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节 圣旨出炉记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后来左伯回来后,王戈才知道他准岳父心中的混账圣旨如何出炉的原来左伯把新纸送进都城洛阳后,学士鸿儒自然大声叫好,当然去给王戈左伯表功,毕竟不用再拿破纸书写和上奏了;但这个王戈是猎户,这种贱民“文化大人”们自然看不起,所以不能封高官,免了他的流民罪再封个村长就不错了;但皇帝见了新纸也高兴呀,好东西谁不喜欢,又听左伯表奏说了王戈一番好话,王戈不仅造出了新纸而且还准备研发新式印刷术,又骁勇善战能剿匪,就想着最低也封个县尉什么地,要不圣旨的面子往哪儿放,可文官因为王戈是猎户贱民坚决反对,这可真是阶级仇恨深似海呀。
当权宦官哪,他们也不同意,美色、权利、金钱这铁三角,十大宦官下边没了,色心就不用考虑了,这权利目前也有了,就指着贪财这点心事活着了,因为王戈等人没送买官的钱哪,他们就靠卖官这条路发财哪,都象王戈不送礼就封官,他们还卖啥?所以他们也反对,也怪那左伯乃是清流鸿儒,不是个行贿送礼的主;所以这事在皇帝那就成了:王戈有功劳却不能封大官、又要研究造纸术还不能给钱、要带兵剿匪还不发粮饷的封赏大难事。
最后还是高官大臣和宦官们活稀泥的经验多、水平高,经一番出谋划策敲定:一、文官说大官不能封可以封个桃源村长不算啥官的官,然后可以多给钱领乡长的俸禄。封村长总不能是流犯头子吧,所以就有了大赦桃源村并报备即墨的这条;二、然后研制印刷术总得有资金吧,太监就说那免他村子三年税让他自筹,反正咱家是没啥钱养个不知道猴年马月才出成绩的主;
三、强盗也是需要继续打倒呀,反正是泥腿子兵,施舍点垃圾皮甲装备,叫他领三百人去折腾吧,反正是剿他自家门口的匪徒,又闹腾不到皇城来,剿不剿的随便他折腾。
所以经过朝廷一干“高人”的集思广益,昏庸贪财的汉灵帝才出了这么个千古难得一见的圣旨,倒把“特区政策”给瞎猫碰死耗子提前一千八百年整出来了。岂不知这个有点半独立性质的混账圣旨,让王戈提前几年步入了光明正大、独立自主的发展,反而因祸得福。不过这汉灵帝刘宏贪财买卖官爵、荒淫建裸泳馆、昏庸称宦官为父等等劣迹都有历史明确记载,皇帝当的如此下贱无耻,连县官的水平都没有,要说东汉不亡那真是没天理了
闲话少说,王戈接了圣旨清点了皮甲装备,大加赏赐送走了特使。全桃源村人欢呼如潮,加上王戈订婚大喜,全村人一起大摆宴席开怀畅饮。太史慈有了上次的经验不敢再杯来酒干,倒是王戈接了圣旨后兴高采烈,一付馅饼砸中乞丐脑袋的得意样子。
那边阿朵远远的在自家窗内担心不已,心里想着要是哥喝醉了我又不好去照应他,那可怎么好呀?这边王戈酒喝到半路,趁自己还清醒宣布了他这个御赐小村长的第一个命令:明日上午召集全村人开大会,商议大事。
酒后王戈先叫了几个主要人员召开通气会,太史慈也列席旁听,王戈等齐了人,开始讲述他的发展规划:全村实行军事化管理,成立互助合作社,共同劳动按劳分配、招贤纳士、大修道路、开矿筑窑、造酒办学、组建子弟营等等。
