽进人群里,将她融进跳舞的人流中,想着让她跟着走走也是好的。
游在龙就在离她几步远的人群之中,虽然被几个小姑娘围着邀舞,却时不时往江月昭这边望上一眼,防着那些狂欢到忘形的人们挤了撞了她,他也好及时出手。从一个月前在她逃亡的路上重逢,她的眼角眉梢就一直隐隐地挂着抹不掉地忧愁。尽管她见人总是笑眯眯地,总是摆出一副能吃能睡。一切安好的样,但他知道那是她要强的性使然,不愿意惹人担忧罢了。
可是今晚不同,看得出来她是真的高兴。她的面庞被火光映得红扑扑的,如黛秀眉轻灵地扬动着,笑弯了的双眼中有兴奋的光芒在熠熠闪动,欢笑之间,露出两排洁白整齐的小贝齿。虽然不敢尽情地起舞,可是她仍然随着人们地节奏。轻轻地踮着舞步,兴之所至,手臂高高地扬起,波浪起伏般地摆动着。
他看得有些痴,心中最温柔的地方象是有一群小蚂蚁在爬,人不由地就要往她身边靠近。
就在这时,只听一声锣响,盛天荣亮开浑厚的嗓门儿大喊一声:“拉歌会开始了!”
庄人们默契地停了舞步,分成两排对面站好,一面是男人。=首发=一面是女人,对着唱起了山歌。
江月昭仔细听过,才发现这些山歌曲调可能是大家早就学会了的,不过那歌词却是随兴而发,有的象是情人之间絮絮诉情,有的象是一群人闲叙家常,有的还象是小两口情骂俏,真是百般滋味,不一而足。
她正琢磨得起劲,突然听到有人喊一嗓:“昭少奶奶人长得靓。歌也一定唱得好!给我们唱一个吧。”
就有一片声音随着附和:“是呢,今儿这样的好日,少奶奶也亮亮嗓吧。”
江月昭朝众人笑了:“原本唱歌跳舞我都不怕的,可惜现在有个累赘,累得我有时候喘气都不均溜儿呢,唱歌更是底气不足了。不过今儿是个好日。我不能唱歌。不如就给大家变个小把戏吧,博大家个高兴,如何?”
有人鼓掌喊着好,给她撑场。
江月昭从袖中拽出一方白色的丝帕,抖开来亮给众人看:“乡亲们看我这方帕,这帕可不同凡响呢。据说那天上地月宫清冷异常,可怜的嫦娥娘娘住在这等寒凉之所,经常会受个风寒什么的。话说那嫦娥虽是仙人。可是得了风寒之后。症状却跟我们普通人是一样的,也是涕泪横流呢。我这方帕。就是嫦娥娘娘用来拭擦涕泪的神帕呢。你们信不信?”
江月昭吹得神采飞扬,引得众人一阵大笑:“当然不信了!嫦娥娘娘的帕,怎么能到了你的手上?大少奶奶讲故事骗人呢。”
“你们不信?我就证明给你们看!普通的帕遇火会怎样?你们大家都知道吧?”江月昭认真地辩解着。
“帕沾上火,那当然是烧着了嘛!”有人回答她的话。
“对!普通的布帕一烧就成灰了。可是我这神帕是沾过仙人神泪地,连三昧真火都烧不坏呢!”
说完,她向一个汉要了他腰间的酒壶,又向盛天峻要了他拿在手中的水壶,先将手中的帕浸上酒,又洒上一些水,放在手中轻轻地揉了揉。
然后她取来一只细长的木棍,将帕的一角系在上面,拿着另一端挑着那方帕,凑近篝火上一点,那帕“呼”地就燃起了火苗。首发
“大少奶奶吹牛!你这帕也是遇火就着嘛。”有人笑谑地说道。
“别急嘛!”江月昭挑着还在蹿着火苗地帕,自信满满地说道。等那帕烧到最旺地时候,江月昭突然轻轻一抖手腕,那蓝幽幽的火苗“攸”地就不见了,那方丝帕洁白如新,抖了几下之后,在夜风中招摇地摆动着。
“呀!”人群里发出惊叹的声音,“真的烧不坏呀!”
就有一个六十多岁的老婆婆颤颤微微地走出人群来,“扑通”跪在江月昭面前:“嫦娥娘保佑!赐我孙儿一个好媳妇吧!”
江月昭大吃一惊,她只想变个戏法逗大家开心,没想到那番为渲染气氛而胡编的说辞,真的有人信了。她赶紧扶老婆婆:“婆婆快起来,我就是变个戏法逗乡亲们一乐,哪里有嫦娥的帕呀?都是我在胡说呢。”
老婆婆哪里肯信?被江月昭扶起来后,瘪着嘴巴说道:“少奶奶不用多说,我老婆明白地。天机不可泄露!天机不可泄露…”

说完,神秘地摇了摇头,回去了。
江月昭再一抬头,就看到大部分庄人用一种疑惑地眼神盯着她手中地帕。她觉得有必要澄清一下,便开口说道:“这个真不是什么神帕啦!这只是…”她想说是因为酒精地燃点低,沾火就着,帕上的水分还未蒸发,酒精燃烧的时候,是那些水分保护着帕完好无缺。
可是她张了张嘴。却发现这事真的不太好解释,什么酒精啦、燃点啦、蒸发啦,估计这些人根本听不懂。
众人见她欲言又止的样,都象那位老婆婆一样,露出一种了然的神情:“天机不可泄露,大少奶奶不说也罢。”
江月昭登时无语,拎着帕,求救一般地望向游在龙。只见后者嘴角弯成一个弧度,揶揄地望着她,那表情明明就在说:让你胡诹!这下解释不清了吧?
