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录象带之谜 -第十章 破解日记密码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九章录象带之谜
“是谁?”
我听见一声可怕的尖叫从四周传来,可黝黑的公路什么也没有,忽然,我见到打火机上的焚烧照片出现红的火光,接着从火焰中流出血,感觉身后好象有人的影子在向我袭来,似乎有三支锋利的指甲掐住了我的脖子!为什么是三支,而没有手的感觉?我疼痛地叫喊,赶快熄灭了火,一切又恢复了平静。此时,我的手中还剩下那半张有清明上河图影象的照片,不敢继续烧下去,塞进日记本里。
就这样我一夜没有合眼,步行走到开封市区,在清晨时分,终于看到车水马龙的街道,舒了一口气。上午我利用自己的身份,找到了市公安局,请求他们护送我去北京,虽然警察的职业从未信邪,可从我的出发地无故到开封,的确与去北京的路线南辕北辙,他们知道我遇到了莫名的麻烦,正巧有局长要坐警车要到北京开会,我于是搭了一回真正没有风险的警车。
北京故宫博物院,我终于顺利报到,虽然迟到了三天,可总算在校长和家人暴风雨般的电话疯找中露了面,在故宫保卫部我见到了保安大队的负责人季云生队长,他表情沉重,发给我一身保卫服装和一个警棍,一本值更日记,还有一盘微型录象带。
“里面有你校友,上届优秀实习生戚斯龙在检查清明上河图时,用红外DV意外拍摄到了一些奇怪的图象,后来就失踪了。宿舍有录放机,回去看看,你熟悉他的生活,或许可以发现案件疑点,由于没有见到尸体,我们还无法准确发布他殉职的消息。”
“是,队长,小戚还有其他物品吗?比如日记之类。”
“没有了,哦,也许这本值班日记能提供一些线索,我看过了,里面没发现什么特殊记录。你再仔细看一遍。要注意,值更日记是要存入机密档案的,每年的档案都保存完整,是十分保密的内部资料,故宫博物院是游览胜地,每天接待着国内外上万名游客的紫禁城,不能让犯罪分子了解我们监控设施,安全内容一定不能泄露给外界……”
“我会保存好的,队长!”
“那好,今天晚上,你和我一起去几个地方巡视,我们要重新沿着戚斯龙那晚巡逻时失踪的路线走一遍,有胆量吗?”
“没问题,队长,我生来不怕鬼!”
“嘘!谁说故宫有鬼,以后不许胡说,懂了吗?”
队长向我神秘地挤了挤眼睛,我明白这是工作要求,游客说故宫有鬼不怕,可出自我们的口事情就麻烦了。
“我明白,这也是最高机密,绝对服从领导指示!”
“你小子,比你上届那位大哥聪明。”
下午,我一个人在宿舍里,关上房门,要完成队长安排的任务,审查戚斯龙的DV影象。
DV拍摄于晚间,由于用的是红外摄像,较为清晰。DV长度不到半小时,里面先是小戚和队友的一段对话:
“过几天,就是故宫博物院建馆八十周年纪念日,头儿说要把清明上河图拿出去办展!”
“有这事?那怎么行,古画最害见光和空气,也许展出那几幅赝品。”
“好象这次玩真格的。”
“真的,疯了?万一损坏和失窃怎么办?”
“没什么大不了,那画神着呢,从北宋一直到现在,不知为它死了多少人,可它还是它,听说一多高校还为这次展出专门做了个真空柜子,阵院之宝还能出岔?……走,我们到宫去看看。”
下面是两个人轻微脚步声,画面是宫墙和树木。虽然很寂静,可依稀可以听到细细的虫鸣……不,那绝不是虫鸣!我的耳朵是警校有名的,不比警犬差,便快速将带子倒过一部分,再仔细倾听,一遍,两遍,慢慢地我终于听出眉目了,那是一种古时的钟磬音乐,还伴随着女子的哭声。
我将录音进行放大,果然是哭声?为什么有哭声?我不禁敏感地望了一眼窗外。猛然我想起了戚斯龙留下的值更日记,就拿过来,很厚的一本,是一年内所有值更的保卫人员记录的卷宗。我胡乱地翻着,将千篇一律的话分离,找出专门描写奇怪事例的片段,认真地读了起来。
--------------------------------------------------------------
第十章破解日记密码

“二月十七日,天气很冷。
今天是我值班,去了延辉阁和堆秀山,什么事都没有发生,除了见到一口老枯井,有水。我迷路了,在外大半夜,交班时我的表停了。”
我停下来,感觉这段短短文字的值班记录包含了不易察觉的神秘,首先,既然是枯井又为什么有水?一个在故宫巡逻了一年的出色保安人员,又怎么会迷路?另外,他的表为什么停?戚斯龙没有写详细,正说明那天发生了一些神秘的事。我再回过头来,仔细琢磨他失踪前一晚即二零零五年八月二十日的值班记录,巧合的是,仍旧是延辉阁和堆秀山。我了解过延辉阁,那里是明清两代选秀女入宫的地方,周围比较荒凉,难道那里有什么玄机吗?