众人皆竖耳倾听,太史慈则用天外来客一样的眼神迷惑的望着他,见无人响应,王戈感到没了兴致停止演讲,问众人:“大家看如何”?众人互相看看,七嘴八舌问:“这是不是神仙生活呀?这有啥商量的,按你说的办吧”,一哄而散回家传播幸福生活去了。太史慈虽是武将但也明白这些措施的好处,他异样的看着王戈,一脸五体投地的佩服神色:“王兄你真乃大才,太史慈不仅武勇不如你也。”王戈赶紧谦逊一番,心说这也不是我功劳,谁叫咱是天外来客哪。

第二天全体村民开大会,热闹非凡,王戈还指望看见阿朵,可惜刚订婚的女子是不会出门的,以后几日也难见一面,要不是秦方请他过去吃酒议事,只怕一对情侣要得相思病。这也难怪,毕竟王戈阿朵还年轻,身体正处于青春萌动期。
大会议题没有一个人反对,那时人穷没多少农具耕牛私产,再说了桃源村猎户工匠居多,不是以农业为主,共同劳动互帮互助效率比单干强十倍,手工业全靠御赐的王村长发展建设,跟着他就有饭吃有衣穿谁还会反对。
最后王戈宣布大力发展人口,近期内凡来桃源村的皆可入户,如果谁招揽到突出的人才另有重奖。这时下边有个弱弱的声音问道:“村长,俺有亲戚犯了罪,流落在外,能来不?”王戈问道:“那要看犯啥罪?”那人回答道:“杀了一个抢他妹妹的恶吏,那恶吏把他父亲给害死了,所以就去报仇杀了他。”王戈一听立刻道:“没问题,这样为父报仇的人怎么能算有罪,当然可以来,大家听着,只要不是禽兽之辈能服从管理谁来都不怕。”那意思就差直说那些打抱不平、劫官掠货、杀富济贫的好汉多多益善啦。
以后一段时间村里人呼朋唤友,顿时让桃源村人口规模爆增,即使暂时来不到的也先占个名额。至此,经过王戈一番改革整顿,整个桃源村成了一个移民集中地,完成了由分散到集中管理的过程,成为了王戈以手工业为主,狩猎、商业、农业为附的根据地。
人多了首先要盖房子,如此以来,桃源村出现了如同某后世一般土地开发建设房屋的热潮,不过此热潮为真情互助安居,没有土地买卖也没有开发商,而非彼热潮贪图暴利炒作敛财可比。王戈见此热闹景象,看着伐木打草抹泥盖房的麻烦,就想到了后世的水泥和砖瓦的方便,心思不由的一动,无限憧憬起来。
这些举措无疑将会给桃源带来飞速发展,人才急速增加,太史慈就找到了王戈,第一个想来桃源村,但王戈没同意,他有自己的想法,他对太史慈说:“子义来是一定是要来的,但不是现在,你得回东莱去发展。”太史慈迷惑不解,着急的问道:“不平为何不留我在桃源哪?可是有什么难言之处?”
见他有点着急,王戈神秘的低声道:“子义,你即使不在桃源村,也是桃源村的人,我现在告诉你以后的打算,你回到东莱后,要注意两件事,第一个就是太平道问题,邪教头领张角蛊惑人心,大有造反意图,要设法压制收服那些被他迷惑的教众,消除他在东莱的影响力。第二件事就是要培养我们自己的子弟兵,很快天下就会大乱,没实力是不行的,相信我,不用三年,我们很快就能重聚,而且是北海和东莱两郡互为犄角。”
听王戈的意思,太史慈感到自己建功立业的机会回来了,大喜之下连声说:“好,很好,我终于知道了不平未来的发展大计,你这心胸抱负果然非同一般。”见他如此高兴,王戈忙道:“我先支持你一些钱粮装备,让几个人跟你回去协助你,子义回去后收缴暗中的太平道人众、好生安排,配合回掖县管理发展东莱郡造纸作坊的左伯一起,你两人携手争取在黄巾大乱之时保住东莱郡的安定,并趁机扩大我们的势力,”太史慈一一答应。
嘟嘟小游戏 每天更新好玩的小游戏,等你来发现!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