当晚的庆丰收仪式。就在这样一种神秘的气氛中结束了。
第二天上午,江月昭就发现盛天峻居然没有野出去玩,一直在她地身边转悠着,若有所思的样。“小峻,你绕得我头晕,有什么事就说吧。”江月昭知道他必是有话要说,便先问道。
“那个,昭婶婶…你那个神帕…能不能借我瞧瞧?”盛天峻涨红着脸,半天都嗫嚅道。
“别人不信,你也不信吗?婶婶告诉你。那真是一个小把戏,不是什么神帕啦。”江月昭摸了摸他的头,笑着说道。
“婶婶好厉害,那是什么把戏,教给我好吗?”盛天峻一脸仰慕的神情,满怀期待地望向江月昭。
江月昭想了想。觉得教了他昨天那个把戏。这小好奇心起,再追着问为什么,她还是不好解释那些酒精燃点之类的词汇,于是她灵机一动,对盛天峻说:“那个把戏昨天大家都见过了,也不新鲜了。不如婶婶教你一个新的,别人都没见过,你拿出去唬小伙伴玩。可好?”
江月昭彼时正在吃着酸枣。她捏起一颗中不溜儿的枣在手指间转着,问盛天峻:“你看这颗枣跟其他的枣。可有不同?”
盛天峻仔细地瞅了瞅,说道:“没瞧出不同来。”
“那就对了。”江月昭笑了,“都是一样的枣,没有什么不同。现在你在这颗枣上做个标记,需是用手摸不出来标记哦。”
盛天峻接过那颗枣,想了想,用手指甲在枣皮上轻轻一划,一层薄薄地红枣皮便剥落下来,留下一道青色的痕迹。
江月昭取回枣,拿手指摸了摸。然后取出一个布袋来,将那颗枣丢进布袋里,又从篮里捡出十来颗大小差不多地酸枣,一起装进布袋,交给盛天峻:“你随便摇晃混淆这些枣,我不看着,只要探手进袋里,就能把你做过标记的那颗取出来,你信不信?”
盛天峻将信将疑地接过布袋,一顿颠倒摇晃,在确认十几颗枣确实已经混成一片后,将布袋交还江月昭。
江月昭将袋打开一条缝隙,伸进去两根手指摸了几下,轻轻地捏出一颗枣来,亮到盛天峻面前:“可是这颗?”
盛天峻瞪眼一瞧,可不正有一道划痕,是他刚刚划下的吗?他欢快地拍着手:“就是这颗!婶婶好厉害,快教我!”
江月昭怜爱地拍拍他的小光头,正待说出来其中的门道儿来,眼角余光一扫,就见盛家老二佯装着收拾农具,眼光却在不住地瞟向这边,恨不能将耳朵长出三尺来的样。游在龙也站在不远处,负手而立,笑望着她。盛天荣停下手中的活计,端着下巴等着她说话,那荣婶干脆朝这边走来。
江月昭鬼鬼地一笑,贴上盛天峻的耳朵,一阵耳语。盛天峻听过她的话后,一蹦三尺高:“谢谢婶!谢谢婶!”说完,从篮里抓起一把酸枣揣进怀里,急不可耐地跑出去找小伙伴显摆新学的把戏去了。
江月昭看着他象一只刚放出圈地小羊羔一般欢实的身影,突然想起了自己远在东州的两个儿,鼻一酸,眼泪一下涌了上来。
走过来的荣婶正待跟她开个玩笑,见她眼中有泪光闪动,赶紧收了想说的话,陪着她坐下来后,半晌问道:“少奶奶可是想儿了?”
她不点破还好,一提起“想儿”这三个字,江月昭只觉得心被重重地撞了一下,一阵呼吸紧促,眼泪就如决了堤的洪水一般汹涌而出。
荣婶一下慌了神儿,无辜地看向几双朝她射来地责备眼神,心想:我也没说什么呀?就是随口一问嘛。
江月昭不想让人见她这般脆弱地样,平白惹人担心,于是她站起来,急匆匆地回了自己的屋,将门一关,倒在床上蒙头痛哭。
她想儿!想爹娘!更想自己的相公!她的心好痛啊!
就在她哭得肝长气短,眼睛都睁不开的时候,突然听到门外传来荣婶小心谨慎的声音:“少奶奶,有人来找你,说是京城来的,你见不见啊?”
京城来的?江月昭吃了一惊!
她想了想,匆忙走到水盆边上,胡乱地擦了一把脸,推门而出。
就见一位个高高地小伙,一身青衣上沾染着灰尘,风尘仆仆地样,背着一个行囊,黑黝黝的面庞上挂着笑意,一字粗眉,一双眼睛不大,却闪着深遂地光。
江月昭有些愣怔,因为这个人她根本没见过,无论是容府还是江府,她都不记得有这个人。
“你是…”江月昭疑惑地出声。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