“八月二十日,
那天闷热,早晨我一个人,去延辉阁和钦安殿。遇到对讲机没电,到附近检查了一些开放地方,一切正常,各个小组都回中队了,女记者采访,人很多,我就和她聊一会儿。感到有些担心,觉得这样开发,害了国宝不说,怕是由于《清明上河图》即将展出,如果不能妥善保管,真等于损害文物,是对社会和人民不负责任,她理解我的想法,也许故宫方面应该考虑,我很高兴,不再对她冷淡,能帮助她的事都照办了,活动了身体也见识了很多。
《清明上河图》需要从故宫地下文物仓库中运出,下午我和两名武警去了西华门,有一个秘密地方是第一历史档案馆,对面足球场下秘密通道,龙行进入地库,印象非常深刻。
这是我第一次进入那里,很大很森严,像个回字形地宫,应该是最森严的地方,而装《清明上河图》的囊匣,秘密摆在防盗门里不远的一个架子上,在我和其他保安帮助下,竟为组委会做了一些重活后离开,只身去武英殿、倦勤斋、和钦安殿里。”
我沉思良久,从值班日记的表面,似乎找不到任何他失踪的线索,我陷入沉思,靠在小戚的床上凝神窗外。夕阳就要落山的时候,一束红彤彤的阳光射进宿舍的小窗户,将那篇被我无意倒置的八月二十日值班日记照得非常明亮,日记就像一排等待起飞的萤火虫,在我眼前忽明忽暗。忽然,我发现了其中的奥秘,那绝不是日记本身的秘密,我端起日记,将标点的第一个字组合断开,果然发现比其他字稍大,可不是吗,假如把所有的首写字连在一起,一个清晰的信号赫然出现在我眼前:
“八月二十日,那早去,遇到一各(个)女人,我感觉害怕。如果真是她,也许我不能活!”
我激动起来,继续往下看:
“《清明上河图》下有对龙印,这很像应而,秘密在竟只。”
什么叫应而呢?竟只……我不得要领,小戚在暗示什么?忽然,过去表姐失踪的往事和我的遭遇浮上脑海,火车上神秘的婴儿棺材餐车,里面躺着的血淋淋的婴儿!对了,“应而”是不是“婴儿”的意思?“竟只”就应该是“镜子”吧!
一定没错!我为自己急中生智感到欢欣鼓舞,既然小戚失踪前也提到婴儿和镜子,就说明至少我经历的庞甄的幽灵般的镜子事件不是孤立存在的,镜子中的《清明上河图》绝不是偶然的灵异事件,也许他在失踪前就曾经遭遇过与我类似的经历。
我来了精神,敏锐的目光在室内巡视,我想找到能与镜子有关的蛛丝马迹。忽然,我的目光正好与他床头柜旁边的一面古铜框镜子相遇,由于对镜子的特殊敏感,我仔细端详着这不祥的东西,总觉得它不仅很古老也很怪异,镜子不是正常地朝向室内,而是面向墙壁,显示出使用它的主人有意不去看它,或者不敢去看,为什么让镜面古怪地朝墙?下意识中,我感到镜子里面定有文章,就把它拿在手中左右看。
那是一个很女人气却制作考究的镜子,镜面不是玻璃,而是磨得明亮的赤铜,但非常亮,和我印象中《镜花缘》中的铜镜一样古色古香。在我缜密的检查中,我发现了不同寻常的地方,那镜子的铸造痕有开启的可能,也许这就是破绽,我掂在手中,感觉很重,就继续观察,终于发现了一道夹缝,就设法将它的夹层拆开,里面竟露出一本发黄的小日记和一条黄绢。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